<p class="ql-block">胡子穆,安徽怀宁人。191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博物系,1928年执掌家族企业胡玉美酱园。1934年出任省立安徽大学事务长时,主持兴建了安徽大学标志性建筑——红楼,是一位安庆人耳熟能详的“实业教授”。1949年,国民政府命令安大迁校,胡子穆等人组织护校维持会,带领全校师生阻止迁校。胡子穆为省立安徽大学和国立安徽大学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胡子穆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博物系,1928年执教于省立安徽大学,教授生物学,同时任省立安大的事务长,主持兴建了教学大楼(今安庆师范学院老校区内的红楼)。1934年任省会科学馆馆长,创建了动物园、动植物标本室和理化生物实验室,以及全省首个广播电台。同时他又是家族企业———胡玉美酱园的经理,始终以“实业救国”的思想,积极发展民族工业。</p> <p class="ql-block">民国安徽省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立安大教学大楼是1933年设计,1934年开工,1935年竣工的。省立安徽大学1928年在安庆成立时,校舍只有两处破旧的房子,一处是清末的敬敷书院和民国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校舍(即今天菱湖公园南大门小辞店西侧老师范学院校区内)。另一处是位于东门外的五里庙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校舍。民国十七年安徽省立大学创办时,租用百花亭圣保罗学校校舍为第一院,百子桥原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为第二院,五里庙原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校舍为第三院。大学新校舍,“拟于东郭五里庙农校旧址建筑”,后改在百子桥法专旧址西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0年秋天,省立安徽大学成立“校舍建筑委员会”,但由于经费的问题,几年来校舍建筑上没有什么进展。1932年初学校改组了建筑委员会,校长程演生为主席,成员为程滨遗、丁嗣贤、丁镜人、李大防、胡子穆、陈季伦等教授,提出安大新校舍建筑计划报省政府,总预算为15万元。1933年初省政府议定从省财政内拨10万元,安大自筹5万元兴建校舍。程演生聘请上海大德营造公司刘漱芳工程师设计并绘图纸。新校舍有三大建筑,一个是容纳600人的大礼堂,一个是包括理化实验室的科学馆,一个是教学大楼,包括图书馆和办公室。1933年12月27日,南京缪顺兴营造公司以最低价格21.2243万元得标。但省政府原核定预算是15万元、现标底超过预算6万多,无法通过。安大事务长胡子穆与缪顺兴公司协商,通过变更建筑形式来降低工程造价,建造价格降至18.4834万元。程校长打报告呈请省政府修改追加预算,而省政府则要求继续削减造价,双方僵持不下,校舍无法开工。程校长因而辞呈六上,坚决请辞,并于年底离任。</p> <p class="ql-block">1934年初傅铜校长接事以后,去省财政厅商量建筑拨款事宜。教学大楼由三楼改成二楼,将楼面人造石(水磨石)地板改为洋松木地板。18.45万的原价,减去礼堂2.7万,减去大楼一层的建设费,这样10万元可以建设了。1934年7月24日新大楼建设开工。《安大周刊》称此举是“广宇天开、气象聿新”。1935年10月7日,省立安大在书院礼堂举行新大楼落成启用仪式。由于通体采用机制红砖红瓦造就,从此人称“红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