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并且在多个重要会议上要求各地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觉得,在我国经济当前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因地制宜发展新的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深化了对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其思想的内涵,为我国经济下一发展阶段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br>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我们会发现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会让某些西方国家的发展突飞猛进,而我们错失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路,其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可想而知。当前正处于工业4.0的时代,能不能抓住技术发展的风口事关国运,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br>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兴技术的研发运用,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且提供更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民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经济发展效率,就可以依托我国的制度优势促进公平,比如提升全民的医保和社保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和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br>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动荡不安,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松对我们发展的警惕,屡次在关键技术领域给我们使绊子、卡脖子。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比如我国的绿色能源技术的突破可以减少与其他国家关于化石能源的争夺,为维护国际秩序作出重要贡献,进一步提升我国大国地位。<br>目前我国的发展正像提到的“赶考”之路,仍要记住人到半山山更陡,船到中游浪更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政策扶持力度等多个方向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