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筆记:一生传奇的吕不韦列传

轩雅居主人

<p class="ql-block">  每次翻开古人的书,就是在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历程。倜傥风流卓尔不群的被记录下来,无数的人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百年之后的我们,会怎样被记得,会怎样被言说,或者无人提及。那些能被后人评说的,都是璀璨活过的。</p><p class="ql-block">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写道: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能名垂千古的,或立功或立德或立言。司马迁一部《史记》,千年后依然被人不断提及,可谓立言的典范了。</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即《吕览》,也是立言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一段经典的话,成了学生作文的万能素材,一次在阅大考作文时,一篇一篇作文引用这段话,看这段文字看到厌倦。本来很好的文字,又被人用滥了。也见出学生的阅读有限,只知道课本学过的这段话。</p><p class="ql-block">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也是通过这段话对吕不韦有初步的了解的。“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句话不是说,吕不韦被贬到蜀地,然后编了《吕览》。应该这样理解,吕不韦虽然最后落得被贬蜀地自杀,但《吕览》却流传后世。还有很多人了解吕不韦是因为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关系,扑朔迷离。</p><p class="ql-block"> 那么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是怎样记述的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除了看故事,在文字之外又能读到些什么呢?吕不韦的生年不详,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但卒年记得清楚,公元前235年。据推测,生于战国末期,和战国四公子也有交集,大约生于公元前292年,这样来说,吕不韦饮毒酒自杀时是57岁。</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是河南颍川人。大商人,积累了大量财富。那个时候,商人的地位是低下的。吕不韦有野心,有智慧。他有更大的理想,建国立君,泽被后世。当时诸侯争霸,乱世出豪杰。吕不韦在赵国经商,看准了一个机会,可以实现他的理想。这就是被秦昭王抛到赵国做人质的孙子“子楚”。“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的父亲安国君是在太子死后,被他的爷爷秦昭王立为太子的。但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不是嫡长子,子楚的母亲也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被当作人质送到赵国,秦国又不断攻打赵国,子楚在赵国就是一个落魄公子,不被尊重,更看不到希望。即使有一天安国君即位,也不会轮到他当太子。在这种无望的情况之下。吕不韦去见他。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共之。”吕不韦知道子楚的境况后,觉得“奇货可居”。从商人的认知角度觉得这个投资会有很大回报。“奇货可居”的出处也即于此。</p><p class="ql-block"> 战国策里有一段更有趣的记载: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那时子楚还不叫“子楚”,叫“异人”,是认华阳夫人为母之后才改名为子楚的,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吕不韦见到子楚后,回去跟他的父亲说,耕田能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说十倍;贩珠宝能或几倍的利润,父亲说百倍;立一国之君能获几倍的利润,父亲说,无数倍。吕不韦说建国立君,是千秋万代大业,他想去做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的不同于凡人的理想智慧在这个时候已经显现了出来。吕不韦对子楚说,我能光大你的门楣。这份自大子楚起初当然是瞧不上的。子楚说,你还是先光大你的门楣,再来光大我的门楣吧。吕不韦说我的门楣是要依靠你的门楣才能光大的。子楚知道他在说什么,就让他继续往后说。吕不韦分析了当时秦国的政治形式,提出了子楚的困难处境,并给子楚指明了方向。华阳夫人倍受宠爱却无子,如果能认华阳夫人为母,就一定能够立为嫡嗣,成为继承人。子楚当然很心动,许诺,如果成功,“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得到了允诺,就开始了他的策略。先拿五百金给子楚,让他在赵国广结宾客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拿五百金买“奇物玩好”去见华阳夫人的姐姐,让转给华阳夫人。并让华阳夫人的姐姐传话给华阳夫人,说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并说子楚一直以华阳夫人为天,每天想这太子及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很高兴。但这不足以让华阳夫人想要认子楚为子。</p><p class="ql-block"> 打动华阳夫人的是吕不韦让华阳夫人姐姐传的另一段话。这段话后来成为了女性自立自尊的警语。“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後,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後,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适,夫人则竟世有宠于秦矣。”</p><p class="ql-block"> 击中华阳夫人的是“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华阳夫人被安国君宠幸,但婉转蛾眉能几时?她要为日后考虑,认子楚为子,立子楚为嫡嗣,是最好的选择。吕不韦是深谙女人心的。第一步走好,接着就是等待了。吕不韦看好了子楚这歩棋,不能有任何闪失。有时克制,有时隐忍,为了他的立君大业。</p><p class="ql-block"> 子楚有一次在吕不韦家做客,看上了能歌善舞的赵姬。赵姬深得吕不韦的喜爱,而且有身孕。吕不韦不高兴,但是想到已经破家为子楚,投入那么多,不能前功尽弃。于是就把赵姬献给了子楚。</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这样写道: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明确记载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p><p class="ql-block"> 后来,赵因秦的袭击要杀子楚。吕不韦重金买通守门小吏护送子楚回秦国。秦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执政,封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安国君在位一年,死。太子子楚执政,即庄襄王。</p><p class="ql-block"> 庄襄王子楚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成了名副其实的万户侯。庄襄王子楚在位三年,死。太子政被立为王,即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太后赵姬和吕不韦重修旧好。秦始皇逐渐长大,吕不韦怕始皇察觉,灾祸殃及。适时退出。推荐舍人嫪毐(laoai)侍奉太后。太后宠幸嫪毐,生两子。嫪毐得势张狂。始皇灭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事情牵连到吕不韦,始皇想要杀吕不韦,但因为吕不韦立君功劳大,以及他的门客辩士的游说,始皇终不忍杀。免相国,让吕不韦去他的封地河南。吕不韦虽被贬到河南,但威望还在。门人众多,相望于道。始皇看到吕不韦如此的声望,担心他反叛。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要把他再贬到蜀。</p><p class="ql-block"> 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秦始皇的质问,是王对臣的质问,不是子对父的质问。</p><p class="ql-block"> 如果史书上说的迷离故事是真实的,吕不韦知道始皇是自己的孩子,始皇可能不一定知道。或者即使始皇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才能完成自己的执政安天下大业。吕不韦饮毒酒自杀也是一种成全。始皇的大业也是吕不韦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最后评价吕不韦,说他因为嫪毐而被贬,有些冤屈。但孔子所说的“闻”,就是说吕不韦这样。虽说吕不韦有一定名望,孔子没有说吕不韦“达”。</p><p class="ql-block"> 我们熟悉一句话“不求闻达于诸侯”。源自于孔子的“闻”“达”观。孔子认为“达者”是正直,有名望,通达。“闻着”是表面上仁德,行动上却不同,但也很有名望。两者都是有名望,但吕不韦的境界还不够“达者”,只能是一个“闻者”。可是纵观历史,读书人都挤破脑袋“求闻达”。像吕不韦这样能够施展包袱,实现理想,不容易。过程的风生水起,也不枉这一生。</p><p class="ql-block"> 又有《吕览》流传千古。一字千金,就出自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编完《吕览》,把书和千金挂于咸阳市门,谁要能改一字,就能得千金。</p><p class="ql-block"> 后人如何评说,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两千多年前,真的有这样一个有抱负有理想人存在过。当我们翻开《吕览》,会想到吕不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