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教研促发展 赋能蓄力共成长——新华门集团校数学联盟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的“源”与“根”当属教学和教研。</i></b></p> <p class="ql-block">  正是一年春好处,潜心研学正当时。为进一步推进新华门集团校数学学科发展,打造高效课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助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span>3月17日上午,在新华门本部开展了以“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主题展开活动。新华门集团校本、分部<span style="font-size: 18px;">80余名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是</span>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的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教研组长石亮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有四项内容: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微讲座、活动总结及领导发言。</p> 课堂观摩 <p class="ql-block">&nbsp; &nbsp;第一节课是由新华门本部杜秀秀老师带来的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杜老师从生活中熟悉的“”分筷子导入新课,引出平均分有剩余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p> <p class="ql-block">&nbsp; 接下来,杜老师让学生通过把9根、10根小棒分别摆三角形的活动,一步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认识并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操作活动中杜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引导明确,细节处理到位,一切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在认识余数并拓展余数与除数关系后,学生在杜老师的引导下,4人小组合作合作拼摆。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愈发深刻,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探索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学生在杜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对比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掌握了新知识。杜老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难点,并围绕重点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的点拨,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新华门小学本部吴欢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活动一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三。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圈一圈,表示出它们的四分之三。由此学生理解了多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通过总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  课上为了使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晰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吴老师采用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涂一涂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二中,吴老师要求学生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由于吴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得巧妙,学生才有了自由发挥却不失灵性的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从而让人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过程。课堂结束了,但老师们依然沉浸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品位与思考。</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数学是一门高度概括,高度凝练,高度抽象的学科。在展示课堂中,两位授课教师师深挖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导入课程,既关注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又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循循善诱,两位老师凭借其扎实的教学能力与深厚的专业素养,成功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表现出色,学生学习效果显著。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呈现出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观课结束了,各组进行了交流讨论。两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新华门集团校本、分部杨爱爱、黄雅欣、苟兰兰、白永强四位教师代表也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都能密切联系生活,尊重孩子们已有的认知经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两节课都能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思考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凸显新课标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  学生怎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让学生走进知识本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在课堂上自由的放飞。</p><p class="ql-block"><br></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nbsp; 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由新华门小学本部李艳艳老师做《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微讲座。李老师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意义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策略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聆听本次讲座,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分析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切实多到多思多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学习迁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技能。今后,我们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将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的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p> 领导讲话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最后,新华门小学米锋校长对此次活动做总结。米校长首先肯定了教研组组织此次活动紧凑,丰富。然后针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此外,米校长从更高的角度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以及“如何上好数学课”给老师们提出切实的意见。他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更应该提现在师生双边的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实践者,思维能力的碰撞者,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是引路人。依照以往经验和课改实践,希望教师们从以下三方面上好数学课:</p><p class="ql-block">一、强化教学常规研究,突出习惯养成教育;二、重视教材的例子研究,深化知识体系生成;三、重视作业设计,强化作业批改。</p><p class="ql-block"> 最后他希望教师们在教研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希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轻教师要通过教研活动快速成长,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span>转化为实际行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同时表示学校将继续砥砺奋进,在“双减”背景下,切实提质增效,促进全体师生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的共同努力。 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宝贵平台,老师们在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产生了新的思考,使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用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教研携手齐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学思并肩共成长</b></p> <p class="ql-block">图片采集:王珊</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杨爱爱</p><p class="ql-block"> 审核: 米锋</p>

学生

老师

思维能力

教学

课堂

新华门

学习

数学

教研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