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分会筹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下属,欢迎专业人员自荐或推荐他人申请入会微电咨询:13501687070

知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1。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的到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应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改革中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升高</span></p><p class="ql-block"> 有关权威机构社会调查了22万老人,发现80%都有慢性病,在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有80%的老人至少有1种慢性病, 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80~84岁人群中患病率最高,达87.2%。</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球老年共病问题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人及社会负担沉重</span></p><p class="ql-block">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人口老龄化趋于严重,共病的问题也越发突出。据报道,全球老年人群多病共存的比例高达55%~98%,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共病患病率达60%以上(美国:64. 75%,瑞士:61%),超过50%的老年患者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患者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span></p><p class="ql-block">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的种类、数量及严重程度相关,共病的数量越多,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其次,共病会增加失能和衰弱的风险。机体共病、衰弱和失能三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图1)。</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医疗负担</span></p><p class="ql-block">200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为2115亿元,但到2016年已经迅速上涨到34004亿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临床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失智失能的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医疗和护理服务需求激增,这些将进一步促发因病致贫等现象的出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衰弱-失能-共病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年共病严重危害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相对于单一慢病,慢病共病不仅会造成更大的健康损害,也会使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的难度倍增。不同慢病种类互相关联,形成复杂多元的共病组合。在临床实践中,老年共病通常会增加诊疗的复杂性,增加失能风险等不良结局,且随着共病数量的增加,患者的身心健康损害也越严重。</p><p class="ql-block"> 对于高龄和共病的老年人而言,衰弱是重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将导致老年人对应激事件的易感性增加,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多种不良健康事件的风险(如谵妄、跌倒、骨折等)。</p> <p class="ql-block">  经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研究审核批准,学会下属新增“慢病管理分会”,拟任主任委员为全国第一届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全国第二届名中医、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教授(简历附后)。</p><p class="ql-block"> 成立大会拟于6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知为准),欢迎老年慢病管理专业人员自荐或推荐合格人员申请入会并注册参加成立大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学会概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span>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CAG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于1986年4月成立的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国际性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是由从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研究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据2024年2月学会官网数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拥有分支机构65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发展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1986年4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成立。</p><p class="ql-block">198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加入国际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1]</p><p class="ql-block">1999年8月22至28日,中国老年学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及全国老年人社会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2]</p><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1]</p><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29至3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暨老龄新锐问题报告会和2016年综合学术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4至26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4]</p><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2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六届第一次分支机构会议在北京召开。[5]</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19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第二次分支机构工作会议;[6]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北京广西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7]</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与国药康养正式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8]</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6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届第七次分支机构(线上)工作会议采取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拟任主任委员高思华教授简历</span></p> <p class="ql-block">高思华,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一届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全国第二届名中医,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197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同年考取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著名中医学家张珍玉教授学习,1981年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执教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984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从师于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1988年初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个人履历:</p><p class="ql-block">197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考取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著名中医学家张珍玉教授学习,1981年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执教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p><p class="ql-block">1984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从师于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1988年初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从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黄帝内经》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和中医内科临床与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1990年晋升为副研究员。</p><p class="ql-block">1991至199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癌中心医院内分泌内科留学研修。</p><p class="ql-block">1994年10月任研究生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97年10月任研究生部主任。</p><p class="ql-block">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英国西敏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p><p class="ql-block">2001年10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教育处处长兼研究生部主任。</p><p class="ql-block">2003年9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部主任。</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调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司长。</p><p class="ql-block">2007年12月~2013年1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慢病管理分会委员候选人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有意申请为慢病管理分会委员候选人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进群后,@群主索取电子版申请表格。</span></p>

老年学

老年医学

学会

中医

共病

老年人

慢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医学院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