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名山之武当山(下)

海春居士

“明代古神道”是通往金顶最经典的路线,由朝天宫起,经一天门 、会仙桥、二天门 、三天门 、朝圣门直达金顶。但此线路比“清代古神道”长,单程2.8公里,且有起有伏,坡急路陡,需耗时90分钟以上。 一天门。 “会仙桥”位于一天门下方的文昌祠遗址旁,长137米,宽47米,方石砌筑,饰以望柱石栏,是连接人与神、尘世与仙境的道教符号。 眼前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三百六十级”的“天梯”。 二天门。 三天门。三座天门均为明永乐十年在元代旧址上敕建,砖石结构,气势恢宏,依次屹立。 “朝圣门”为进入武当金顶必经之门,亦为明永乐年间敕建。 “太和宫”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位于天柱峰南侧的紫金城外,是金顶的入口处。 太和宫现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转运殿、皇经堂等。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 “转运殿”位于武当山金顶太和宫,又称“转身殿”,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内置我国最早的铜殿。 转运殿内置的铜殿原本位于金顶紫金城中,明朝扩建武当山金顶时,觉得这个殿与当时的大规模建筑不相匹配,便转运至小莲峰上,“转运殿”也因此得名。 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湖北襄阳道道尹书于1925年的“一柱擎天”四个大字。旁边还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 转运殿内的铜殿中供奉着真武大帝,两旁侍执旗、捧剑,还有关、赵、马、温四大天君神像。 相传转运殿里逆时针绕铜殿转上一圈,可以去掉秽气,带来好运。当游客侧身绕殿快转到出囗时,坐在出口处的道士会敲一下鏧并问道“出来了吗”,这时游客便会随囗答道“出来了”。通过一问一答,意在口头禅封,旨在时来运转。 转运殿立于悬崖上外壁。 从转运殿崇台上看,大岳太和宫丹墙碧瓦,恍若仙境。 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所铸的饰龙钮铜钟一口,是武当山现存最大最美的一口钟。 “朝拜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是太和宫登金顶进入紫金城的必经之地,也是武当山最重要的殿宇之一。 <div>正殿为“大岳太和宫”,宫额是永乐皇帝御赐。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div> 正殿内供真武大帝铜铸像,两侧立金童玉女,还有四大元帅、水火二将、及八尊从官神像。 正殿右下为“皇经堂”,皇经堂前有戏楼、神厨和三官殿。这些建筑利用天柱峰高耸霄汉的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的规制,巧妙进行序列布局,达到了“美如天宫”的意境。 “皇经堂”原本是明成祖朱棣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现为道徒们每天早晚颂经的地方,也是武当道教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堂外匾额《白玉京中》,门上饰福禄寿三星等雕像;堂内奉三清、玉皇、真武、斗姆、张天师、吕祖、灵官等道教神像。 “万圣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位于主殿的右侧。 万圣阁本为古之“神厨”,后改为殿堂。阁内现供奉真武大帝、圣父圣母及诸多神圣,故名“万圣阁”。 太极宗师张三丰塑像。武当山不仅是道教圣地,还是武当拳的祖庭。相传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此修炼时,看到鹤蛇争斗的情景而受启发,悟出了太极十三式,因此他是武当拳的创始人,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天柱峰金顶半腰有一道城墙,墙外为太和宫,墙内则为紫金城。 “紫金城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环绕于天柱峰而建,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 为建紫金城,明成祖朱棣专门下达了圣旨。大意是:今大岳太和山顶,砌造四周墙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山势,高则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为止。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可见,明成祖对紫金城的修造十分重视,并严格遵守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教理。 紫金城四方各建有一座石筑天门,象征天阙。但东、北、西三天门面临绝壁,只有南天门可以通行。 南天门又设神门、鬼门和人门。中间一门高大威严,为神门,也是皇家的专用通道。神门左为鬼门,虽有门形,实则无门。神门右为人门,即游客登金顶之门。<br> 进入南天门,就是“灵官殿长廊”。沿长廊登上一段石阶,有一石殿,殿内置一锡制“灵官殿”,这是武当山现存稀有的锡制建筑物。 殿内主奉护法神灵官像。 紫金城内的主体建筑为屹立于峰巅的“金殿”。 “金殿”位于天柱峰极顶,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总重90吨,表面鎏饰黄金360公斤。 金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1614年),是铸好各个部件再运到山上搭建而成的,卯合非常严密,浑然一体。金殿从修建至今已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座稀世珍宝。 金殿内主奉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重十吨。 “武当之巅”石碑。 立于武当之巅,俯瞰太和宫,远眺太岳山,云飞雾绕,俨然仙境。 从金顶到琼台中观可乘索道,若徒步全程约3公里,耗时需90分钟左右。 徒步道基本上都是石阶路,总的来说还算好走。但一路上景致一般,基本上没有看点。 “琼台中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南麓,又称“紫岳琼台”,是传说中的真武得道受封之地。 琼台中观是武当山三十六观中最大的道观之一。始建于元代,时称“琼台宫”,包括上观、中观和下观。明清时修葺扩建到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战火。光绪时重建部分庙房。现琼台中观尚存元代石殿和清代重建的正殿、配房等。 “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古朴黄色山门上方横额为“琼台中观”四个大字。 山门,也称“龙虎殿”。殿内塑像为左青龙、右白虎。 祖师殿。 殿内主奉真武大帝,左右侍奉正一派张天师和关圣帝君。 “元代石殿”是琼台中观的一座用青石构造的历史遗存,殿内供奉着用青石雕塑的玄武圣像。 “三清殿”为琼台中观的主殿,位于三阶崇台之上。 第一阶崇台左侧坐落着钟楼。 右侧坐落着鼓楼。 第二阶崇台两侧为东西配殿,分别为慈航殿和财神殿。 慈航殿内中央神龛供奉观音大士、碧霞元君和玛祖。 财神殿中央神龛供奉福禄寿三星。 主殿上层高悬《三清殿》竖额,屋檐下方还悬挂着三块横匾,正中《万法皈宗》,左边是《紫气东来》,右边为《正道光明》。在巍峨的山峰护卫下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殿内供奉着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琼台中观的“太和索道”直达金顶,是武当山目前唯一的运营索道。琼台中观也是武当景区观光车的起始站,是武当山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THE END—</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