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为更好地落实“五<span class="ql-cursor"></span>育并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24年4月17日,安康市岚皋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四个班开展了研学活动—— 走进“心海山庄”,体验采茶乐趣,了解制茶流程,学习耕种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出发前,各班老师和家委都做了详实的准备工作和安全预案,岚皋县城关中学党支部副书记蔡开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我们安全、愉快地参与研学旅行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6px;">蔡书记强调研学安全纪律注意事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清晨的绵绵细雨为本次研学活动缓缓拉开序幕。踏着晨露,我们开启了快乐的旅程。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绿水青山,好似一幅幅流动的油画,扑面而来。山间清风,带着温润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我们欣喜雀跃,一路欢歌,笑靥如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巴上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开营仪式--蔡书记研学寄语</span></p> <p class="ql-block"> “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曲《上春山》的集体舞,点燃了全体同学的热情。春风得意正少年,我们用优美的舞姿、律动的节奏表达对春天、对青春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春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官组织的团建活动“同心鼓接球”考验的是团队协作能力。每个人都奋力拽着手中的绳子,几十根绳子拧成一股劲儿,随着篮球在鼓上蹦跳翻腾,人群中不断爆发住“唉”“啊”“哇”的惊叹欢呼声,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家都铆足了劲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反坦克火箭筒的模拟演示,虽是模型,却激起了同学们探索军事奥秘的好奇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食鉴赏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世人皆道春茶鲜,学子须知农人苦。戴上头巾,手持茶篮,穿行在茶垄间,采摘嫩绿的鲜叶。跟着师傅学习杀青、揉捻、烘干,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手法虽然不够专业,但也体验到了每一杯香茗的成就都须繁复工艺的艰辛。品一杯自己亲手制的茶,终于明白为何茶味苦涩中有回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采茶-杀青-揉捻-烘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6px;">亲手栽种大蒜,称重富硒稻米……每一项实践活动都让我们感到新奇,在亲手操作中打通了课内与课外,联结了知识与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古人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学是一场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一节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相信同学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并将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活动掠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10班孩儿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11班孩儿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12班孩儿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13班孩儿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生研学感悟篇</p> <h5><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走课堂 </span> </p><p class="ql-block"> 七(11)班 彭泥瑄</p></h5><h5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古人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学是一场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一节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为贯彻落实“第三课堂”教育,本着丰富学生阅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力,2024年4月17日,我们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旅行活动——走进心海山庄研学基地,亲茶园 悟农心 品茗香。<br> 在出发前,学校、老师与家长委员进行了安全教育,确保我们安全、愉快地参与研学旅行活动。<br> 同学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在大巴车上唱着动听的歌曲,时间便在乐曲中悄悄流逝,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br> 眼前一帘新绿,层层叠叠延伸到天际。在教官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展开了有趣而又有意义的研学之旅。<br> 团建活动刚开始,就将同学们的热情从心中激发出来。我们进行了跳集体舞、班级击鼓颠球以及国防知识教育,增强了我们的集体观念,释放我们青春的活力。<br> 接下来我们徒步前进,同学们欢声笑语,分享着自己的所感所触,在欢笑中释放学习的压力,也磨炼了意志品质。<br> 来到心海山庄,午饭后稍作休整,我们便开始了下午令人兴奋的研学活动。<br> 春风刚过,春水初盛。山庄里一排排的茶陇都抢先唤醒自己身上的绿芽,告诉我们:春天,有了新的颜色! 穿上采茶的衣服,拿上小竹篮,穿梭在茶陇之间。弯下腰,撩起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便萦绕在身边。同学们都新奇地摘着茶叶,是不是分享着:“嘿! 这茶叶可真嫩! ”,“你看我已经有这么多茶叶了! ”……话语中无不充满着热情与喜爱。<br> 非遗课程——炒茶,引来了我们众多人的关注,都迫不及待地督促着师傅快点开始。揉茶叶,闻茶香,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茶烟袅袅,茶香弥漫整个空间。绿茶散发出它特有的茶香,不禁发出赞叹:“哇!真的好香! ”平常看似普通的茶叶,竟需要如此复杂的步骤,这不由衷地敬佩。<br> 紧接着,我们进行了种植大蒜、称重大米等劳动实践活动。我们懂得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br> 一杯好茶,是从一水土的源头开始,离不开茶农的智慧与辛勤,也离不开寻茶人的执着。人们盼望着最为朴素的茶,却能品出历史与时光的滋味。<br> 最后,在学生代表和蔡书记的总结讲话中圆满结束了本次研学旅行活动。<br> 本次研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意识,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自理自立和团队协作能力,让我们奔向更好的未来!</h5> <h5><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p><p class="ql-block"> 七(11)班 邓文淼 </p></h5><h5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心灵在校经过了洗涤,身体还需远行体会大千世界。<br></h5><h5> 我们迎朝晨蒙蒙的雨雾走向学校,迎来本次研学活动。这雨并没扰乱我们原本积极的心情,反而给本次活动增添了一丝神秘感。<br> 巴士上,我们唱起了《上春山》《小美满》,歌声充满了整个车厢。在欢快的歌声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我们本次研学活动基地——南宫山镇心海山庄。<br> 首先到达的是南大门,同学们蹦蹦跳跳从车上下来,脸上的激动喜悦是藏不住的,进行一轮番合影后,活动正式开始。<br>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跳起了集体舞《上春山》。风拂过发丝,传来阵阵音乐,同学们随歌起舞,脸上带着笑容,眼里含着光芒。好一番正是青春璀璨时。<br> 紧接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向我们走来——教官。教官们又向我们展示起军事武器的使用及伤害力。有的同学也在教官的指导演示起模型武器。一些同学也在教官的引领下演示起这些武器。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国防军事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这份伟大的力量正掌握在我们青少年的手上。<br> 虽说这里已是南大门,但前往心海山庄还有一段距离,还需徒步30分钟。这30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说它短吧,同学脸上都挂着颗颗汗珠。说它长吧,同学们挂着汗珠的脸上却都面露出喜悦的神情。也正是这不长不短的30分钟,让我们见识到了家乡的自然之美,沿途所见的河流,村庄,一花,一草,一木,都与城市的喧嚣有所不同,流露出的是一份自然宁静的美。平时锻炼少的同学们也在此时哀叹声连连,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下去。因为放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你坚持了才会有所收获。成功总是不会背叛坚持下去的人。<br> 吃过饭又展开下午的研学活动,采茶,观制茶,种大蒜,称大米。这茶称之为中国国饮。对于采茶观制茶,我记忆犹深。想象中我们身着采茶服,踏步于茶山,在一丛丛鲜翠欲滴的茶叶间手指翻动,将嫩绿的茶芽连同茶香一起装进了篮子里。仿佛处于诗中的美好。美好归美好,采茶还毕竟是一件细活。一开始很多同学都不知如何采茶,该采怎样的茶。在老师的精心带领下,指导下真的体会到那般诗意的美好了。在漫山遍野的绿茶丛中,同学们身着艳丽的采茶服,轻盈的在茶丛中穿梭。真的如诗如歌。<br> 制茶也是件细致活。需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这才能从新鲜的叶子变成蕴含芳香的干茶叶。看着制茶师傅手在茶锅中,轻盈的翻动着,茶的芳香也从他的指腹散发出来。那种香无法与大牌香水相媲美,但却有着他独有的雅致。在等待茶锅烧热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唱起了歌,歌声不算优美,不算动听,但却有青春独特的味道。制茶师傅被学生们围成一个圈,但我在他的眼中,却看到了一丝的泪花。“ 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的确这位师傅成长于这片茶庄,这里就是他的故乡,一个带着茶香的故乡。茶是他故乡的特色,如今能被更多的学子知晓,他的内心是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泪花还闪着光,那种光芒是独一无二的,他面对的不仅只是城中的学子,更是祖国未来的花儿,未来数不尽的花儿。<br> 早晨未曾露面的太阳,也在此时向大地撒向金色的光辉。歌声是力量,歌声唱出了希望,我们也在歌声中结束了这一整天的研学活动。<br> 本次活动让我真正理解研学的作用意义,每一场学研学旅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更加坚定我们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锻炼中努力学习,在锻炼中获得人生当中,更多的成长!</h5> <h5><p class="ql-block"> 研学前行</p></h5><h5> 七(11)班 胡修源 <br> 吾研为吾志,吾学成国梦,此乃研学尔,吾本无求学之心,亦无弄研之志,而今,吾恍然,此治学尚以日月新天之势燃我求真之德,好似是一场雄雄烈火也不会烧尽的一方野草,永远的扎根在我的心中,永远的扎根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的扎根在当代每一个青少年的心中。</h5><h5> 研学——为中华之复兴而前行。</h5><h5> 似乎现在想起,还是有些寻味,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世之中还在叫唤学之后习的苦衷时,忘却了持续一年多的俄乌战争,忘却了连绵不休的中东战争,忘却了五胡乱华,忘却了靖康之耻,忘却了土木堡之变,忘却了美,日等国对台湾的虎视眈眈,更忘却了自己本应的职责和担当,南宫前的那一声炮响,让我看见了祖国在无声无息中的强大,让我感受到祖国这么多年来的艰辛付出和不样成果,中国如今不会轻易受他人侵扰,正应证了一个人所说的话“真理只在剑锋之上,国防的后盾在于大炮的射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中国不能在我们的碌碌无为中倒下,国情国事为华人之先虑,这比那些靠脸吃饭的流量“黄毛”要重要的多,毕竟谁也不希望国破山河在,只想得到众人向往的开元全盛日。<br> 但由此来看,中国的国情并非只由国防而成。踏过一山一水,我触碰到了故园的脉魂,上报家国,下报黎民是自民国以来中国领袖的治国之道,农田在中国没有荒芜,家家都有田耕,人人都有房住,我希望这在中国代代都能实现,炊烟袅袅,菜肴丰富,每一盘菜最终都能重归原来的纯净,不剩下半分米,不留下半分油,中国人吃的饱饱的,中国的粮食储备的更好更多,中国人才能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br> 日阳高照,茶香幽幽,当我在想,我们在海拔低的地方活的毫无半分生气,而这些茶叶在更高的山上展现出了其绿意的生机,这便是这个看似荒凉的山庄无比蓬勃的原因,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我们要朝气,和这些茶叶一样在茫茫林叶间做最珍贵的东西,做中国这座高山的信仰之处。<br> 在学校的苦读毫无疑问是将学生栓禁于牢笼之中,真正走出来看到的才是真真切切的事物,才是真正的中国实情,这也是当代青年的认知盲区,也是我们值得去探索的故事,这便是研学给我们留下的最深道理。我会将自己的一生献入中国的研学之中,紧跟当代时代的步伐,永不停息。<br> </h5><h5 style="text-align:justify;"> <br></h5> <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研学之美,青春之美</span></h5><p class="ql-block"><br></p><h1> 七(11)班 周耀利</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明到谷雨,是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我们也亲身体验采茶,制茶流程,我们置身于浩渺的茶海之中,淡淡茶香扑面而来,该怎么形容呢?像是春日的暖阳,温暖柔和;像是雨后的泥土,清新自然。眼前的一帘绿意跌进春酿的鲜活里,宛如山野春色浸透着欢喜。拿着小竹篮化身茶农,穿梭在茶树之间,同学们学着老师和教官的样子,弯下腰,低下头,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一片茶叶,轻轻往上提,一粒粒稚嫩的芽尖就落入篮中,我不知道这漫山的茶香会飘向何处,我只知道此刻茶海温柔的风令人着迷,在一片茶叶的采摘之间,我们写了一遍春天。采好的茶会交到制茶工人的手里,接着,会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的过程,我们默默里看着,原本新鲜嫩绿的茶叶一经火候就逐渐焦黄,最后变成褐色,无需品尝就能体会到其中风韵绵厚……中国的茶文化历久弥新,一片茶叶从抽芽到采摘炒制,再到融入水中起起落落,叶舒叶展,一片茶,终其一生不是为了要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深知茶味妙处的那一部分人,看到茶的一生你会想到什么呢?世界复杂又简单,做自己就好。</span></p><h5> 研学活动虽然已经结束,可是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成长,星辰在银河中相辉映而璀璨,团结是金,奋斗最美。我们青少年应该弘扬劳动精神,践行青少年的担当。劳动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h5> <h5><p class="ql-block"> 研学旅行记</p><p class="ql-block"> 七(11)班 刘翔</p></h5><h5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我们得知明天就要进行研学旅行时,脸上不禁显现出一抹激动的微笑,有些同学甚至鼓起了掌。<br> 到了晚上,余老师宣布明天晚上将要去电影院又看电影时,同学们的脑袋上仿佛显现出一个个闪光的金色感叹号,紧接着便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同学们的呼叫声,教室都要被抬起来了。将同字们的兴奋和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有我。<br> 第二天,欣欣然来到数室,依旧是那么热闹,仿佛大家的思绪随风飘到了那研学旅行地,那里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有趣,随着同们的幻想,那承载幻想的大巴车已经来到,我们便飞一般地跑下楼在中院处站队。一共四个队,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随行的还有那些辛苦的教师们。<br> 登上大巴车,车上笑声连篇,音乐周老师放起了音乐,将气氛提升了一个等次。 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其中一个的地,南宫山。在这里,每班都拍了照作纪念,登上平台,活动的教官组织了两项活动。但在活动之前,音乐老师调整了我们的队型,我们将迎着歌声,献上我们刚学的舞蹈。音乐的欢快,衬托着我们快乐,跳完了舞,教官们向我们科普了军事知识,并带来了几款军事武器。迫击炮、手榴弹和一个炮筒。 教官一 一介绍了他们,并邀请了四位同学来尝试一下,过后,他们叙说他们的感受都很奇妙,军事环节结束,迎来一次团建活动。<br>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明白,单一的为量是弱小的,而只要集体团结起来,这力量是无比庞大的。教官发完水后到登山环节,面对遥远的路途,一些同学并不显得困难,而是兴奋,愉悦。而有一些同学有点面露难色,但是最终同学们征服这段山路来到最终目的地心海山庄。这里的景色别一般的美,空气更较新鲜。这也满足了同学们的期望。在这里,我们学了口号,吃了午饭,参加了摘茶,种大蒜、称大米等活动,这些活动,给我,同学们,留下来深刻的记忆,想必他是不会抹去的。<br> 到了最后,坐在回去的大巴上时,回忆这一天的研学旅行时,心里依然会浮现出一丝快乐,当然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收获颇丰。</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供稿:七(11)班 周耀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编辑:余 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审核:蔡开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