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四月,我们又迎来了家长共线阅读好文章啦~本期的课题是《定个时间点,接纳孩子的缺点为特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毛病,如懒惰、拖沓、怯懦、吵闹等。父母总会在孩子的耳畔不断地指点并且纠正这些错误,这是中国式教育的一部分。然而,从小到大的纠正,真的可以让孩子彻底改掉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很多欧美国家的父母,都有一个逐步放弃“监督”孩子改正缺点的过程。家人会将这些缺点视为孩子的特点,调整自己去跟这些“特点”共处,并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不完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是所有的缺点都能改掉,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有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我们要适时地承认所有的努力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的。给孩子也给自己一条退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现代教育管理上,要接受人无完人这个理念,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很多时候,处理自己短板的办法,不是要刻意克服,而是要通过与团队互补合作或利用工具来建立缓冲的平台,同样能掌控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懂得适可而止。既然我们跟不了孩子一辈子,何不找一个时间点,逐渐接纳孩子的缺点为特点。只要尽过力了,就退步抽身,让孩子做独立的自己,而我们就做孩子生命中的旁观者和支持者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