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原名保障河,系蜀岗山水流向京杭大运河的自然河道。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而过,故又名长春湖。沿岸风景秀丽,在六朝时即为游览胜地。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后因清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次南巡,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自然风光与园林景色交融一体,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因湖水宛如锦带,得名瘦西湖。  从西门入园,沿瘦西湖南岸一路往东。湖畔桃红柳绿,比西湖白堤更有情趣。  桃红柳绿  沿途有芍药园,自古有“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之美誉,可惜花苞尚小,尚未到绽放之时。  五亭桥  五亭桥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虽然不能与西湖的三潭印月相比,但遇见一对黑天鹅带着四只小宝宝,甚是有趣。  黑天鹅一家  黑天鹅一家  黑天鹅一家  黑天鹅一家  桃红柳绿  桃红柳绿  桃红柳绿  桃红柳绿  林香榭  五亭桥  游人如织  湖中小岛  三色桃花  三色桃花  湖畔有一座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系仿北京北海白塔式样而建造的喇嘛塔,传说当年扬州盐商巨贾为迎奉清帝乾隆南巡来扬而特地赶建起来的。  御碑亭  离白塔不远,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有凫庄,原为陈氏别墅,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而得名。可惜上岛之门关闭,未能等岛一游。  法海寺  湖面狭窄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的一个湖心岛,四面环水,景色秀美,与镇江金山相仿,因面积较小,故名“小金山”。山上遍植松柏,四季长青,又名长春岭。  马尾松花  马尾松花  紫藤  紫藤  紫藤  小金山往西伸出长堤,长堤尽头就是钓鱼台,原名“吹台”,是文人雅士吹箫抚琴之地,后因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得名“钓鱼台”。  钓鱼台  景色宜人  桃红柳绿  五亭桥因建有五座亭子而得名,又因建于莲花梗上,故又名“莲花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系扬州盐商迎奉乾隆帝南巡来扬而建,毁于太平天国时的战火,至1933年重建。<br>  过小金山,抵达瘦西湖北岸,沿湖往西。走过五亭桥,虽然桥上游人众多,总还是要上去看看风景吧。  五亭桥上俯瞰凫庄  五亭桥上远眺钓鱼台  五亭桥上远眺湖中岛  远眺白塔  湖中小岛  湖畔有琼花园,可惜好些游人居然不知是何花。  琼花  琼花  琼花  荚蒾  荚蒾  一路往西,终于见到了那座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杜牧有诗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座千百年来纷争不已的“二十四桥”,有多种说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寻答案。  不过现桥是近年来重建的,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台阶24级,处处与二十四对应。  远眺白塔  游罢二十四桥,瘦西湖的游览就接近尾声了。行程略赶,否则可往北游览蜀冈。留点念想,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