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大运河纪事~苏州至镇江

山横水远

<p class="ql-block">  上文讲了在苏州恰巧遭遇马拉松赛事封闭道路,只好放弃寒山寺等景区′的参观,在枫桥景区游览后便直接骑往无锡的情形。现接下文。</p><p class="ql-block"> 苏州和无锡相距50公里左右,却已实现了城市化的无缝连接,沿河公路加绿道满足了我们沿运河绿道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骑行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在持续近30公里的运河绿道骑行,绿道蜿蜒于运河沿岸绿树草坪间;河道里有穿流不息的货轮,景物在眼际飘移,骑行的心情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在无锡运河绿道的一处休息处与一位在此工作了几十年并举家迁至无锡的工程技朮人员交谈,他经历了无锡由一个落后的城镇发展为如今人均GTP全国第一的现代化城市的全过程。他认为,以科技领先的发展模式是无锡得以超越很多城市的法宝。无锡有全国顶尖的芯片集成线路研发生产和医疗器械研发等龙头产业,同时又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区;地处长江三角区中心区域,大运河穿城而过,水陸交通什分便利。这里面当然也得益于运河强大的运输能力。很多企业的产品和原料是直接在岸边通过机械化传输上下货的,节省了大量的转运和仓储费用,减少了人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p><p class="ql-block"> 他久久地坐在运河边的弧形长条橙上,凝望运河。看得出他的成就感和对这里一切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骑往鼋头渚景区,他祥细地为我们的介绍了路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出发前直到运河边都有一个能乘船游历一段运河的愿望(而不是景区式的游船)。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段设有这种长距离营运的客船。老周提出一个多年前曾可以乘座滚装船的设想。但在一处泊船处得到了不可能的答复。以远兄与一位船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上货轮的条件相当严格: 首先要考取船员证,每艘船只颁发少量证书,沿途有海警监管,,,,,看来乘游一段运河已成泡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船舶停靠处(相当于汽车停车场)以远兄和方兄前去找船员了解能否搭乘滾装船的可能性。结果令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  像这样将工厂建在运河边并有自己的码头的企业不少。运河文化与现代工业交触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在运河边的掎子上休息的确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  运河西路与绿道是并行的。运河西路没有慢车道就缘于有运河绿道。不过绿道的弯曲拉长了距离,减慢了速度。我们不时地也骑一段公路。</p> <p class="ql-block">  无锡给人一种清爽静怡的感觉。街道干净、绿树成阴,,,,,与苏州的纷乱形鲜明的对比(也许是马拉松惹的祸)。住宿也比苏州方便多了。80的标间就足以与苏州150的标间媲美。</p> <p class="ql-block">  鼋头渚是国家5A景区。是无锡重要的游览打卡地。我们兴致勃勃地骑行到这里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是无锡直接到镇江的。以远兄突发妙想,要去江阴看看当年被党国称为固若金汤的的江防体糸中的《江阴要塞》;看看这"金汤"是如何被共军轻而易举便拿下的。这想法貌似脱离了我们骑行大运河的主题,但细想一下,通过骑行了解沿途及周边的重要史实也未尚不可,况且江阴也是大运河水系与长江融汇贯通的一个接口。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至赞成。这便是被以远兄戏称为"无锡会议"的精神。这种根据趣味性对骑行线路进行局部调整使骑行更显生动。</p><p class="ql-block"> 无锡到江阴只有45公里,一路杨柳春风,3小时便到了。入住离《江阴炮台》仅3公里的兴盛旅馆。顺便说一句,这可是我们出行以來信价比最高的宿点。房间宽敞明亮,窗外视野开阔,一条运河缓缓流过,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资格的河景房。关建老板还很仁义,一个房间才70元,真千值万值!还有一个细节,先是确定要住另一处的,且四人已差点入住了。这时我再一次问只有周两处房间都看了的老周,让老周说他真实的看法,他轻声说,其实那边好些,这才杀了回马枪。</p><p class="ql-block"> 下午直奔主题。途中遇一青年骑友也去《要塞》。我与他筒单交流知他是无锡人,准备参加《200公里环太湖骑行赛》,來这里练车的,他多次來此拉练(往返100公里正合适),对要塞景区了如指掌。他全程陪同参观,顺序线路合理,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个细节,在景区停车他居然不锁车,两千多的新公跑他说來这里从来不锁。看來江阴无人偷车,真的"天下无贼"了?</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议论下一步行程。以远兄再次提出一个思路: 将杨州做为我们骑行大运河的终点。从江阴到镇江再到杨州州后折返镇江便掉头向西,乘火车从镇江到宜昌,再乘船到重庆。然后返回成都。这个想法其实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南运河是运河的黄金水段,北段曾骑行过,鲜有沿河绿道,多属象征意义。加上他和我家里都有些事情待处理)。人少好定事,船小好掉头,大家均无翼议,一致通过。这样老周也正好利用我们去杨州的两天去趟南京了却宿愿,顺带将车托运至重庆。这便是以远兄自翔的《江阴会议》决议。于是我很快替大家购买了镇江至宜昌的火车票和宜昌至重庆的游船票。运河、三峽两不误,豈不快哉!</p> <p class="ql-block">去江阴途中在街边吃快餐。</p> <p class="ql-block">  在渡江第一船前面拍照,方兄有点疑问,不是小舤板吗,怎么这么大一条船?</p><p class="ql-block"> 江阴炮台只留下两个大坑,但面向长江,地位险要,如何轻易突破?原來住防国军早已被共军策反,并未发生大规模攻防战。民心所向,国军土蹦瓦解!</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小伙就是我们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在长江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  江阴至镇江98公里,基本沿104国道骑行,多次跨越运河,河道上货船穿行。这一带水运业十分发达,只是没有我们心心念念的客运船运。</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时有小雨,领骑的以远兄身穿草绿轻型雨衣,被风鼓行像一只飞翔蝙蝠,看来还很轻松?也不知是否增加了阻力?</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几句,以远兄可是为这次出行费尽了心思。首先,他接受我的建议买了小折,又为小折设计制作了他自翔为"高科枝″的小滑板车,材枓高端,轻便可折。转站时表现轻松自在,着实令人眼馋。 他的骑行装备中端,倣为一个成功人士,并没有与我们有多少不同,只是携带物品齐全,与简练到极至的方兄形成较大反差。方兄的小提包装备没有普通长途骑行的范儿,有点像小赶场的老乡,这就与老周的大托包形成更鲜明对比,我的小托包配小折自认为还恰入其份。</p><p class="ql-block"> 书归正传。到镇江已是下午5点过,晚饭后大家商量下一步行程。我和以远兄家里都有些事等着回去办。杨州是必须去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当然不能错失。况且杨州是大运河的重要接点,也是我们骑行完成全部南运河的重要标志。杨州以后是否继续北上?江阴会议已有定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游览镇江金山寺后便直接骑往杨州。</p> <p class="ql-block">  蹬上金山,俯瞰长江湿地区域,一派浩淼春色。真有"云侵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续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