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英雄,流血又流泪

青海老兵(布衣学伟)

<p class="ql-block">作 者 学 伟</p><p class="ql-block">绘 画 学 伟</p> <p class="ql-block">  川陝省苏维埃主席,西路红军军政委员会委员一熊国炳。(学伟绘画)</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4日,我们十位同学组成的“重走西路红军之路“小分队,在9日下午5点左右到达西路红军梨园口战斗遗址进行了祭扫革命先烈的简单仪式。同学王福春将五斤最好的窖藏老酒沿烈士纪念碑洒了一圈,香气弥满在梨园口以告慰先烈。笔者与另一位同学向纪念碑敬了军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梨园口战役,基本算是西路红军失败的最后一仗了。红五军主力在高台失守,红五军余部在黄超率领下坚守的倪家院子又失守。3月13日,上万马家军又把西路军余部不到3000人围困在石窝山上。西路军军政会议组织了仅剩的二三十个团级以上的干部召开了石窝会议。会议决定:徐向前,陈昌浩离队回陝北,向党中央汇报,剩余部队分散游击,坚持斗争。徐向前不愿离队,坚持说:”部队打了败仗,我们回去干什么?我不走,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 军政主席陈昌浩说:”你留下目标太大。这是军政委员会的决定,不要再说什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后,由李先念的左支队,王树声的右支队,及熊炳国带领的二百余名机关后勤人员随左支队西进。西进路上是残酷的,要与马家军浴血奋战,又要通过风雪交加,环境恶劣的河西走廊。这是最为艰苦的一段西路红军历史,可以说是血染祁连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十位同学实地考察了梨园口。梨园口是一个呈v形的峡谷山口。红九军三千多将士坚守梨园口,每人只有五发子弹。马家军几万人轮番进攻。红九军弹尽粮绝失守了山口。失守的的代价是惨重的,山口一过就是空旷的茫茫戈壁。马家军对失散的红军战士挥舞军刀,就象屠杀在戈壁上散落的小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九军在这一仗中牺牲了近三千人。极少部分逃脱散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  时空的镜头切換到了公元1960年的春节,塞外的寒风卷着雪花,沙砾,草屑弥漫了大漠,戈壁,和酒泉县稀疏的村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2年因生活困难,熊国炳几次去找酒泉县委,希望要点救济粮,并且说他就是当年的川陝省苏维埃主席熊国炳。</p><p class="ql-block">”你那么大的官,怎么不到北京去!“有人这样回答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熊国炳还想多说些什么,被一位县委领导推了出来。(有人说还捣了他两拳)。后来他就抱病死在泉湖公园门外的桥头上,胡须上还结了霜雪使他那花白的胡须更白了。空旷的郊外,行人稀少,偶有匆匆而过的行人,也没有人注意这个在大雪中卷卧着的一动不动的老人……。去世那年他才6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川陝苏维埃主席熊国炳。当年西路军进河西走廊时。他是中央批准成立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十一名委员之一。中央曾多次查找过他,他却隐姓埋名,在全国解放十余年后饿死在酒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熊国炳出生在大巴山。是大巴山一位勇敢的猎人,他打熊打虎从没有絲亳的胆怯和犹豫。被当地人誉为巴山勇士。后来参加革命,作为川陝省苏维埃主席他动员了很多巴蜀子弟参军参战。他文化不高但善于鼓动和用当地土语煽动革命豪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5年4月下旬,身为川陝省苏维埃主席的熊国炳,奉命率政府领导机关撤出川陕根据地西进。他走后,两个儿子与妻子被还乡团杀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窝会议决定分兵突围后。熊国炳带领二百余名西路军机关后勤人员突围,被马家军截击,激烈血战后,他终于率少数战士击突出重围。可敌骑兵紧追不舍,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剩下他一人,死很容易,扣动板机就一了百了。但这位巴山勇士要”等待时机,再图大业“于是在雪地中向山下爬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黑突围时,熊国炳遇见毕占云支队的红军战士。参谋方震见熊国炳脚已冻坏,便留下五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保护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天亮后又遇到马家军的骑兵。一场血战后,熊国炳为掩护战友撤退断后,被冲过来的敌人用马刀背把他砍昏在地……</p> <p class="ql-block">  从昏迷中醒来后,熊国炳发现自已躺在裕固族的一顶毡帐篷里,马家军进进出出地走动着。一个马家军小头目审问他,他坚持说自已是伙伕才逃过一劫。后来裕固族头人可怜他,放他逃命,熊国炳就沿着渺无人迹的祁连山腹地走。他爬过终年积雪的峰顶,走进卧着冰河的山谷,可前面还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和雪峰。祁连山的西头到底在那里呢?难道比大巴山还长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冰天雪地的荒山野岭踽踽独行,他禁不做回想起故乡大巴山的绮丽景色,大巴山比祁连山美多了,大巴山满眼的葱绿色,还盛产祁连山所没有的银耳,茶叶,黄花菜,嘉鱼和大理石。他想起了大巴山的儿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茅草棚棚笆笆门,爬山种田住老林,</p><p class="ql-block">要吃干饭难上难哟,苞谷红苕胀死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这里那有红苕吃呀,冰雪,荒滩,咸碱地。山谷中的河流也被冻成凝固的青灰色。他像个蚂蚁在冰天雪地间艰难地蠕动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山谷中遇到一块冻硬的牛粪,他也感到香,拿起来啃两口,再吃几口雪。山坡上的牛粪越来越多,偶尔还能拣到牧民夏天吃剩的骨头。他头脑清醒了,身上有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夜幕的掩护下,他轻轻敲开了崖畔上的一家院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大爷收留了他,治好他的伤。在听完熊国炳的身世后,张大爷叹口气,半响才说:”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啊!我不知革命是啥,可现在山里山外马家军都在抓你们。你就在我这里做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住了一个多月,熊国炳为了不连累张大爷,终于下定决心:走,找部队去。为了躲避马家军对他两千块大洋的悬赏,熊国炳就躲进庙里做杂役。晚上,熊国炳见了道长,说出想走的打算。道长说:”走?上那里去?往东走,到处是马家军的哨卡,往西走是几百里的戈壁。前几天听说,剩下的几百红军也在安西城被马家军打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熊国炳马上想到西路军左支队的李先念,程世才,但嘴上却没敢说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道长又说:”我有个想法不知你听不听。要是你在酒泉成个家,马家兵就不会来找麻烦了。“熊国炳摇摇头,长叹一口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久,熊国炳与寡妇白玉先结了婚,摆了个小摊度日,又收留了一个孤儿,就这样地熬着苦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25日,解放军进了酒泉城。此时此刻,熊国炳心里乱极了。他隐姓埋名苦熬苦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解放的一天。他多想到军管会去说,他就是13年前的红军啊!可一想到西路军的失败,想到他带出的那么多川北子弟大都血洒河西走廊。他犹豫了:党会原谅他吗?……就是党和老百姓原谅他,他自已也觉得没有脸面去见军管会的人。胜利了,自己就去享受胜利果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熊国炳填表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求参加工作和解决生活“,这是他多少年梦寐以求的呀!可军管会政务繁忙,一时无法调查他的历史,只是补助了他五十块银元和四石麦子。从此熊国炳收起小摊,开起了一个小磨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谁想后来他竟死在酒泉的风雪之中呢?乡亲们把他埋在泉湖乡许家磨湾的沙坑里。他带着一个梦,永远地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同志在谈话中说到:“熊国炳是个工农分子,川陝根据地苏维埃主席。解放后,中央曾派调查组找他,没找到。他身处逆境,但他没有特殊要求,这就看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品德是高尚的。我也接触过他,他是个好同志。</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高台纪念馆向烈士塑像敬军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及总部机关在靖远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计划。主要任务:南进西兰通道,打通至苏联的援助通道,接受苏联的武器装备。西路军渡过黄河后的总兵力是2180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路军以2万兵力面对30万马家军的围追堵截,最终经过血战高台,倪家营子,梨园口等战役后,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导致西路军全军覆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路军战死者 7000多人</p><p class="ql-block">被 俘 者 12000多人</p><p class="ql-block">被俘后惨遭杀害者 6000多人</p><p class="ql-block">回家乡者 3000多人</p><p class="ql-block">营救回延安的 4500人</p><p class="ql-block">流落各地者 1000多人</p><p class="ql-block">仅有左支队成建制到新彊 40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落人员甚苦,有的逃离后当道士,澡塘伙计,挖煤工,理发匠,有的甚至变成了连汉话也不会说的牧羊人……,他们为了生计顽强地苦熬着,今天仍咀嚼着五十年前那场悲剧给他们带来的苦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直到1983年,中央组织部开始为这些红军流落人员落实政策。为他们更名,过去称他们为红军流落人员,现在更名为:“红西路军老战士“享受老红军待遇。而此时这些红军流落人员大部分都老,病,死而长眠地下了。他们一生也没有享受过什么待遇,但他们的英名永存。</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谭学伟,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4年在空11军美术创作训练班学习。曾任《重庆理工大学报》美术编辑。作品多次在国内漫画大赛中获奖,云南省钢笔画家联盟会员。发表文学作品400余篇,多次在全国举办的各类文学大赛中荣获大奖。从重庆理工大学退休。曾当过知青,工人,军人。业余爱好:读书,写作,绘画,书法,音乐,古玩及手工工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