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隐秘歌者,鸟中“小红帽”红顶鹛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走进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广西龙州和宁明两县境内,是我国甚至世界上热带原始林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从北部湾而来的暖湿气流,给这里带来了丰沛的降雨,为石灰岩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水源。茂盛的森林植被,不仅调节了气候还成了众多珍稀鸟类的生活乐园。红顶鹛是这里众多鸟类之一,俗称鸟中“小红帽”,被誉为红运当头的吉祥鸟,因其特征被大众广为喜爱。</p> <p class="ql-block">  弄岗属喀斯特地貌,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覆盖率达98.8%,有着鸟类生活栖息的绝佳自然环境。已调查记录的鸟类品种就有260多种,达18目57科。是广西最大的观鸟基地。弄岗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区内群峰嵯峨、山弄密集、溪流时隐时现、鸟类资源丰富,鸟种以留鸟为主,除了红顶鹛、弄岗穗鹛,还有很多如蓝背八色鸫、印支绿鹊、白翅蓝鹊等令人向往的鸟种。</p> <p class="ql-block">  当走进大自然,与鸟为友欣赏鸟儿在空中振翅,倾听鸟儿在林间欢叫,与万物的连接就在呼吸之间,弄岗拥有独特的热带喀斯特森林秘境,这里的鸟类种类多样,有些鸟甚至为这里独有,被誉为“鸟的天堂”,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才短短几天,弄岗已在我们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弄岗国际观鸟节,已连续举办多年,吸引了众多观鸟拍鸟爱好者、鸟类学者专家等,前来“打卡”游玩,观鸟爱鸟成了这里的支柱产业,在鸟儿的鸣叫声中,把神秘雨林作为环保基地,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  红顶鹛,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画眉科、鹛属的一种鸟类。体长16-18厘米。共6个亚种。雌雄羽色相似。前额白色,一条短的眉纹白色从额基到眼上;头顶暗棕红色或棕栗色,额和头顶羽坚硬而发亮;眼先绒黑色,耳羽前部白色、后部灰色;颈侧深灰色。虹膜栗红色或朱红色,嘴黑色,脚灰黄色或角褐色。</p> <p class="ql-block">  红顶鹛,背、肩和两翅表面等上体橄榄褐色沾棕,腰和尾上覆羽转为棕色;尾呈楔形、暗褐色具隐约可见的明暗相间横斑;两翅暗褐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翅上大覆羽和飞羽表面缀有棕色或茶黄色。颊、颏、喉白色,胸亦为白色;下喉和胸具细的黑色羽干纹,在白色喉、胸部极为醒目,胸侧亦沾灰,系颈侧灰色的延伸;其余下体皮黄色,两胁和尾下覆羽缀有橄榄褐色,翼缘和翼下覆羽皮黄色。</p> <p class="ql-block">  红顶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竹丛、灌丛、高草丛以及农田地边、芦苇沼泽和林缘灌丛草地。除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性活泼,常在灌木枝叶间或高草上跳跃觅食,并不时发出“唧-唧-唧”的叫声。极富变化,包括清晰响亮的哨音、金属般颤音,模糊之声,啭鸣,抑扬顿挫之声及响亮而偏高的升调双音哨音。</p> <p class="ql-block">  红顶鹛,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象甲、叶甲、叩头虫、蝽象、甲虫、鳞翅目幼虫、蝗虫、蚂蚁等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分布于云南西部泸水、潞西、耿马、西南部双江、景东、思茅、西双版纳、勐养、勐腊、东南部河口、金平,贵州中部贵阳、西南部安龙、兴义、南部望谟、罗甸、东南部榕江,广西瑶山、弄岗以及广西与广东交界处的西江等地。</p> <p class="ql-block">  红顶鹛,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地上草丛中或灌木上,巢星球形,主要由竹叶、草茎和草叶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出入口靠近顶端。相似种有红头穗鹛、黄喉穗鹛,二者头顶均为棕红色,但体型明显较小,喉、胸不为白色无黑色纵纹。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米线《吉祥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广西弄岗、云南高黎贡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