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直觉做决定靠谱吗?

辑安文苑

<p class="ql-block">  凭直觉看出一个人的好与坏,靠直觉判断一个危险动作该不该做,凭直觉决定一个地方是否值得一去,靠直觉判断这笔买卖能否进行,直觉往往在更多时刻左右一个人的选择。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的《直觉》提出一个令人瞠目的观点,直觉在支配我们,直觉造就了社会秩序。</p> <p class="ql-block">  多数人遇事一般都凭感觉,也就是直觉,它是人的第一反应,是最快最直接的生理机能应对。一辆失控的车冲向你,你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躲避。有人随手扔垃圾,直觉告诉你,这个人的行为不文明。你所做的就是一种下意识的,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  凭直觉做决定是非理性行为,看上去有点简单、匆忙、草率。择偶乃终身大事,怎么可以一见钟情?择业是毕生事业所系,怎么可以一时兴起,轻率做决定?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实际情况往往是,一见钟情修得百年好合,精挑细选却难以善始善终;一次偶然的选择,遂成就终身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  《直觉》中提到一个概念“无意识直觉”简单的经验法则,就是凭经验直觉做判断。举一个例子,如果问你厦门和江门哪个城市的人口多?你要是不了解这两个城市,要么答不上来,要么就瞎猜。要是你多少有点地理常识,凭知名度和概念,你会随口说出,厦门的人口多,因为厦门知名度显然比江门更高。你无需多想,也不用找统计数据就能答出来,这就是直觉给你的无意识反应,简洁而高效。</p> <p class="ql-block">  书中认为,人的认知存在局限性,适当的无知,反而比过多、繁复的信息更好。信息资源少,做决定更容易果断,不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知识越多、学问越大的人,遇事最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反复推敲、不断斟酌、权衡利弊,而难下决断。选项越多,越容易陷入矛盾和选择困难。同样是选择题,2选1和4选1其选择难度显然不能相提并论。所谓大龄的剩男剩女,多数是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因为选项多,要求高,选到最后看花了眼,在左犹右豫中拍不了板,而丧失机会。倒是那些条件一般的人,剩下的不多。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选项,反而容易简单痛快地做决定。</p> <p class="ql-block">  仅凭一个理由就做出重要的决定,似乎有些荒唐。在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之前,通常要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权衡,然后再拍板决断。</p><p class="ql-block"> 但实际情况是,许多时候只有一个好理由的直觉很管用很有效。例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许多家长和考生往往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他们请教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给予指导,不用自己费劲巴力地去研究学校专业分数段等,少走了许多弯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因为他们确信专家更权威更专业,只用一个理由的直觉,就把事情搞定了。</p> <p class="ql-block">  直觉还表现为一种“从众”行为。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跟着别人一起做似乎总是没错的。因为凭借直觉的从众,从客观上来看,也可能是最好的一种决策。大家都这么做,说明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跟随者无需再去做功课,去考察研究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理由和根据,只要跟着大家做就行了。政府和专家号召打疫苗,大家就打了。没见什么人专门下功夫研究一下有关疫苗的专业知识,再去做决定。因为直觉告诉大家,政府和专家错不了,大家都打了,就跟着打吧。<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种直觉来自于对众人对权威的信任的简单逻辑。</span></p><p class="ql-block"> “默认”也是直觉的一种表现。电子产品的许多应用程序都有默认选项,当照相机的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你不会设置时,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默认项。因为直觉告诉你,所有技术指标的出厂设置,一定比不懂的人更专业。</p> <p class="ql-block">  有人做过测算,人的一辈子真正值得“三思而后行”的事在5%以内,大多数情况是,简单过一下脑就拍板了。一个人的视野有限,知识有限,精力有限,每一遇事都深思熟虑,容易错过时机,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p> <p class="ql-block">  直觉肯定不是决策方法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在许多时候,直觉并不是最佳的决策选择。真正的大决断、大决策不是直觉的用武之地,它充其量是个辅助参考。但直觉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做判断、决定的简捷选项,还是颇有功效的。</p> <p class="ql-block">  理想的做法是,简单与复杂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感性与理性联合,直觉与沉着结合。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战略战术,该短线就做短,该长线就放长,给直觉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