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之根——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旧址寻访记

兔猫

<p class="ql-block">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道三花石的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内,有三栋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南大区时期的老建筑,它们就是当年西南俄文专科学校的遗存。这个春天,我走进了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实地寻访了这几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南俄文专科学校这个名字,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大名鼎鼎的四川外语学院(现四川外国语大学)对于重庆人来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川外的前身,正是今天寻访的这个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图为原西南俄文专科学校礼堂)</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年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p> <p class="ql-block">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决定,俄文大队成建制转入地方,准备扩建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年5月,经过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专修部一年的过渡准备,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校址则搬到了位于北温泉旁边的川东党校旧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的位置。后来,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后,也曾在北碚文星湾、歇马等地办学,直到搬迁到沙坪坝烈士墓。原为本部的北温泉三花石校区则转让给了四川仪表总厂。</p> <p class="ql-block">原西南俄文专科学校礼堂,现为四川仪表工业学校行政办公楼,是一栋典型的建国初期西南大区风貌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旧址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级别很高。根据文保牌上的介绍,该旧址现存礼堂、专家楼和舞厅三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礼堂旁边的梯坎拾级而上,来到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的最高点,这里还有两栋原西南俄文专科学校的老建筑。(图为原西南俄文专科学校专家楼)</p> <p class="ql-block">原西南俄文专科学校专家楼是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历经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也难掩其在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贵气质。</p> <p class="ql-block">这栋漂亮的专家楼,既沉淀着川外历史的厚重,又不失艺术风范。</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校园,走近这些老建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当年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再一次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老旧的建筑、斑驳的墙壁,都诉说着西南俄专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叶,都似乎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专家楼旁边这栋老建筑应该就是舞厅了。起源于欧洲的交谊舞,有“世界语言”、“国际舞”之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化内容。</p> <p class="ql-block">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当年是新中国最早的七所高等俄文专科学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外语院校,其社会影响力不言而喻,它也书写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它见证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也见证了无数热血青年的成长与奋斗。通过寻访原西南俄专的老建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川外的发展历程,铭记住川外的根与魂。</p><p class="ql-block">(作者:万思源,网名:兔猫,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老重庆发烧友,文中照片均为笔者于2024年4月实地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