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位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公路二十四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独具匠心。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p> 二战时期<br>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今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br> <p class="ql-block">1945年</p><p class="ql-block">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美军抢修后保留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1日我们来到了晴隆24道拐,探访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道路旁停放着一些带有伪装的车辆,看上去看破旧,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车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山顶上向下行进。</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两块24道拐的石碑。这个雕塑是不是当年修建公路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路边有许多开满了白花的树。</p> <p class="ql-block">沿途每到一个拐都会标出第几道拐数字。由于车辆颠簸,没有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几分钟后就来到山下,山下也有两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对24道拐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不多的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山下有一个小空场,陈列了一些吉普车、火炮等。</p><p class="ql-block">大家又是一通拍照。</p> <p class="ql-block">装模作样地操作着,哈哈😄</p> <p class="ql-block">吉普车和挎斗摩托。</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皇协军”吗?还挎着盒子枪呢。</p> <p class="ql-block">这个不太像“皇协军”,没那个派🤣</p> <p class="ql-block">好悠闲。</p> <p class="ql-block">女“黑老大”!</p> <p class="ql-block">别想讨好“皇协军”。</p> <p class="ql-block">没冒出烟儿来。女匪范儿,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山下玩儿够了我们乘车驶往另一座山顶,山顶上有24道拐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在高高的山顶。</p> <p class="ql-block">从这座山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24道拐。</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还要爬一段山路。</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栏杆上有许多炮弹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向上爬边对着 24道拐不停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路上还有一队人,打着红旗沿24道拐公路行进。</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前有两尊巨大的雕塑,一个是美军士兵,一个是当地老乡。</p> <p class="ql-block">本来是二人借火,现在加入了第三人。🤣</p> <p class="ql-block">又来一个借火的,🤣</p> <p class="ql-block">想借火的人真多,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里有一些文字、图片介绍了有关24道拐的历史,还有一些当时的武器和修路的工具等。</p> <p class="ql-block">史迪𢦓公路上的民夫与军队。</p> <p class="ql-block">1936年竣工的24道拐。</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p> <p class="ql-block">美军正在商议作战。</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顶上有一个大平台,视野更开阔。</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大家纷纷与24道拐合影。</p> <p class="ql-block">翻拍了一张24道拐亮起来了的夜景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旅游即可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了解许多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谢谢观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