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的孩子们【原创散文】

明天【原色视野】

<p class="ql-block">【散文】 </p><p class="ql-block"> 大院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刚看过一部电视剧,40集,讲的是一个机关大院和大院里面的孩子们生活和成长的故事。随着剧情发展,我一次次回想起我生命的前二十年,我在一个跟剧中很相似的机关大院里长大成人。</p><p class="ql-block"> 那个大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大院是地委和地区专员公署及部分委办局的办公区。有一些红砖房和几幢筒子楼,是最早的干部宿舍。东大院是专门的宿舍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砖平房形同军营。大院里的大小孩子很多,光是小学生就有几百号人。为解决这么多孩子的就学,东大院里专门设立了机关小学和机关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几百号人哪,若是军队,那是几个连的概念了。这么多人,高中一毕业就各奔了东西,有很多人从此再也没见过面。在我的认知里,见不见面其实没啥要紧的。那时候的孩子们挺“封建”,即使同住一院,是邻居、同学或校友,男女孩子之间也从不来往,相互间一句话不说,连个招呼都不打。隔壁家的女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一直与我是同班同学,九年间我俩竟然没有过任何交集,一次都没有。在当时,这种现象极其普遍,是那个年代青少年日常关系的一个特征。</p><p class="ql-block"> 但是,互不来往,不等于人和人之间就没有了瓜葛。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让好些孩子随着父母的政治立场而变成了对立面。“狗崽子”的身份和因此而遭受到的屈辱,是我脑海里最清晰最深刻的记忆,至今想起来仍然耿耿于怀。我实在没办法忘记那段不寻常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有好事者组织过大院孩子的大聚会。我没有参加。半个世纪过去了,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面目全非沧海桑田,大院早已不是当年的大院,大院里的孩子也不是当年的孩子了,同窗甚至同桌数年间连一句话都没说过的“发小”们,见了面说啥呢?</p><p class="ql-block"> 世界变了,大院也变了。红砖房不见了,校园不见了,著名的二食堂不见了。东大院成了“东风里”,西大院成了“红旗里”,所幸我和伙伴们曾经疯闹玩耍过的杨树林还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院在很多离开那里去了远方的人眼里,是故土,或是故居。由于工作的关系,几十年间我始终在大院内外兜兜转转,有扯不断的关联。而在大院盘桓的最后几年,是被借调到某部门创办并主持一个新兴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有时间在曾经非常熟悉的地方走走看看。结果不用说也明摆着,大院已经物是人非了。</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候起我就意识到,大院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只会在觥筹交错中被回忆、被描述、被演绎和被重建,最终沦为他们的下酒菜。我没有那么健忘,我忘不了在那个大院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一群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友情交集的所谓“发小”,用聚会吃喝这种粗鄙浅薄的方式来怀念或者纪念那个在生命里占有重要位置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人各有志。好在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会妨碍和伤及到他人。</p><p class="ql-block">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