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世界肥胖地图2024》

朱江帆医生

2024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世界肥胖地图2024》。揭示当前世界范围内肥胖现状。 根据《世界肥胖地图 2024》的数据,2020年有22亿成年人受超重与肥胖影响,到2035年将达到近33亿。超重或肥胖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超过54%。对于5-19岁青少年来说,超重比例将从22%(4.3 亿人)上升到2035年的超过39%(7.7 亿人)。<br> 超重和肥胖导致残疾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集中在资源匮乏地区或发展中国家,而并非过去认为的北方富裕地区。世界最胖国家是汤加。高BMI男性、女性分别占80%与87%。位于2020年高BMI成年男性和女性比例最高的20个国家之首。中国分别位于高BMI成人与青少年增长最快20个国家之列。<div>全球范围内无一国家能够如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制定并获各国政府批准的目标,即到2030年遏制肥胖率上升。 <br></div> 《世界肥胖地图 2024》特别关注超重和肥胖对非传染性疾病致死、致残的影响。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2019年因高BMI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达12%。肥胖与超重群体NCDs显著增加。《世界肥胖地图 2024》指出预防、发现和控制肥胖可被视作减少因癌症、中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过早死亡的唯一与最关键的途径。 预测高BMI导致的 NCDs 患病风险青少年人数逐年递增 成人BMI 与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密切相关 成人BMI与年人均塑料垃圾产生量密切相关 环境健康、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等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高体重与地球环境健康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导致肥胖水平上升,而肥胖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化、塑料垃圾、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动物产品消费增加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助长肥胖的不健康环境。<br>超重和肥胖增加最快的国家往往是发展起点较低的国家,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创造经济财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往往与超重/肥胖患病率相关。从化石燃料使用、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机械化工业加工、久坐的工作方式,依赖机动交通工具及人力运输和体力活动减少,都会对超重/肥胖的发展产生影响。<br>肥胖人群倾向于摄入更多食物。在现代食品体系中,生产1千卡食物能量需要消耗超过3千卡化石燃料能源。食物在机动车运输过程中也要消耗更多燃料。一项估算表明,全球因为体重增加每年会额外增加700兆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相当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6%。同时肥胖群体消耗食品导致大量塑料制品等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br> 就全球范围内肥胖控制而言,显然仍然不理想。全球范围内尚无任何一国家能够如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制定并获得各国政府批准的目标,即到2030年遏制肥胖率上升。面临肥胖挑战,世界各国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即没有重视肥胖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危害;没有充分认识肥胖也是病。在保险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2030健康中国战略,而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今年3月1日中国肥胖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于今年8月份中国肥胖大会发布最新版的肥胖防治指南。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肥胖防治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