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古文明一瞥·芝大博物馆】 (1) 人类文明古摇篮

Hux

<p class="ql-block">  春节刚过。密西根湖面显得格外宁静。晨风吹过湖畔的草地,卷走几片残叶。周末,我们邀请堂弟洁和璐夫妇在城中相聚,为二人践行。洁从伊利诺依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建筑系退休,欲迁往东部滨海城市居住。午餐之后,大家一起去了芝加哥大学校园散心。</p><p class="ql-block"> 芝大校园典雅幽静。园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历史博物馆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ultures - West Asia &amp; North Africa)。馆中文物展示了西亚和北非古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缕缕脉络。简明清晰,观后让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 芝大西亚北非古文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图2. 集万年人性于一馆</p> <p class="ql-block">图3. 芝大人类古文明研究院标记</p> <p class="ql-block">  知古鉴今。作为人类一员,了解人类文明起源是件惬意的事。西亚北非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牵涉到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和重大历史事件灿若繁星,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互强烈碰撞,</span>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欲将其捋顺,确实不大容易。</p><p class="ql-block"> 因此,本文特意选择了几个重要历史转折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并将其分为四节,</span>以便提纲挈领。别无他求,只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帮助自己理解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节· 人类古文明的摇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明的曙光</b></p><p class="ql-block"> 人类早期文明在公元前5500年-前1800年发源于<b>美索不达米亚</b> (Mesopotamia), 考古学家们称其为两河文明或<b>苏美尔文明</b>。美索不达米亚是亚州西部一地区,位置相当于当今的伊拉克和科威特。“美索不达米亚” 亦非当地人的自己的称谓,而是后来的希腊统治者给取的名字,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两河则指的是<b>底格里斯</b>和<b>幼发拉底河</b>。它们发源于西亚北部亚美尼亚山区,分别从美索不达米亚的东部和西部缓缓流过,在南部汇合后流入波斯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4. 两河流域及古代西亚地图</p> <p class="ql-block">  混沌初开,大自然妙手操盘。两河历经万年泛滥之后,在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出一片肥沃平原,吸引各方游牧部落迁徙而至。他们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畜牧业和手工商品贸易,建立起一座座城邦。</p><p class="ql-block"> 春风拂煦,朝霞瑰丽。人类文明的摇篮从此悄然诞生。伸出手臂去轻轻推摇它的是那黑发的苏美尔人 (Sumerians)。</p><p class="ql-block"> 美苏尔人似乎是从天而降。从人种语系角度而言,他们的语言既不属于印欧系,也不属于从阿拉伯半岛迁徙过来的游牧民族<b>闪米特</b> (闪族) 人。他们究竟来自何方?祖先是谁?自何时起开始在两河流域定居?</p><p class="ql-block"> 这些问题让人类学家们挠头多年,至今仍然无法回答。</p><p class="ql-block"> 但璀璨夺目的美苏尔文明却无可质疑。它不仅有数千年前的城市遗址可供凭吊,而且还留下诸多文物佐证。最重要的是,美苏尔人创造了人类最早的<b>楔形文字</b>。并且有大量的胶泥字板流传至今,供人类考古学家们破译考证。</p><p class="ql-block"> 确认一个古文明存在有三个决定性因素:古城市遗址、古人制造使用过的器物、古人创造的文字及留存的文献。对美尔人而言,这些证据无一缺失。于是,他们便理所当然的坐上了人类文明缔造者的头一把交椅。</p><p class="ql-block"> 这一坐就是三千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5. 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古城遗址 (来自公共网络)</p> <p class="ql-block">图6. 苏美尔人制作的陶像</p> <p class="ql-block">图7. 苏美尔人驾驭驯养的野驴拉车</p> <p class="ql-block">图8. 早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为象形文字。用削尖的芦苇杆压印在胶泥板上。</p> <p class="ql-block">图9. 后期的苏美尔-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始有了音节。</p> <p class="ql-block"><b>帝国先驱阿卡德</b></p><p class="ql-block"> 但摇篮终有被弃之时。公元前2334,雄踞该地区中部的闪米特人阿卡德国王<b>萨尔贡</b> (Sargon of Akkad),用武力逐一荡平了两河流域的各路枭雄,自诩为 “阿卡德,苏美尔,和宇宙之王“。</p><p class="ql-block"> 于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混沌大地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古文字记载的君主极权制的帝国<b>阿卡德</b>。</p><p class="ql-block"> 大帝萨尔贡君临天下,四方城邦主俯首听命,诺诺称臣。新皇帝还建立了新型的官僚行政管理体制,并且开始有效地施行。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尔贡</span>亲自任命 “总督” 的吏治,使当地城邦之间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一扫而空。</p><p class="ql-block"> 阿卡德帝国的面世,比东方的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 超前了两千一百多年。比西方的罗马帝国 (前27年) 更是早了两千三百多年。</p><p class="ql-block"> 帝制的出现,使得帝王们开始有机会和借口去 “奉天承运”,开疆拓土,施展手中无限的权力。难怪五千年来,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的人都梦想要登基做皇帝。</p> <p class="ql-block">图10. “阿卡德,苏美尔和宇宙之王” - 萨尔贡头像</p> <p class="ql-block">  同舟共济五百年。苏美尔文明和阿卡德闪族文化携手经历了五个世纪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繁荣</span>共存期。其原臣民也逐渐被闪族人同化。公元前1800年,苏美尔这个人类文明的摇篮,终于被彻底湮没在历史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对阿卡德人而言,亦是好景不长。立国不到一百五十年,帝国便陷入绝境。公元前十九世纪末,阿卡德帝国末代君主离世,继任者不明。于是,群雄蜂起。军旗猎猎,战鼓隆隆。四方豪杰逐鹿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混乱与熊熊战火中,阿卡德帝国在公元前2192年坍塌。</p><p class="ql-block"> 随之而崛起称雄的,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索不达米亚平原</span>南方的古巴比伦王朝和北部的古亚述王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奢侈的古巴比伦</b></p><p class="ql-block"> 话分两头,先表一方。</p><p class="ql-block"><b> 古巴比伦王国</b>建于公元前1894年,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自称巴比伦尼亚。国都巴比伦城座落在距巴格达八十多公里处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平原上,原本只是势单力薄的小城一座。但时来运转,人类文明开始在此进一步发展。新生的巴比伦逐渐取代了褪色的苏美尔。</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十八世纪,巴比伦国王<b>汉谟拉比</b>击败四方邻国,成为巴比伦尼亚帝国的第一任国王。</p><p class="ql-block"> 汉谟拉比以他制定的《<b>汉谟拉比法典</b>》而闻名于世。被现代人称为远古第一立法者。汉谟拉比法典是“记载历史“ (亦称 “信史”) 的第一部成文的民法典之一。它被镌刻在八英呎高的黑石碑上。该法典的核心论点是 “应报理论” (刑法学理论之一),即<b>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p><p class="ql-block"> 汉摩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具有系统性的法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1. 汉谟拉比头像</p> <p class="ql-block">图12.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p> <p class="ql-block">图13. 法典石柱上的楔形文字拓片</p> <p class="ql-block">图14. 汉谟拉比法典柱顶雕刻</p> <p class="ql-block">  凭借着两河的灌溉滋润和波斯湾海运的双重便利,巴比伦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迅速发展,一时间富甲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5. 繁华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比伦城位于</span>幼发拉底河东岸 (来自公共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却不料乐极生悲。据《圣经》记载,穷奢极欲的古巴比伦人妄图建造通达天庭的高塔,惹得耶和华大怒,降下惩罚。他先让建塔的各部族间言语不通,使工程无法进行。随后又放出滔天洪水来荡涤龌蹉人间。人类和其他动物靠着诺亚方舟才得于幸存。古巴比伦王国因此灭亡。</p><p class="ql-block"> 不过,实际情况应该是巴比伦的财富,奢华和张扬引来八方神圣觊觎。不同城邦国之间开始你争我夺,相互厮杀。古巴比伦王想要镇压,但却已经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了。</p><p class="ql-block"> 三百年后 (1595 BC) ,国运殆尽的古巴比伦终于吐出最后的一丝游气,被北方强邻亚述的大军所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残暴的古亚述</b></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长河滚滚流过亚述时代。早在古巴比伦崛起之前,亚述人就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立国 (2025 BC),建都亚述尔(Assur)。它逐渐从一小城邦发展成为西亚强国乃至帝国,史称早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新<b>亚述帝国</b>。</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八世纪末,亚述帝国变得空前強大。它征服了<b>小亚细亚 </b>(Asia Minor;今土耳其亚洲部分)、叙利亚、腓尼基 (今黎巴嫩大部)、巴勒斯坦、亚美尼亚、波斯部份领土、以及古埃及,并迁都<b>尼尼微 </b>(Nineveh,位于今伊拉克北部摩苏尔附近)。 原本与亚述南北对峙的古巴比伦王国,也被它鲸吞。</p><p class="ql-block"> 穷兵黩武,恶名远扬。历史上的古亚述王及其继承人们都崇尚武力,十分热衷于征讨杀伐,以极端凶狠残暴著称于世。就连狩猎也专挑猛兽。帝国雄师横扫西亚,铁蹄践踏北非,耀武扬威地统治了该地区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6. 亚述王萨尔贡二世 (Sargon II)</p> <p class="ql-block">图17. 亚述人夺取巴比伦 (公元前638–前625)</p> <p class="ql-block">图18. 骑马射猎的亚述王巴尼拔 (公元前645-前635年)</p> <p class="ql-block">图19, 20. 亚述王猎狮</p> <p class="ql-block">  亚述的霸道行径引起了所属城邦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公元前626年,亚述王指派的巴比伦尼亚总督起兵反叛,自立为新巴比伦王。新王国联合了波斯高原上的<b>米底王国</b> (今伊朗西北部),苦战十四年,终于在公元前612年攻克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2025 - 612 BC)。</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法兰西浪漫主义绘画大师<b>欧仁· 德拉克罗瓦</b>以他非凡的想象力和超人技艺,绘出了一幅让人惊心动魄的绝代名画 《亚述王之死》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该画描述了穷奢极欲的亚述王在敌国大军兵临城下时,令禁卫军屠杀自己的后宫妻妾和骏马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这画真够浪漫,让后人们看得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就达到大师的目的了。<b>浪漫主义画派</b>本身主张的就是:强烈情感是美学经验的来源。它尤其注重和强调对于不安、惊恐、敬畏等强烈情绪的渲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1:亚述王之死 ·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 [法] 欧仁· 德拉克罗瓦</p> <p class="ql-block">图22:猎狮 [法] 欧仁 · 德拉克罗瓦</p> <p class="ql-block">  至此,帝国先驱阿卡德之后的两河双雄,古巴比伦和亚述帝国,以及二者在一千五百年间所创造的西亚古文明,双双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二十世纪初,芝加哥大学的一位考古学家带人前往西亚考察发掘。从伊拉克带回大量古巴比伦和亚述时代的珍贵文物,包括描述亚述帝王征战和生活的许多精美石刻。其中那尊人首鹰翅公牛身的雕像拉马苏 (亚述文化中半人半兽的神物),竟然重达数十吨!</p><p class="ql-block"> 以下文物均为芝大西亚北非博物馆藏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3. 拉马苏石雕</p> <p class="ql-block">图24. 亚述王头像</p> <p class="ql-block">图25. 亚述王像</p> <p class="ql-block">图26. 亚述王驯马</p> <p class="ql-block">图27. 亚述王和他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宦官</span>禁卫军 (除国王外,其他人均无胡须)</p> <p class="ql-block">图28. 亚述兵士斩首敌军石雕</p> <p class="ql-block">图29. 木雕马首</p> <p class="ql-block"><b>新巴比伦帝国的兴亡</b></p><p class="ql-block"> 新巴比伦王国在铲除残暴的亚述帝国后,仍将复兴都城设在巴比伦。<b>尼布甲尼撒二世</b> (Nebuchadnezzar II), 亦称<b>纳布科</b> (634-562 BC),是新王国第二代君主。在他的治下,新巴比伦得以短暂的复兴,重新成为西亚强国。</p><p class="ql-block"> 尼布甲尼撒二世确曾显赫一时。他曾经率领大军直抵地中海东岸地区,征服以色列王国,占领耶路撒冷。他还下令烧毁所罗门王建立的犹太圣殿,驱使犹太人去巴比伦为奴,替他修建国都城墙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the Hanging Gardens),并禁止他们返回家园。史称 “<b>巴比伦之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30. 新巴比伦国王纳布科 (来自公共网络)</p> <p class="ql-block">图31. 巴比伦囚虏 (来自公共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意大利作曲家<b>朱塞佩·威尔第</b>写过一部著名歌剧《<b>纳布科 Nabucco</b>》。其灵感就来自于这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剧中有一段激动人心的奴隶大合唱 “飞翔吧,思想,展开你金色的翅膀“,表达了被囚禁奴役的犹太人渴望自由,返回家园的心声。此曲在当时仍然遭受奥匈帝国统治,还未独立的意大利人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得该剧被当局禁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32. 歌剧《纳布科》中的奴隶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  可惜命运捉弄,复兴好梦不长。未及百年 (公元前626-539),新巴比伦便被东邻的<b>波斯帝国</b>吞并。对它而言,真是成也波斯,败也波斯。</p><p class="ql-block"> 古波斯人的大规模入侵,迫使璀璨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终止。但他们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波斯文化,推动该地区古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融合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节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第二节·鼎盛埃及一瞬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