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在瀑布上的古镇,它是全国唯一;湖南湘西芙蓉镇,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湘西四大古镇之一。 因芙蓉大瀑布从古镇穿过,他也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土王行宫在瀑布旁<div> 据统计,国内共有220多个超过一百年历史的古镇,但只有一个是悬挂在瀑布上的,它位于酉水之北,在秦汉时为城,又称酉阳,是土王的战都,也是当时湘两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他有一个霸气的名字“王村”。<br></div><div> 后因电影《芙蓉镇》摄制组驻扎王村达半年之久,电影拍成后此镇名声太振,观光者、猎奇者纷至而来,当地干部、群众也就顺水推舟,将镇改为芙蓉镇。<br></div> 穿镇瀑布是两叠 瀑布浩浩荡荡依悬崖喷泻,悬崖下有天然穴孔,可以行走 悬崖下的瀑布风景 瀑布旁建在悬崖上的民居 远眺芙蓉镇 芙蓉镇 土王行宫在瀑布旁 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 全镇人口2.3万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的小镇,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 土家族姑娘服饰 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 刘晓庆米豆腐 镇内土王桥,古朴典雅 铜柱园内的核心展示是8根界碑铜柱,这些铜柱是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展示的。铜柱柱面上刻有楚王马希范与土司彭仕愁停战盟誓的条约,这些条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铜柱前的一组塑像再现了马希范与土司彭仕愁饮血盟誓的情景,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视觉呈现。芙蓉镇铜柱园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地,也是了解和研究湘西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br> 夜色芙蓉镇 夜色下的瀑布 芙蓉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 憩息的游人土王 土王行宫 那悬挂的腊肉,你会嘴馋么…… 背背蒌的妈妈和背蒌中的小女孩 背背蒌的妈妈和背蒌中的小女孩 夜色下的芙蓉镇门楼 仰观包茂高速公路矮寨大桥 德夯苗族民俗风情园<div> "德夯"深藏在武陵山脉中部,距湘西自治州府--吉首市24公里,名字是苗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大峡谷"。行走峡谷深壑之中,两边山峦挺拔,翠绝逼人;谷中溪流潺潺,凉风习习。弯曲的山路镶嵌在悬崖绝壁间,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雕凿了许多断崖、石壁、峰林瀑布。<br></div> <div>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雕凿了许多断崖、石壁、峰林<br></div> 自流山泉溢满盆 卖小吃的悠悠苗族老人 苗家餐食店 苗家竹蒌 织竹蒌 苗族村庄,小溪与孔桥 村庄内的孔桥 德夯村<div> 位于峡谷深处,有八十余户苗家,紧紧相依于翠谷中;统一是鳞鳞灰瓦木屋,木屋间穿插着青一色的石板路、石板坪石板桥、石板墙,透着和谐、统一的美,整个村寨显得恬适幽静。村寨四周山势雄奇,绝壁夹天;"夯峡"、"九龙"、"玉泉"三溪在这里相会,如同三根彩带在这里相交结。<br></div> 村庄内又一座孔桥,接龙桥<div> 桥呈半圆形石拱,桥头两端是巨大的青石板彻成的石板路,连着德夯峡溪两岸的苗寨。桥下的溪水清澈欢快,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溪水两岸各有一个用石板彻成的水码头,码头上有身着红装的苗妇洗衣、浣纱、唱歌。接龙桥是这里苗民进行“接龙”活动的天然的场所,到“接龙”那一天,桥两侧和石板路两旁都插上了彩旗,接龙队伍由苗老师摇着铜铃在前领行,充当“龙女”的主人身着盛装、头戴插花银帽走在人群中间,随后是锣鼓、长号、唢呐队伍,浩浩荡荡从桥上走过。这种充满着浓厚的苗家乡土气息的场面,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div> 驷马峰<br> 坐落在德夯村东面山岗上,岩石嶙峋,高300余米,峻雄姿奇,四座山峰并列各异,欲倾倒之势,如同四匹烈马奔驰而来,其势不可阻挡。每当山雾缠绕时,更觉驷马欲动,谌称奇观相传这是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是苗王出游时的驷马离车石化而成画屏峰与驷马峰对峙,位于德夯村北东侧石峰如同一面巨壁,高300多米,宽500多米。 流纱瀑布,潇潇洒洒从两百多米高处跌落,形成中国之最。 德夯苗族民俗风情园的表演 凤凰城 旧称镇筸城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全都透着古城特色。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 凤凰城-陀江风景 陀江便桥 沱江跳岩 古城人气旺盛的风景之一。这是一座古道桥梁,最早建于唐代,是乾州进入当时的五寨司城的必经之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仍是凤凰至乾城的古道。跳岩最初由四十多个红色长方体岩墩子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于乡民肩挑背驮入城 古城门洞 古城墙、门楼 古城内街景 古城内街景 石板老街是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古城内古戏台 古城内街景 古城内沈从文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城-沱江夜景 凤凰城-沱江夜景 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它鼎盛于明清,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 据专家考证,现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洪江古商城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蜡、鸦片而闻名。 洪江古商城保存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江南民居古建筑之经典,《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属全国罕见。 地处湘西雪峰山边陲的古城洪江,明末清初曾以集散桐油、木材、鸦片、白腊而名扬一时,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享有“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誉。洪江古商城由来已久,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br>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大多建于明末清初,为斗拱造型,一色的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 生产生活用具 太平宫,又称“宝庆馆”,是宝庆人所建的会馆。这里码头较高,而且水、旱码头相连,宝庆人主要从事工业,在洪江素有“宝庆人的锤子”之说,所以来洪江做生意的手工艺人都要到这里拜码头。 绍兴班,位于余家冲,系清代青楼,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年),是一座四周用封火墙围护的木质穿斗式的结构建筑,单檐重层,两进三层,各层楼道封闭,分隔有致。各房间置有暗门,具有极其隐蔽的行业特征。面阔较宽,有湿天井和干天井两个。通风采光效果较佳,木窗均有雕花,且式样各异。地面分别用青石板和杉木板铺就,房间屋面均用洪油漆刷,整体形态完好。 荷风院是洪江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内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 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娱乐,其间妓女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尤以“琴、棋、诗、画”四大名妓闻名遐迩。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楼内装饰用料讲究、富丽堂皇,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明清时期更是成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明清以后,洪江商贾云集,店铺如林,沅巫两岸千帆竞发。 洪江古商城<div>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大后方”的洪江出现过“战时繁荣”,全国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的商人纷至沓来,开设店铺达1300余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