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亲抚的国宝响堂山石窟

清风

<p class="ql-block">尽数中国大地,可以抚摸的国宝,唯有响堂山一个!看着包浆厚重的文物,能一亲“芳泽”,心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由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残缺之美,请别惊动!</p><p class="ql-block">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在响堂山上建造寺院。常乐寺始建于北齐,旧有“河溯第一古刹”之称。寺门外的塔又名宋塔、白塔。塔高残存33.24米,为九级八角楼阁式砖塔,最上两层外墙已损毁脱落。塔身外墙装饰复杂,每层八个平面均饰以砖雕假门或浮雕塔假窗。历经干年,巍峨依旧,与常乐寺一同见证着历史沧桑。蜚声海外的响堂山石窟就在寺外高高的石崖壁上。</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是太行山东麓的一条支脉,据史料记载,响堂山上有两大巨石,南北两向,其形状如鼓,依石开凿响堂山石窟,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北齐时期(550~577年)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皇家石窟寺石窟造像是座艺术的宝库。20世纪初遭大规模盗凿,遗失海外的佛像及残件让人痛心疾首……2010-2012年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合作,响堂山石窟数字化复原成果展在美国五所美术馆巡回展出,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这些3D打印的流失文物复原造像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河朔第一古刹”常乐寺,早在金代就被大面积焚毁,残存不到十分之一。宋金之后又经过历代重修复建,晚期最大的一次维修扩建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再次被焚毁,遗迹维持到现在。往日辉煌不再,梵音已逝,残垣犹在。浏览遗址残石断柱,仍可感受到曾经的庄严与雄伟。《常乐未央一北响堂常乐寺出土佛教造像展》,共展出常乐寺遗址出土文物近200件,从这些精美的佛教造像可以看出常乐寺当年的辉煌。历经一千多年风雨,这些掩埋在常乐寺废墟里的数百件佛教造像,盛世重光,让世人们再次领略东方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我们如何擦拭,都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保持历史原貌是责任更是义务,尽量留给后代一个清晰的过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