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十载知青路,砥砺磨一剑

高棣

<p class="ql-block">  我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待业二年之后,于1968年9月,迎来了 “四个面向”(面向边疆、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工矿)总动员。</p><p class="ql-block"> 两个礼拜后就开始行动,方向明确:即到离县城最远的、生活最苦的、收入最少的水稻种植区去插队落户,口号是“扎根农村干一辈子”,“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几天是热锅上的蚂蚁式的等待,期间我们班几个要好同学相约一起去镇上照相馆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前、后排左侧二人留城当教师,前排中、右(本人)下乡插队,后排右侧同学回乡知青(已去世)。</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1968年9月7日,刚满二十岁的我,打起背包和一批同学踏上了插队之路。我和一批66-68届高中的同学的去向是离县城35华里的杭嘉湖平原水稻之乡。</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那天是中午时分到达。在公社举办的的欢迎会上,出发前校领导安排我代表插队知青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算是对公社领导欢迎辞的一个应答,也是算是代表大家表一个决心,这对这个一直当班长的我来说,并不困难,发言后,公社领导宣布完分配名单后,大家就各奔前程了。</p><p class="ql-block"> 前来接我的是生产队长(相当于副队长,政治队长是正队长)来富叔,来富叔为人和气,十分热情。公社所在的镇子是县属第二大镇,离我们的大队约7-8里地,一路上,我们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着……</p><p class="ql-block"> 当晚生产队召开了欢迎会,在会上大家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我于1968年9月下农村插队,1977年7月抽调至公社卫生院工作。1978年7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入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并在1983年通过全国卫生系统选拔考试,进入北京二外语英语培训中心学习……但从20-30岁这个人生的黄金时段都是在农村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在下乡10年中,我先后担任过小队记工员、理发员、辅导员、会计,大队文宣队长、农机手、大队会计及大队干部。</p><p class="ql-block"> 在下乡10年中,我痛苦过、失望过、彷徨过,但十载知青路的主旋律是奋斗、拼搏,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在砥砺中前行。</p> <p class="ql-block">🔼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作者担任拖拉机手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摄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浙江日报》高级记者徐永辉老师摄影。</p> <p class="ql-block">  56年后的今天,当年知青生活的片断涌现在眼前,一切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很多乡亲、知青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我写知青回忆录,旨在献给千千万万有过相似经历的支边、支场、支农的知青兄弟姐妹们;也留给后代,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当年在艰苦环境中披荆斩棘、流血流汗,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父辈们……</p><p class="ql-block"> 同时要告诫自己:要珍惜当下,珍惜现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是和自己过不去,要知足常乐,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这就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