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连载三百四十六(1433)

小鱼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细讲弟子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细讲弟子规》连载三百四十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只是一个礼仪,三跪九叩,却已经把孩子学业的根基扎下去了,现在这个礼还有没有?没有了。我第一年当老师,带六年级,有一个奶奶,应该六七十岁,她的孙子没有带作业本,老人家帮孙子拿来,连爬四层楼,爬得都有一点喘,当然老奶奶这么做不对,孙子都这么大了,要为自己做错的事负责任,不然他很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责任感。当我看到这位长者,她头抬起来也看到我,马上跟我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她说:“蔡老师,您好。”那个躬鞠下去,我的心境都不一样了,“老师”两个字好不好扛?长者这么一鞠躬,说“老师好”,责任重大,我们如果没有用心教人家的孩子,怎么对得起这么真诚的鞠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突然体会到,古代在行拜师礼的时候,当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给老师行三跪九叩礼的时候,请问这个老师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人家这样对待我,假如没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怎么对得起他们,所以心上就好像扛了块石头,等这些孩子真的有成就了,老师心里才有点安慰。所以老师坐着受拜,不会觉得很舒服,而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老师不只是念着要为人家的孩子、家庭负责,还要念着传统文化的道统不能断送在他的手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道统特别强调师承,什么是师承?这值得我们好好来了解。我的老师受教于他的老师李炳南,第一次去的时候,李老师对他说:“你要跟我学有三个条件,你一定要遵守,你要遵守得了我才能教你。”这三个条件是:第一个,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第二个,所有要看的书,都要老师同意才能看;第三个,李老师对他说:“你以前所学的我一概不承认。”师长那个时候已经在讲课、讲学,结果他的老师对他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那他的内心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选自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p> <p class="ql-block">来源:北京谢文生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