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南柳泰山庙

一纸清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颗矗立在泰山庙前的千年古柏是古庙历史的见证者,听说这棵古柏是孔子那个时代栽种的,大家称它为“周柏”。因以前农村建设不小心伤了树根,导致古柏不再葱绿,但它依然高耸挺立,守护着这座隐藏在乡间的建筑瑰宝。</p> <p class="ql-block">这座庙宇就是咱绛县南樊镇南柳村的泰山庙。泰山庙原规模宏大,现仅存建筑九座。坐北朝南,对称分布,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元、明、清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正北方的七座宫殿一字排开,中间为正殿,正殿供奉着泰山神东岳大帝—黄飞虎。东岳大帝的诞辰是农历3月28日,每到这一天,善男信女们会前来焚香祭拜,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正殿脊梁上光彩夺目的琉璃特别引人注目,琉璃脊精灵绝美,各种建筑、人物、动物、花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震撼。在古代琉璃不仅是消灾避邪的灵物,还体现了皇家或庙宇的尊贵地位,只有东岳大帝这样的帝王级别,才能有大量的琉璃供奉。据考证,琉璃脊是“大明国万历五年”重修泰山庙时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因以前保护不善,鸱chi-吻、脊cha\刹等原物屡屡被盗,又被心怀赤城的文宝员和村民辛苦追回部分文物,以前的琉璃现藏于绛县博物馆中,现在看到的泰山庙琉璃脊是根据老照片用现代工艺一比一还原复制成的原来样貌。</p> <p class="ql-block">庙院始建年代不详,正殿、后土殿和圣母殿主体为元代建筑。殿门口重修事宜的石碑记载,宫殿曾在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六年、雍正十三年、乾隆二十九年多次修缮。可见其历史久远。</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块碑文记载其修缮经费是由郑柴、南柳、北柳、吉峪、范柴五个村筹集的,日常看管和维护也有五个村共同负责,2013年,经绛县文物局申请,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修缮方案,争取到了国家资金400万元,于2015年对庙内所有建筑进行了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原戏台有一石刻楹联,现藏于绛县文庙,其内容为“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功夫明日早些来”。这副联是对中国传统戏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人们喜爱程度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一室独立千年”,实属不易,与百姓朝夕做伴的泰山庙靠民间力量保护下来的历史遗迹,又在一代文宝人的接力守护下,安宁且坚毅,继续护佑着一方百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