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风云录(第十三集)战友情深

松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友情深</b></h1> 顾问 张锁龙<br>总策划 张忍干<br>统筹 王抗林<br>协调 李友珍<br>本集撰稿 张锁龙 刘尊鑫 何利华 姚尚明 赵德发<br>总撰 张忍干<br>解说 白宝存 贾庭欣 王喜华<br>片头题字 缪建荣<br>图片资料<br>视频制作 张忍干<br> 说起战友,我们无比亲切、热血沸腾,甚至是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铁道兵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们超越亲情、爱情、友情的战斗情谊。<br> 战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志同道合的人。战友,是战斗在一条战壕里,同生死,共患难的人。凡事遇到危险时,想到的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战友,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人。为了完成烈士的遗志,战友的嘱咐,没有恐惧,没有畏缩,又投新的战斗。<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官兵生死情</b></h1><div><br></div> 1966年8月21日下午4时,一支队主任龙桂林将军率作战科长高荣、翻译和警卫员从指挥部出发,驱车到市求大桥抢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当汽车行驰到一号公路93公里处,将军发现公路行人都往路两边的树林奔跑,立即判断有敌机临空,命令司机马上停车防空。刹那间,警卫邓德海发现敌机已开始投弹,立即将首长按在一低凹处并扑在他身上。敌机俯冲投下大量的重磅炸弹、汽浪弹和钢珠弹。炸彈爆炸的气浪将他俩掀开,将龙主任抛出五六米,头朝下落在一单人掩体内,臂部和尾多处负伤,剧烈的爆震,使龙主任昏迷过去。作战科长高荣、司机刘富正当场牺牲。汽車被炸了一百多个洞,翻译受重伤。警卫员邓德海右臂大血管和神经被炸断,左前臂也有几处贯通伤,颈部、背部多处炸伤。<br> 邓德海苏醒后,不顾伤痛,立即抢救首长。他用负伤的双臂吃力地将首长从单人掩体中抛出来,但他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再次昏迷过去。这时,龙主任苏醒了,立即抢救警卫员,用毛巾帮他将伤口绑住止血,为抢救邓德海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一辆路过的越南人民军汽车将受伤的首长、翻译、警卫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长期的战斗生活,使老少两代军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舍生忘死救连长</b></h1><br><div> 这天,一架敌机沿着山沟向朗梯车站俯冲下来,防空已来不及了,赵连长大喊一声:“防空!卧倒!”轰的一声,炸弹就在离他们大约100米远的山坡上爆炸了。强烈的气量裹着浓烟扑面而来。紧接着,第二架敌机又俯冲下来,陈友林抬头一看,只见很多颗菠萝弹,在天空一摇一摆地朝他们头顶上落下来…<br>在这生死考验的危急关头,邓孝成前面八九米处有一个猫耳洞,陈友林的右侧三四米的地方也有一个猫耳洞,这时,只要他们跨出几步,就可以钻进去,可这时,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就在一枚菠萝弹即将落地的千钧一发之际,邓孝成、陈友林不约而同地大喊一声,便同时毫不犹豫地向连长扑去。邓孝成用身体掩护着连长的头部和背部,陈友林掩护着连长的下半部。他们俩刚刚扑下,一颗菠萝弹就在邓孝成的背上爆炸了。三人的鲜血,立刻汇在了一起。<br> 赵连长因有两名战士伏在身上,受伤最轻。但是他的背部、腰部、腿上、手上等部位仍被击中13颗钢珠。其中一个钢珠穿透邓孝成的肩部及左侧太阳穴,因肩部摩擦力的作用,钢珠进入他的太阳穴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只在浅表位置停下来。后来医生说,这颗刚珠哪怕再前进一点点,赵连长就没命了。<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连长舍身档炸弹</b></h1><br><div> 1969年初夏的一天,为了确保战时前方的物资供给运输万无一失,连长雷定凡带领战士们对新修的铁路线例行检查。当开展巡查不久,远处响起“啪、啪、啪”三声枪响,这是观察哨发出的防空警报。情况紧急,连长指挥我班战士迅速撤到了路基下的一个涵洞里,连长让战士们紧贴洞壁,站在涵洞中间,自己则在靠近洞口一侧,用身体挡住有可能击来的弹片!敌机俯冲而下,在铁路沿线扔下大量的钢珠弹。在高炮部队及各营高机连奋起反击后,敌机仓惶逃走。两声枪响解除了警报,指战员们相继走出涵洞,看见洞口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弹坑,连长立即用身体为战友挡炸弹,他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士,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天动地。这就是人民军队的官兵爱!这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情!<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营长智解误会结</b></h1><br><div> 1966年9月5日下午,四营高机连打下一架敌机,连长罗克亮立即叫文书写好战况报告,以急件形式派报务员李志良和战士陈崇明送往营部。<br>回连队后,陈崇明和炊事班王班长因吃饭的事发生争吵,王班长山前一步,将陈崇明的饭碗夺过来,倒进了锅里,陈崇明一下火了,拔出手枪说,“老子为革命走了一个通宵,还不给饭吃,老子一枪毙了你。”此时,正好测量班长路过,一个健步冲到跟前,把陈崇明的手往上一拦,“砰”的一声,子弹从屋顶穿过。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br> 营长听到厨房的枪声,赶紧去问清了情况。然后对陈崇明和李志泉说:“小湖南,你们吃完饭后,到我和教导员的床铺休息。”二人吃过饭,来到营部办公室,营长一边递烟,一边笑着说:“刚才在炊事班的事,你两不要在意,王班长工作认真负责,事情过去了,不要对他有什么成见。”然后又对陈崇明说:“咱来援越抗美的都是战友,都是兄弟,兄弟之间有意见可以提,但不能随便发火啊。”陈崇明笑着说:“营长,我错了,我去向王班长道歉。”<br> 一场暗藏危机的矛盾,就被营长巧妙的化解了。<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死之交战友情</b></h1><br><div> 1967年6月29日,指导员罗洪寿传达了紧急作战,保障铁路畅通的命令。侦查员曾凡玉冒着生命危险,只身爬到树顶上,经过几小时的蹲守,发现敌机在合进车站又一次扔下重磅定时炸弹的弹着点。连队决定组织排弹小分队。战友们纷纷写下血书请战,<br> 赵德发因为个子瘦小,进弹洞排除比较方便,顺利成为排弹小分队队员。赵德发激动过后,随之而来的紧张伴随着思绪万千,他想到:部队是秘密出国,亲人们并不知道我到了援越抗美前线,假如我发生了意外,他们会怎样?我年迈的双亲大人能受的了吗?继而又想到,我是主动报名参战的,我和战友们不管谁上,面临的危险都是一样的,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世界和平,即使牺牲了我赵德发,我也不会皱一下眉头。<br> 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他走到老乡王忠德面前,紧握他的双手,对他交代了一句话:“忠德,我没有什么可留,白包袱里只有两套军装放在我班里,唯一放不下的是我年迈的双亲大人,如果我光荣了,请你代我时常去看望我的父母,拜托了。”说完深深对他鞠了一躬,头也不回地去追赶排弹小分队,走向战场。<br> 时隔五十年,赵德发和生死之交的王忠德等战友,前往越南去看望阔别了几十年的老战友曾凡玉。三位老战友重逢,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战友情。<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地营房</b></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词:张忍干</div><br>坎下楠竹当立梁,<br>劈出篾片做围墙,<br>层层竹叶盖房顶,<br>战地营房多豪放。<br><br>短竹插桩排成行,<br>木板连成统铺床,<br>头顶搭建行李架,<br>战友之家亲哥俩。<br><br>小咬四脚蛇伴蚊帐,<br>鼾声犹把军歌唱,<br>椰林深处扎营盘,<br>援越战士斗志昂扬。<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