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目邀请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阮志忠主任中医师讲解我们身体可以养生的补的窝。</p> <p class="ql-block"> 1.脐窝补元气:</p><p class="ql-block"> 脐窝可以补我们身体的元气。</p><p class="ql-block"> 元气又叫原气,又叫真气,包含元阴和元阳,是我们身体、生命的根本的动力和源泉。</p> <p class="ql-block"> 元气来源于肾,为先天之本,起于小腹神阙(穴)这个部位,出入会阴,通过经络的传输到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来起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元气来源于肾的先天之本和后天脾胃的一个补充。肾的先天之本的元气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消耗以后会逐渐减少和消亡,而脾胃的后天之本可以通过饮食的水谷精微的生化来不断补充这个元气。所以元气的生成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物质。</p> <p class="ql-block"> 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元气,从出生到生老病死整个过程都依赖于先天这个物质。如果元气不足,就会生长发育迟缓或有生殖系统的一些问题,新生儿早产是元气不足的一种表现。如果先天不足,必须要靠后天补充。如果后天补得好,生命就可以长寿。脾胃之气就是补充的一个来源,通过脾胃后天的水谷精微化生作用不断补充元气。</p> <p class="ql-block"> 元气不足,五脏六腑得不到濡养,导致脏腑不足,主要表现在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气虚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喘、头晕多汗。</p> <p class="ql-block"> 血虚的症状主要表现是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面色晄白。</p> <p class="ql-block"> 阴虚的典型症状就是怕热汗多、五心烦热。</p> <p class="ql-block"> 阳虚的症状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面色苍白。</p> <p class="ql-block"> 年龄偏大就是先天之本已经不足,如果身体不好后天补充又不足,体现在各方面都会出现虚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根本来说就是元气虚了,就更加要补充元气,才能赶得上消耗的步伐或进度。</p> <p class="ql-block"> 脐这个部位是很明显的窝,又是神阕穴,是我们人体先天补充元气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神即神气也,阕就是宫门、出入宫殿的门户。神阕穴通往我们的五脏六腑,真气经过它来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p> <p class="ql-block"> 脐在胎儿时期是补充我们营养物质、补充元气的一个通道。它是五脏六腑的根本,也是肾气所在的根。</p><p class="ql-block"> 出生后,肚脐这个吸收营养物质的通道就关闭了。但它仍是通往外界的通道,虽然关闭了,一旦去抠,外邪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进入我们体内;也容易损坏肚脐这个地方,所以千万不要动它。</p> <p class="ql-block"> 肚脐周围有好几条经络路过,有肾经、脾经、胃经。</p> <p class="ql-block"> 盲俞穴在神阕穴旁开0.5寸,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天枢穴在神阕穴旁2寸,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刺激神阕(穴)这个部位,可以对这些经络也进行刺激,来加强水谷精微的转化和运输,使得元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我们体内。</p> <p class="ql-block"> 通过脐这个部位,可使元气得以补充。肚脐是两肾之间的真气所在并通向人身百脉斯布五脏六腑、补充人体的元气,也就是补充营养物质,使得百脉和畅、脏腑得以更好的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脐窝通过使用灸和揉这把钥匙可以打开补元气之门。</p> <p class="ql-block"> 用隔盐灸补充我们的元气。中医说咸走肾,盐是咸的,入肾经,用隔盐灸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归入肾经补充元气。</p> <p class="ql-block"> 首先放些盐在脐窝中与肚脐平,再取厚约3mm直径约3-5cm的生姜片,用牙签扎几个孔,既可防止灸的过程中盐的爆裂而烫伤皮肤,又使温灸能通过姜孔透入。</p> <p class="ql-block"> 然后在姜片上放上艾柱点燃。如果觉得烫可以连姜片一起移开。姜片是小托盘,移开再放上去。</p> <p class="ql-block"> 每次可灸3-9壮,比较柔和,一般不会上火,可以每天灸。</p> <p class="ql-block"> 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观察一下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果想继续治疗,需隔5-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p> <p class="ql-block"> 灸脐窝选择粗盐更好,相对容易固定。</p> <p class="ql-block"> 药王孙恩邈有个仙人揉腹术,也是一个补元气的方法。就是通过腹部按揉的方法来刺激神阕、盲俞、天枢这些相关穴位。</p> <p class="ql-block"> 仙人揉腹术共有六式,这里介绍其中一式。揉腹做起来比较简单,先用左手掌放在肚脐左侧天枢穴处,然后左侧向上、向右逆时针沿肚脐画圆,每21圈为一次。古人取阳数为多。</p> <p class="ql-block"> 左边揉完后换右手,放右侧天枢穴上,从右侧向上、向左顺时针揉21圈。</p> <p class="ql-block"> 仙人揉腹术还推荐另一手法-真气归元法。双手放在腰部与脐平,再向肚脐推,交叉、重叠、吸气,同样是刺激腹部的天枢穴、盲俞穴,达到刺激经络激发元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脐贴也是个不错的方法。生黄芪、肉苁蓉、吴茱萸三味药可共同起到温中、健脾、助阳的作用,滋补肾脏脾脏既补先天之本又补后天之本,达到补充元气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每味药用5克左右,药材打粉后用蜂蜜或饴糖调和、放入棉纸中包好、再放入敷贴中贴在肚脐上。因为肚脐是凹陷,皮较薄,不能直接放药膏,要用棉纸包。可在睡前贴,一般贴6个小时左右,第二天起床就可以摘掉了。</p> <p class="ql-block"> 2.耳窝补卫气:</p><p class="ql-block"> 按摩耳穴能治疗疾病,还对身体有保健作用,特别是刺激耳窝当中的一些穴位,能起到补充卫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卫气是人体当中的气的一种,起护卫人体的作用。《内经》讲:诸气者,皆属于肺。</p> <p class="ql-block"> 肺掌管者气机的输布和传输,卫气的传输离不开肺的推动作用,肺是卫气的动力来源。</p> <p class="ql-block"> 肾为先天之本,人所有的气都来源于肾的先天之本,肾是卫气之根。</p> <p class="ql-block"> 中医上讲,卫气也,精气也。肾藏精,精化为气。也就是火煮了以后水才能变成水蒸气,而肾属水,经过肾阳的温煦,水才能变成气。这就是卫气的根本来源。</p> <p class="ql-block"> 卫气跟肺和肾都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卫气的特点是行于脉外,就是在人体经络的外面运行,行于人体的表面。</p> <p class="ql-block"> 卫气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温煦濡养皮肤;第二、控制气孔的开合,来控制人体的气温;第三、护卫身体防外邪。</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作用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如温煦太过而汗不能出就表现为肤热而少汗,温煦不足而出汗太多就表现为肤冷而汗多,这就是温煦与控制毛孔的相互关联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卫气不足表现为自汗畏风、反复感冒、气短而喘。卫气保卫身体不受外邪的侵犯,一旦卫气不足,毛孔不能控制毛孔开合就会开泄而容易出汗;一旦卫气不足,就容易受外邪如寒邪、湿邪等的侵犯侵袭而形成感冒、而气短而喘。</p> <p class="ql-block"> 卫气象盾牌、武器,抵御外邪的侵犯。卫气与肺和肾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肾为卫气之根,而肾经跟耳朵是相关联的,肾开窍于耳。同时耳部周围有好几条经络,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而手阳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p> <p class="ql-block"> 因此,所关联的肺和肾就和耳朵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耳窝的这些穴位,就可以激发卫气的产生。同时,按照中医的全息理论,耳朵就象一个倒立的胎儿,耳窝中就有和我们五脏六腑相关联的反应点。肺在耳甲腔的四周,肾在对耳轮下脚的后上方。</p> <p class="ql-block"> 使用耳贴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耳窝的补卫气之门。临床上用耳贴的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激发经气,达到所要治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在耳窝中找到肺和肾所在的位置,用耳贴贴在相应的点上,就起到激发经气的作用。肾在对耳轮下脚的后上方一个较小的点;肺在耳甲腔里面,耳甲腔正中间是心,前面是一段气管,周围一片都是肺。</p> <p class="ql-block"> 耳窝一楼大厅是肺,二楼天花板是肾。在这二处用王不留行籽贴在穴位上补充我们的卫气。王不留行籽本身就是中药,有清热、祛湿、利尿的作用,耳贴是用它的形态和硬性,形态小是更容易找到耳穴那个点,坚硬是不容易压碎。</p> <p class="ql-block"> 把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窝中的肾脏上,肺这一片可以在上面、后面、下面贴三个。贴好后用手按压它,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一般一个耳朵上贴1-2天。</p> <p class="ql-block"> 耳贴有时间就按压一下,每次按在1-2分钟,每天按压5-7次,二天后揭下再换另一只耳朵贴。两个耳朵交替贴可以起到持续刺激穴位的作用,最终达到补充卫气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一般一个疗程10天左右,可休息几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p> <p class="ql-block"> 耳贴刺激会有酸胀的感觉,或者还有点发热的感觉。临床上除了耳穴压豆以外,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还可以做耳窝操的锻炼,就是用食指放在耳窝中,拇指放耳背,相对用力按压,食指不停刺激耳窝。</p> <p class="ql-block"> 每天有空都可以不停这样按压,达到刺激耳窝穴位补充卫气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身体自带的这种幸福窝,运用得好可以建立更加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耳穴操-耳穴三部曲</p><p class="ql-block"> 改善我们人体胃肠道的内环境,阻断胃肠息肉的一长再长甚至癌变,除了经典的用药物(磨粉冲服、汤药煎煮等)内调外,还有非药物疗法。外治法也归纳到非药物疗法里。</p> <p class="ql-block">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主任王凤云主任医师、护士长黄砚萍具体讲解有特色的调理脾胃的外用方法-耳穴操。</p> <p class="ql-block"> 耳穴三部曲-耳穴操,是西苑医院脾胃科独特的外治绝技,患者满意度100%,被称为“院内独方”。</p> <p class="ql-block"> 1.耳穴按摩法:</p><p class="ql-block"> 耳穴按摩从内分泌处开始,内分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穴,能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它是在耳中间有切迹的地方凹陷下去。</p> <p class="ql-block"> 开始从下向上进行按摩,基本的按摩速度要越来越快达一秒钟两圈的速度,这样才能产生摩擦力。</p><p class="ql-block"> 按摩时要两只手同时做,先按耳前部分再按耳后部分,也是从下向上、一秒钟两圈。要一边按摩一边向外上方进行耳廓的牵拉。</p><p class="ql-block"> 自己做耳穴按摩,要用左手按摩右耳、右手按摩左耳。</p> <p class="ql-block"> 整个耳穴的按摩时间,基本上是5分钟左右。身体有寒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按摩后感觉浑身发热,耳部象两团火。耳穴按摩后,会感觉顺着后面脊柱一直向下,到膈俞脾俞胃俞。有痉挛性疼痛的人会感觉有凝结寒凝的地方舒展开了,疼痛的感觉、腹痛的感觉会有很大的减轻。所以耳穴按摩法对消化系统的症状会有很大的改善。</p> <p class="ql-block"> 2.耳廓刮痧法:</p><p class="ql-block"> 西苑医院脾胃科开发出专门用于耳廓刮拭的砭石刮痧器。</p> <p class="ql-block">平尖处用于刮拭耳背部,</p> <p class="ql-block">圆尖处用于刮拭耳部里面。</p> <p class="ql-block"> 通过刮拭耳廓里面消化道,可以调理胃肠内环境,解决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有时候是重叠的,如胃脘的胀痛,还有胀滿、嗳气反酸、纳差等,通过每天刮拭耳廓来改善这些症状。</p><p class="ql-block"> 耳朵消化道从口开始到食道、贲门、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到出去,是横着的U型结构,上面有很多的穴位。</p> <p class="ql-block"> 刮拭耳廓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增进食欲,还有抗疲劳的作用。</span>可以从口开始再到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结肠等进行刮拭。感觉没有劲,在口、食道的位置刮拭,有反流症状着重在食道位置刮拭。</p> <p class="ql-block"> 刮拭时要从口到食道到贲门到胃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匍匐前进的刮痧方式,不能从口到胃一气就刮到了。胃的区域比较大。</p><p class="ql-block"> 在耳穴上可以对一些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性判断。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可以在十二指肠区域看到红点,刮拭时有咯棱咯棱隆起的感觉,一般会有便秘,刮拭时要跨越凸起处缓慢进行,慢慢刮平。</p><p class="ql-block"> 刮拭耳廓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耳部的皮肤,如果出现相关的破皮等并发症,处理起来就很困难。</p> <p class="ql-block"> 3.耳穴贴压法:</p><p class="ql-block"> 消化系统疾病在耳穴中有个三角区,就是贲门、胃、十二指肠的位置在耳朵上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应用到耳穴就可以用王不留行籽对这三个主要穴位进行贴压来给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进行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