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让生活在粗茶淡饭中生香

高五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五幸:让生活在粗茶淡饭中生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这句俗语道出了饮食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忙碌还是悠闲,一日三餐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而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粗茶淡饭也能生出别样的香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温馨。</p><p class="ql-block"> 在陕西,人们见面时常常以“你吃了么?”作为问候,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关切。吃,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都离不开这个“吃”字。而在这个“吃”字背后,隐藏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吃喝拉撒睡”,人生五道纽门,吃能放在首位,足见吃的重要性。在陕西的俚语俗话中,关于吃的表述既丰富多彩又充满智慧。它们不仅记录了民族历史曾经有过的苦难,也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烟火味。比如,“吃饱了,喝脹了,和皇上他二爸一样了”,这句话既幽默又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满足和幸福的状态。而“能吃能屙,百毬不乍”则告诉我们,能吃能喝能排泄是身体健康的表现。这些俚语俗话,虽然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厚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年轻一代或许已经没有了曾经缺吃少穿的经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饮食的重要性。相反,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每一顿饭,感恩生活的馈赠。在粗茶淡饭中品味生活的美好,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幸福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真正促使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是我在病房的亲身体验。在那里,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我看到了病人们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坚持吃饭的情景,他们希望通过食物来补充体力,与病魔抗争。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在病房里,我也看到了许多温暖和感人的画面。家人们为病人准备可口的饭菜,朋友们陪伴在身旁分享美食和欢笑。这些粗茶淡饭中蕴含着深深的爱意和关怀,它们化作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力量,给予了病人们勇气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粗茶淡饭并非乏味和平淡,而是一种简单和真实。在繁忙和压力交织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能够远离尘嚣,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而在这片净土上,粗茶淡饭便是最简单也最真实的生活方式。它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和繁复的仪式,只需要一颗感恩生活和珍惜生命的心。</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感恩每一顿饭的恩赐,珍惜与亲朋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粗茶淡饭中品味生活的香醇,在简单中寻找幸福的真谛。最幸福的生活,往往最简单而平凡,就是从一日三餐开始。</p><p class="ql-block"> “活到老,学到老”。我在病房里,学到了在社会上学不到的“吃”学问。如高血糖,就需要忌口,譬如少吃多餐、多吃清淡。油腻的东西少吃,多吃菜蔬、杂粗粮等等,要改变过去黑红不避、肥吃海喝的不良习惯。鱿鱼海参大鱼大肉、烤肉固然香,但吃多了血糖可能出现异常,对身体不好。真正活色生香、生态健康的还是粗茶淡饭。</p><p class="ql-block"> 让生活在粗茶淡饭中生香;把好“病从口入”关,莫图一时的口中之快,让你的健康受到影响。</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五幸,西安市灞桥区人。20岁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文集三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