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同城|艾思奇故居即景

王兴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众哲学创始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卷雄书百万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顺古镇拜先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精神洗礼助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乡水碓村,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外出旅游许多次,第一次在旅游景点和黎明人相遇并摄影留念。昨天,在和顺古镇艾思奇故居与原黎明公安处的李勇巧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原名李生萱,蒙古族,云南腾冲人,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等职,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部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艾思奇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他的父亲李日垓因反对新军阀唐继尧险遭杀害,被迫流亡他乡。1925年,艾思奇考入云南省立一中。1927年春,17岁的艾思奇东渡日本求学。1928年春,艾思奇回到中国。1930年,艾思奇考入福冈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艾思奇弃学回国。1932年初,艾思奇到达上海,为日本问题研究所翻译文章;同年8月,艾思奇在留日同学的帮助下到泉漳中学任理化教员。1935年10月,艾思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艾思奇转到延安马列学院任教,并兼任哲学研究室主任,在这期间开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并为《解放周刊》《解放日报》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报刊撰稿。1939年,艾思奇任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管延安文化协会和救亡协会的文化工作[4]。1943年初,艾思奇被调到《解放日报》社,担任副刊部主任。1955年,艾思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61年,中央宣传部和高教部联名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艾思奇任哲学专业组组长,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1966年3月22日,艾思奇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思奇出版了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读物《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以及新中国第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著作《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