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于伟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数十亿年前的复制子</b></p><p class="ql-block"> 起初,地球上并没有生命。但在数十亿年前,远古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些“复制子”,在进化的力量下,它们逐渐成为单细胞生物,接着又演化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之后动物这条分支进化成各种原始鱼类,遍布大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6亿年,爬行动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本能脑</b></p><p class="ql-block"> 约3.6亿年前,它们开始向陆地进军,地球进入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为了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p><p class="ql-block"> 本能脑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爬行动物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比如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异性就追求等。</p><p class="ql-block"> 爬行动物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体温随外界变化的特性也让它们无法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但依靠这种简单的本能反应,它们不仅生存了下来,一些动物还活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比如鳄鱼、蜥蜴、蛇等。</p><p class="ql-block"> 所以很多学者把本能脑也称为原始脑、基础脑、鳄鱼脑、蜥蜴脑,或者干脆叫爬行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两亿年,哺乳动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情绪脑</b></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登场。它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不仅让体温保持恒定,还进化出了情绪。</p><p class="ql-block"> 有了情绪的加持,哺乳动物就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大大提升了其生存优势。</p><p class="ql-block"> 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p><p class="ql-block"> 兴奋情绪可以让自己专注捕猎。</p><p class="ql-block"> 愉悦情绪可以增强同伴间的亲密度 。 </p><p class="ql-block"> 伤心情绪能引来同情者的关爱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把猫或狗当成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很容易和我们产生情感上的交流,懂得取悦和照顾我们。相应的,哺乳动物的大脑里也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情感区域(边缘系统),脑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在哺乳动物中,猴子经常被人类当作观察和实验的对象,因此情绪脑通常也被称作猴子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50万年前,人类大脑皮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理智脑</b></p><p class="ql-block"> 直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p><p class="ql-block"> 这个新皮层直到7万~20万年前才真正成形,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脑区,它让我们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从此在这个星球上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p><p class="ql-block"> 人类沉迷于自己独有的理智,所以把这个新的脑区称为“理智脑”,当然,也有人喜欢称它为理性脑或思考脑。</p> <p class="ql-block">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p><p class="ql-block"> 细数起来,理智脑弱小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从出现的年代看,本能脑已经有近3.6亿年的历史,情绪脑有近2亿年的历史,而理智脑出现的时间只有250万年不到。如果把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老人,那情绪脑就相当于一个55岁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的宝宝。可想而知,这个宝宝再聪明,若是在两个成年人面前,也会显得势单力薄。</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三重大脑发育成熟的时间不同。本能脑早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了,情绪脑则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趋于完善,而理智脑最晚,要等到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需要准确的数字,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它们分别在2岁、12岁、22岁左右发育成熟,算起来各阶段时间相差约10年,所以在人生的前20年里,我们总是显得心智幼稚不成熟。</p><p class="ql-block"> 第三,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同时,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看起来很低级,但它们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时刻掌控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调控着呼吸、心跳、血压……因此其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堪比当今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个人计算机;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相比起来简直弱极了,并且理智脑运行时非常耗能。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些,肯定会感到惊讶。</p><p class="ql-block"> 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管是何种因素影响我们做出决策,初衷都是让我们好,只不过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决策往往与现代社会脱节,因为它们以为自己还处于原始社会。</p><p class="ql-block">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被饿死。</p><p class="ql-block"> 同样,为了生存,原始人还要尽量节省能量,像思考、锻炼这种耗能高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会被本能脑排斥,而不用动脑的娱乐消遣行为则深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欢迎,毕竟在原始社会中,若不节省能量、及时行乐,说不定哪天就被野兽吃掉了。</p><p class="ql-block"> 可见,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又因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p><p class="ql-block">·避难趋易——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p><p class="ql-block">·急于求成——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