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春天,行走徽饶古道(一)

若竹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div>  徽饶古道使用长约4尺的青石板铺砌而成,全程大约百余公里,由于年代久远,尚未完全开发。</div> 徽饶古道是婺源过去通往安徽的唯一出路,当年著名的婺源茶叶全是从这条道上运出山的,沿途景色优美,现在是户外徒步的绝佳去处。<div>  今天我们用徒步的方式,走进婺源油菜花丛深处。沿着古人的足迹,走访历史悠久的古驿道。 <br></div> <h1></h1><h3> 三月不来婺源,你就辜负了春风十里的美意。<br></h3><h3> 第一段:察关古桥~虹关~官坑【大概11公里,拔高200米】。</h3><h3> 起 点:察关村 察关村是沿着河川而建的村子,同样也是詹氏聚居村。村里的老房子大多无人居住,已经坍塌很多,夹杂一些新建屋舍,整体感觉稍显杂乱。</h3> 察关祭酒桥是婺源有名的一景,这座桥在婺源宣传画册中,经常是作为封面而推出。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也在此取景。<br>  据说已有800多年历史,桥身用并不规整的石块砌成,石缝里爬满了藤蔓青苔。桥洞为极其规整的半圆,与河里的倒影刚好可以形成一个整圆。甚是巧妙。 写生基地<div>  每年春天,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油菜花、萝卜花、桃花、梨花大片开放,掩映在白墙黑瓦、碧水环绕的古徽居村落之中,美的极致了。</div> 打开春日序章<div>  穿过察关村来到了虹关村,青山绿水环绕其间,一派水墨丹青。 虹关村为宋建炎年间詹氏聚居而建。村子保存的比较完好,古道穿村而过。 </div> 千年古樟树是虹关标志,巨大的树冠撑起,广场上绿荫掩映成了游人纳凉好去处。<div>  虹关古樟植于唐代,据说有1500余年高龄,被誉为“江南第一樟”。古樟的根特别强盛,同一树干上生长出不同朝代的6个大枝桠,幅冠达3亩,越河过界,铺天盖地。</div> 做为徽饶古道上的制墨名村,虹关村至今保留了不少当地墨业世家的建筑,村中房屋多为清代建筑,院墙都造的非常高大,这使穿村而过的古驿道显得非常的狭窄。<div>  这座隐藏大山深处的制墨古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div> 亦阡陌,亦古道。<div>  悠悠岁月的厚重年轮, 古道已成为自然的田埂。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边流过,我们穿过曲折蜿蜒的古道,走入油菜花包裹中的古老村落,行走春日中,感受古徽州的韵味。</div> 田园风光,乡村气息<div>  虹关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是典型的徽派村落。在黑白的建筑中间,看最斑斓的色彩。三月的徽州目光所及皆一片耀眼的春色,层层叠叠,翻卷涌动。</div><div> 漫坡的油菜花梯田,我们穿梭其间,感受这一片宁静的田园生活气息。</div> 虹关到岭脚大家走着非常舒服,一路美景一路坦途。古道上,油菜花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div>  岭脚村,在三面环山的盆地中。上好的风水,极佳的小气候,冬暖夏凉,以及方便的交通,使其入选为摄影、写生、休闲的最佳村落。</div> 踏上徽饶古道<div>  穿过虹关高大徽派建筑的古巷,走过岭脚的优美乡间石板路,从这时开始翻山越岭到达官坑村。</div><div> 这是一条成熟的徒步路线,油菜花开了的季节,每天都有驴友涉足。古道七上八下(上七华里,下八华里),全程青石板路。古道曾是徽州人经商外出的必经之路。虽然现在古驿道的交通功能已经减弱,却是人们徒步旅行的理想去处。</div> 这一段山路比较简单,也比较原始,没什么岔路,古驿道由青石条铺就,当地人号称“七上八下”就是指上山七里路,下山八里路,一路缓坡上行,略微有点累。<div>  回望山下岭脚村,像极了世外桃源。</div> 古道全程在大山森林中蜿蜒。过哑口一路下行,穿过石亭往山下走。难度不大,沿途风景那是美的不得了。<div>  村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顺着一路进了小村。阿婆晒的干菜整整齐齐码放在竹篾里,这是山里人平凡的一粥一饭。也是最朴实的人间烟火。</div><div> 尽显乡野生活的安静惬意。</div> 官坑村<div>  官坑,在一条小平谷里,村庄较大,一条小河穿村而过,白墙黛瓦的建筑很完整,并无现代建筑参杂其中。古村落临河而立,白墙黛瓦,徽味十足。</div><div> 官坑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又是当地林场,目前多户外爱好者作为穿行的落脚点。</div> 官坑,是婺源最美乡村之一,与美丽的高山平湖相依,又和秀丽的江岭风光相连。<div>  村口,一条呈"Y"形的河流展现在你的眼前,只见两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村中穿过,把偌大一个村庄分成三大块,汇聚后的河水流入段莘的高山平湖,生态民居保持都很完好,清澈的河水中各种鱼儿往来嬉戏。</div> 走进官坑就如同进入了一幅不可多得的山水画卷……<div>  整个村庄,被四周的原始森林所包围,显得平静安逸。沿河有两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一条通往本县的浙源乡,一条直通安徽省的休宁、黄山。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这古道可是省道、国道,行人来往不绝,热闹非凡。</div> 阳春三月,总要去一趟婺源吧!<div> ------待续<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