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后石门村史馆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后石门村,位于兴县西北,距县城20公里,瓦裴公路穿村而过连通黄河1号公路,属于沿黄旅游板块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完成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全村441户1279人,常住人口137户231人,耕地4500亩,主导产业以杂粮种植为主,2022年村集体收入58万,人均收入10600元。</p> <p class="ql-block"> 己亥之年,寒冬时节。走进兴县调研,走近后石门村。漫步村史馆,观赏品读间,感悟领悟中,顿生怀远之雅趣,骤发追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索沉寂于时间的泥沙,喚回流逝于黄河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前,后石门的先祖沿着岚漪河逆流而上,在后石门村这处山水相依之地,以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奋斗开始了与大自然的抗争。颠簸于历史的洪流,起伏于岁月的变迁,直至元末明初,后石门村始有了今日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慎终追远,缅怀祖辈。以村史馆这种形式,昭示先辈的奋斗进程,展示后石门村的历史、人文、经济、生活风俗与建设成就,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从历史中汲取祖辈智慧与精神的场所,让村民能感受到先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奋斗与自信,克绍箕裘,踵武庚续,以立身,以治世!</p> <p class="ql-block"> 后石门村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印记。由于地处岚漪河下游河畔,黄河中游黄土丘陵土石山区。临近水源,又有山的庇护,加之采集食物的便利,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原始时代人类迁徙的栖居地、仰韶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等人类文明的起源都在这里留下了影子。</p> <p class="ql-block"> 在打造的美丽乡村过程中,后石门村突出乡土窑居文化和党建文化,建成展示后石门村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史馆” 和“农耕馆”。</p> <p class="ql-block"> 当我走进这座村史馆,瞬间感觉有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其实,参观谢这座村史馆,就像是一个时光隧道,让我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展馆中陈列着一些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记录了后石门村庄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拓荒者到如今的村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今天的成果。目睹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古老的老物件以及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都是村庄变迁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座村史馆的建立,不仅弘扬了乡村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追溯根脉的地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根和历史。而这个村史馆的打造,唤醒了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和怀念。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2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