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天路

晓明印记

<p class="ql-block">俞敏洪的西藏之行已经是第五天了,我一直关注老俞闲话视频号,他的首站入驻马尔康。我想起了十年前的那次西藏之行,第一站也是马尔康。</p><p class="ql-block">马尔康是四川省甘南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在地,10年前还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依山而建,傍水而行,是该州的首都,与人们所熟知的“市区”不相上下。马尔康是全国最窄的一条带子,东西长13千米,南北宽度只有三百多米,宽度更是高达40:1,是全国有名的“一线城市”。</p><p class="ql-block">当年的马尔康市区只有一个十字路口,市区只有一个红绿灯,是机动和手工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方位和红绿灯信号。</p><p class="ql-block">那次西藏之行,正赶上了一年一次的藏传佛教法事活动。藏传佛教`主张清静的修行,当佛陀来到人间,淫慾的恶见便销声匿迹。</p><p class="ql-block">在前往拉萨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藏族妇女带着一个小孩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p><p class="ql-block">我在想,在西藏那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心中如若没有一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话,人是很难在那里生存的。佛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深入到灵魂最深处的支柱,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赖的支柱。</p><p class="ql-block">淳朴的藏族同胞,一生走着一条朝拜的路,手拿转经筒在布达拉宫外沿着大昭寺一圈一圈不停地转着直到生命的终了,是为着他们心中的活佛。</p><p class="ql-block">在没去西藏之前我以为朝拜是一种寄托、一种象征。当我走进了西藏,才知道朝拜是藏族心目中的丰碑,是一种生命的向往和生命的全部。</p><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北侧的公园里,为了了解藏族家庭聚会的习惯和氛围,我走进了一个藏族家庭的聚会,对我的不请自到,这个家庭表示了欢迎。</p><p class="ql-block">天气一点也不热,空中飘着白云,在布达拉宫的草坪上,我们着吃酥油糌粑、风干肉、喝着青稞酒和酥油茶,我完全融入了一个藏族家庭的和谐氛围中。</p><p class="ql-block">这个家庭的主人公叫格列朗杰,他告诉我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p><p class="ql-block">他告诉我,藏传佛教认为,只有刻苦修行的有道高僧才能在死后依然转世为人。达赖和班禅都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因此这两个活佛系统的地位也远高于其他活佛转世系统。</p><p class="ql-block">和他的聊天对我来说如同天书,我虔诚的听他的讲述。</p><p class="ql-block">我想一个民族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一定是有一个精神支撑的,我愿意在这个精神世界里面遨游,更希望能够在喜马拉雅山下仰望世界第一高峰,我想那一定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了。</p><p class="ql-block">或许是蒙藏同源,亦或是性格使然,西藏的所见所闻震撼着我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没有夏天的酷热,没有秋天的凄美,更无冬天的伤感,然而它却充满着神秘,充满着诱惑,充满着美丽,充满着力量,让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去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让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去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p><p class="ql-block">在喜马拉雅山脚下, 一株格桑花让我忘却了寒冷忘却了危险,执着而坚定的走到它生长的峭壁前。</p><p class="ql-block">格桑花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它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生长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地方,杆细瓣小,美丽而不娇艳,柔弱却挺拔,太阳越晒,开的越灿烂,雨越打,叶愈翠,不惧雪域严寒,总在春夏相交之际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我想到了藏族的一个美丽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那一定是最幸运的。</p><p class="ql-block">我找到了,我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藏羚羊、天葬、格桑花、转经轮、叩长头等构成了西藏文化元素,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西藏之行,让我近距离欣赏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切身感受到藏族文化发祥地独特的人文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