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什库教堂

郑燕

<p class="ql-block">西什库教堂,原称救世主堂,又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原址在中海西岸紫光阁以西,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至西什库,1985年恢复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西什库教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p> <p class="ql-block">西什库教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p> <p class="ql-block">当年有一位叫张文荣的木匠,1901年曾参加附近的西什库教堂建筑工程。后来,张文荣建造了此楼,加入了天主教,并将小楼送予教会,成为西什库教堂的配楼。后来,这里成为高级神职人员的宿舍,英敛之(英达的太爷爷)1917-1926年住在这里直至去世,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1949年,这楼就充公了,现在这里是咖啡馆。咖啡馆位于西安门大街101号,原名Channel,因为教堂建于1901年,后改名为1901。在这里可以喝咖啡、吃西餐或在三层小平台看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