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家 风景如画

方舟渔人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是国家5A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三峡以险著称的西陵峡东段,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既是大型自然风景区,景区内森林植被良好,面临长江,高山峡谷、层峦叠嶂、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石、瀑、洞、泉等元素在这里完美组合。她又是大型三峡文化主题公园,古老的巴人文化、楚国文化、土家文化、码头文化、抗战历史文化构成了三峡人家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3月21日早晨,我从宜昌自驾二十多公里,专程来到这里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胡金滩码头,游客由此乘船前往三峡人家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乘坐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  游船经过石牌要塞景区。石牌要塞景区由抗战纪念园、石牌炮台遗址、石牌抗战忠烈祠组成。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在此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p> <p class="ql-block">这是灯影峡码头,从这里下船可乘索道上山。</p> <p class="ql-block">  石令牌位于灯影峡山腰。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 它直如刀刃,通体纯白,有璧立万仞之势。 三峡的山峦是连绵牵延的,可是到了这里却腾挪出一个空间,让石令牌恍若横空出世,矗立江岸。它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前后左右都如刀削一样平整,好像人工精心制作的“牌”一样,形成一大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石牌侧面</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明月湾。浩浩长江在此向左急转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p> <p class="ql-block">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是西陵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p> <p class="ql-block">邀月亭</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灯影峡,又称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两岸风景酷似水墨国画。</p> <p class="ql-block">  巴王寨属景区山上人家部分,分为东关、中寨和西寨,是以展现古巴国历史文化脉络和民间生存智慧的主题园区,这里的吊脚楼被建筑学家称为栏杆式建筑。庞大的建筑群错落分布,融合建筑、古代军事、祭祀、舞蹈、手工艺等古巴国历史变迁中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场景再现巴族先民在三峡流域遗存的璀璨文明。</p> <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前,巴族在三峡地区繁衍生息,依靠盐泉资源、茶、山货等,对外互相通商而一度繁荣强盛。巴人曾经的经济命脉——盐运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至今尚有遗迹。巴王寨里的茶盐古道是在原遗址上复建,将古代巴族先民的生活智慧集中进行展现。</p> <p class="ql-block">这是巴王宫。巴王宫内分布着巴王和鄂水娘的寝宫、白虎堂、祭祖堂、兵器室等。其内弓箭、床弩、抛石机及古巴人生活器具、农耕稼柞用具一应俱全。城堡是用石头和圆木垒成的碉楼式建筑,体现着巴族敏锐的防范意识,因巴人崇拜白虎,所以又称为虎堡。</p> <p class="ql-block">太极猫洞景点附近的栈道</p> <p class="ql-block">洞口景观</p> <p class="ql-block">  景区水上人家指的是古帆船群景点, 位于龙津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通过在近溪的一边筑起水坝拦截龙溪水,实现水位抬升1-2米。龙溪桥横跨水面,溪水碧绿,林木苍翠,“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处主要表演渔民搭乘古帆船撒网捕鱼的场景,再现峡江渔民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延续古老的渔文化。</p> <p class="ql-block">  龙津溪景点沿途猴子很多,不怕人,与游客和谐相处,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竹林掩映之中,一排吊脚楼沿溪而建 ,这就是溪边人家。它们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龙津溪码头,从这里乘船返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