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时看到朋友转发的短视频,说的是“终活”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国外有一种关于老年人的“终活”理念,我理解的大概就是说,在人生的晚年应如何安排生活吧。</p><p class="ql-block"> 这种理念认为,人到了50岁,就要开始整理自己的生活。例如:在60岁前,要把所有的银行卡余额,归集到一个账户上,注销其他没用的银行卡;卖掉多余的房产;65岁前卖掉以前爱玩,但是现在玩不动的各种工具、器械和各种收藏品之类的东西;70岁时就搬到生活便利的地方去;75岁时就把随身物品都放到一个手提袋里,方便随时拎包去医院办理入住;80岁时要处理好后事并处理好财产,尽量简单的去规划身后事,不给别人添麻烦......除了这些,其实清理不必要的关系,减少只会带来内耗的消极交往,对已经无力维系和追求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进行“断舍离”,也应包含在生活整理的内容之中。</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整理中,我看到了“分离”的影子。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分离,从某些人际关系的终结,到所拥有的财产物品,爱恨情仇的失去,都是分离,而其中,最让人焦虑的就是与自身生命的分离了。分离会给人造成创伤,也会让人获得成长。要想让分离的伤害最小化而带来的成长最大化,我想,有准备、有计划、可掌控、善接纳在分离中是非常重要的。“终活”,恰恰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重要理念——人的生存、发展要有准备有规划,人的离去也应该是有准备有规划的。</p><p class="ql-block">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样的做法很消极,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晚年人生安排的智慧,因为这会让我们在分离面前变得能接纳,并淡定从容,会让我们因无后顾之忧而放松和轻快,不是说“心轻上天堂”吗?除了减少名利追求之外,也许,这也算让“心轻”的方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