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名山之九华山(三)

海春居士

"肉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又名月身宝殿(以“月”代“肉”),俗称地藏坟,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因基塔之地曾现“圆光”,此地便得名“神光岭”,肉身宝殿就位于神光岭上。<br> 肉身宝殿始建于唐贞元年间。相传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相传其时"山鸣石陨,扣钏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遂建石塔,将其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br> 肉身宝殿山门牌坊建于1999年,朝向东北方向的开山祖寺化城寺。<br> <div>肉身宝殿山门为九华山佛殿山门之最。山门顶部有九龙盘珠金塑;两侧是仁德大和尚题联“圣贤豪杰名声在,富贵荣华一场空”;山门外为肉身宝殿北广场。</div> 坊上竖额《山门》为钱其琛所题;横额《行愿无尽》为赵朴初所题。 山门上行便是弥陀殿。“弥陀殿”建于1998年,坐南朝北,宫殿式五开间,高大明亮,富丽堂皇。 弥陀殿正中供奉一尊高大的阿弥陀佛像。殿内四壁上是五百罗汉渡江彩色塑像,刻画了五百罗汉翻山越岭、降龙伏虎、撼山镇海、聆听讲经、端庄禅定、脚踏水兽、乘舟渡海、腾云驾雾等各种形象,人物众多,场景多变,规模宏大,震撼人心。 “地藏禅寺”位于弥陀殿上方,建于1994年,坐南朝北,建筑风格与弥陀殿相同,高大辉煌,雄伟壮观。 寺内正中供奉金地藏,两侧是闵公和道明父子。 地藏禅寺内供奉着慈明和尚肉身。慈明(1904-1990年),俗名陈万超,江苏高邮人。16岁发心出家,1934年在南京宝华山龙昌寺求具足戒,1937年至扬州高曼寺,求来果禅师座下参学。他不论寒暑,潜心佛学,精心修持,澈心无疑,终获自悟。1953年起过午不食,1959年起闭口坐禅,1960年来到九华山。 慈明和尚以慈悲救人、明理教人闻名九华。1990年11月26日圆寂,置缸安放,1995年3月14日启缸,头部发光、毛发完好,面颜如生,禅坐庄严,骨节软盘,皮肉无损,香气飘渺。按其遗言,涂漆供奉于肉身宝殿地藏禅寺大殿右后侧。排列为九华山佛教第10尊应身菩萨。 从地藏禅寺上行,沿途有一段爬山回廊。 <div>再登上99级台阶,即到肉身殿。“肉身殿”殿内有塔,塔外设殿。</div> 肉身殿四周回廊上20根石柱昂然挺立,雕梁画栋,以仙鹤、麋鹿、牡丹等珍禽异兽为雕饰,鲜艳夺目。门厅悬挂匾额《东南第一山》,是清末举人、青阳乡绅施玉藻于1919年所题。门前殿壁上书有“布金胜地”四个大字。 上层悬挂青花古瓷《月身宝殿》竖额,横匾《护国月身宝塔》为赵朴初先生题写。 宝殿南门悬挂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于1917年题写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黑底金字小篆地藏菩萨誓愿横额。<br> 大殿内部,正中为1.8米高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面木质宝塔,每层佛龛供奉8尊金地藏坐像,共计56尊。木塔东西为十殿阎罗站像。 金地藏的肉身,供奉在月身宝殿的地宫里,每隔60年才打开一次。肉身宝殿最后一次开塔是1931年的开塔法会,功德主是上海的黄金荣、杜月笙和王晓籁三个家族。1991年的法会再未开塔。 金乔觉(696-794年),世称金地藏,系古新罗(朝鲜)僧人,相传其人"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削发为僧,携白犬"谛听",从新罗航海来到九华山。九华山原为青阳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之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让和惊异而喜,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九华山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 “转轮宝殿”,亦称“十王殿”,位于肉身殿南81级台阶之下。转轮宝殿始建于清朝,1972年毁于火灾,1988年重建,前后两进,民居建筑。《转轮宝殿》匾额为赵朴初先生所题。1992年,肉身宝殿住持圣富法师为转轮宝殿塑立十殿阎罗王像。 “灵官殿”位于转轮宝殿东侧,始建于清末,1982年重修殿宇并塑灵官像。<br> 大雄宝殿,828平方米。<br> 大雄宝殿陛台。 盘龙柱。 殿中供奉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 香炉。 法轮。 六和亭。 <div>由肉身宝殿南门上行至神光岭最高处,便是“小天台寺”。</div> 小天台寺原名“明心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919年比丘尼妙量法师募化重修。现寺重修于1982年,建筑面积481平方米。 小天台寺所在之地,水秀山明,花繁林茂,环境清幽,景至宜人。因寺院依山而建,前临陡坡,以石垒砌成层层叠叠的平台,故名“小天台”。山门朝向西南,巍峨耸立。寺内建筑有玉佛殿、大雄宝殿、韦驮殿、观音殿、寮房等。 “旃檀禅林”始建于清代,因伐寺旁琵琶山上古树(与南印度佛家珍品旗檀香木极为相似)建寺,故又名“旗檀禅林”。 旃檀禅林大山门(东门)为大理石三层飞檐牌坊,制作精美,气势雄伟。 大山门内是“大悲宝殿”,俗称“大悲楼”,古朴典雅,1994年建成。 宝殿前的石雕麒麟栩栩如生。 殿内供奉9.19米高四面千手观音菩萨樟木雕像,东西两侧供陀罗尼八十四像,后方供三十二应身、禅宗6位祖师像。 “华严宝殿”落成于2001年,廊柱上有精美的3D立体浮雕,煞是精美。殿前安放着两尊巨大的石雕大象。 殿内供奉着高14.8米的华严三圣铜像,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厢供9米高十八罗汉像,华严三圣铜像壁后是巨幅海岛观音群雕。<br> “大愿宝殿”位于寺院西侧,1999年落成,也是宫殿式建筑,坐南朝北,格调与大悲楼相似。 精美的盘龙柱,十分抢眼。 殿内供奉四面金身、高9.9米的地藏菩萨像。 四周供120尊1.4米高的金身地藏菩萨坐像。 大愿宝殿后边是旃檀禅林老殿,供奉明净肉身。 <h3>明净肉身原供于九华街神光岭西侧山丘上的明净禅寺,2009年九华街整治中该寺撤除,明净肉身被移至旃檀禅林。明净(1928-1992年),俗名徐方柱,安徽郎溪人,从小不茹荤腥,乐于助人,自悟禅道,坚持修行,乡人称其“菩萨心肠”。1984年出家于九华山天台寺,后入住旃檀禅林,修持奇特,曾坐禅3年,闭关3年,不论寒暑长年赤足,人称“疯和尚”。1992年9月在旃檀禅林安然圆寂,弟子遵其遗嘱,将其坐缸存放。1998年12月开缸,肉身完好,颜面如生,遂建寺供奉。</h3> 明净肉身殿前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观音像。 “通慧禅林”是九华山最有影响力的尼众道场,始建于清初,开山祖师是出家的明末进士诵林和尚。诵林和尚最初在伏虎洞清修,后自备材料在东崖西麓建造了“通慧庵”。 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文革中再次被毁,文革后仁义师太用个人积蓄12万元重修古寺,恢复道场。 <div>通慧禅林坐东朝西,朝向开山祖寺化城寺。寺院依山就势,左右布局,现有大雄宝殿、悦殊殿、观音殿、小花厅、戒坛等建筑。<br></div> “大雄大殿”是两层宫殿式建筑,两层均悬挂《大雄宝殿》匾额,一层匾额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所书,二层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大殿门前楹联:“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 殿内正中供奉横三世佛坐像,两旁后侧分别是文殊、普贤坐像。殿堂上悬赵朴初先生题额《万德庄严》。 大雄宝殿二楼设有“悦殊殿”,内供仁义师太肉身。仁义师太(1911-1995年),俗名姜素敏,辽宁沈阳人。1940年出家于五台山显通寺,1942年入沈阳中医学院学医四年,抗美援朝时期参加自愿军随军入朝三年,回国后从事医务工作。1982年重回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大戒。1983年朝礼九华山,施医送药,倾其所有修复寺宇。1995年于九华山通慧禅林安然圆寂,享年85岁。<br> 三年后,其弟子打开坐缸,见仁义师太端坐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身体尚有弹性,入缸十指相向的手势已有变化,右手稍抬高作捻针状,这是她几十年来为病人扎针的姿势。仁义师太是中国佛教史上出现的首尊比丘尼肉身,是九华山第12尊肉身菩萨,现供奉在通慧禅林。 大雄宝殿北侧是观音殿,建于1995年,白墙褐瓦马头墙,典型的皖南民居式建筑。 观音殿内供奉7米高滴水观音像。 通慧禅林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观音殿南北两侧均可通往高处,上面主要有小花厅、斋堂、寮房和戒坛。 回香阁,原名“华严庵”,后易名为“华严禅寺”,是从九华街登石级朝天台的必经之地。因昔日香客朝拜天台归来,多有在此烧回头香的习惯,故称“回香阁”。 回香阁始建于明代,明末高僧智旭曾居于此,潜研华严经义,著述颇丰。清代中叶香火兴旺,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步复建。 山门前的广场上分布着三组大型石雕观音影壁。正面是《千手千眼观音》影壁,高4米,宽8米,扇形结构,两侧刻有《大悲咒》。 影壁上的主画面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脚踏莲花立像”,身边环绕着朵朵祥云。 西侧是《药师海会》影壁,浮雕画面为药师佛海会盛况场景。 东侧是《滴水观音》影壁,两侧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弥勒殿”为亭阁式建筑,正中供奉弥勒佛,眉眼如月,笑口常开,洋溢着一团喜气。背面供奉韦陀菩萨。 "华严宝殿"于1999年重建于旧址,坐北朝南,两层宫殿式,歇山重檐,雕梁画栋。殿内供奉华严三圣(毗卢佛、文殊、普贤)、二十四诸天等塑像。大殿中刻有9副抱柱联,文采横溢,令人回味。 “万佛塔”,又名华严宝塔,塔为七层,高33米,是我国第一座全铜制成的佛塔,2006年11月20日举行开光仪式。万佛塔地下供奉西方三圣,地面以上第一层供奉地藏王菩萨,第二层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第三层供奉文殊菩萨,第四层供奉普贤菩萨,第五层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第六层供奉燃灯古佛,第七层悬世纪铜钟,内奉大悲咒、心经。另外,每层供奉4尊缅甸玉佛和铜铸小佛像数千尊,故名万佛塔。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