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两日

兔子姐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新疆,去内蒙额济纳,都曾路过天水,但因为更远的远方,天水一再被搁置。</p><p class="ql-block">第三次计划的重点也是秦岭,但到了安康后,却租不到走老路进入秦岭腹地的车,估计是我想要邂逅秦岭隐士的愿望让当地人觉得太不靠谱。</p><p class="ql-block">只好坐大巴穿越终南山隧道。隧道将近19公里,号称中国最长,也算一种体验,不枉此行。但老伴兴致明显大减,西安去过好多次了,不想停留。</p><p class="ql-block">那就干脆天水吧,麦积山虽然不及莫高窟名声显赫,但据说它建窟的年代比莫高窟更久远,而且是悬空而建,要想一睹真容,还需要一点勇气。这对于没有到过敦煌的老伴来说,忽悠一下应该是没问题的。——谁让他那时不稀罕旅行呢!</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上网搜索一下天水旅游攻略,一个小伙子对天水的记录至今记忆犹新。火车站工作人员凌晨四点给他的帮助,车站附近的拉面馆,两天行程中所有热情的天水人。这让我对天水有了一种急切的向往。</p><p class="ql-block">从西安出发,火车一开始在关中平原上行驶,眼前是刚收割后的土地和间杂其间的树林。慢慢的,发现远处的山脉越来越近,很高,很威武。查一下,才知道秦岭其实一直就在身边,高峻之处正是太白山。过了宝鸡,又进山地,与车上人打听,才知还是秦岭,不觉惭愧自己地理知识之浅薄。</p><p class="ql-block">到天水刚过中午,出站再回头,立刻被火车站精致的造型吸引了,各种角度的拍摄,忘了旅途劳顿。晚上从江边回来又拍,完全成了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天水的火车站的确给人一种祥和安宁的感觉。不大,但布局大方洒脱。没有人潮拥挤,干净又安静。出站向右,有几家吃食店,店面整洁,完全没有多数火车站的那种杂乱喧闹,肮脏不堪的景象。</p><p class="ql-block">临街转角,就有一家看上去不错的旅店,进去一看,如同外观一样满意。且门口就是到麦积山,天水古城,伏羲庙等地的公交车。</p><p class="ql-block">穿过那条街道,就是籍河,心里不由感概,这真是我到过的最方便的火车站,吃住行玩,一次性解决。</p><p class="ql-block">忙完食宿,赶紧去古城。坐上车,才知道两地相离甚远,公交车好像在郊外行驶了一段时间才到达老城。</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时间紧迫,直奔伏羲庙。不知道全国有几座伏羲庙,但我是第一次见到。</p><p class="ql-block">关于伏羲和伏羲庙的介绍不必赘述,说实话,与伏羲神话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瑰丽神奇的描述相比较,伏羲庙比较质朴,当然,如此展示也许更贴切自然。</p><p class="ql-block">与其它庙宇一样,伏羲庙也植有很多柏树。但其直击人心的是,伏羲庙有几株古柏只剩下躯干,却傲然挺立。遒劲的躯干和锐利的枝桠直指苍穹,仿佛一个巨大的千古之问,终极追索。</p><p class="ql-block">见过黄帝陵植满一整座山的柏树,那恢宏气势也够震撼人心。也见过囚禁周文王的羑里古城,太原的晋祠,曲阜的孔庙等等太多的庙宇和古柏,唯独伏羲庙的古柏有着非同凡响的意蕴。</p><p class="ql-block">站在那些古柏面前,仰望它们融入湛蓝天空的躯干,沧桑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生命因坚韧而至此,未来因不舍而流长。</p><p class="ql-block">十月的天水已经有些寒气,在伏羲城的小摊上买了一顶线帽,总算可以抵挡晚风。回到火车站,见拉面馆生意红火,却井然有序。门口巴台前小伙子一边收钱,一边朝厨房间拖着长声叫着“毛细一碗”,“二细一碗”“细面一碗”……</p><p class="ql-block">完全不知所云,小伙子友好的说,你先去厨房窗口看一下吧,买错了可不能退啊。</p><p class="ql-block">厨房很大,就半截隔墙,几乎一览无余。对着餐厅的是一口大锅,可以同时容纳好几个漏勺煮面,这是过去在小面馆没见到过的。我问哪个是毛细,厨师立刻指了一个给我看,正中我意。</p><p class="ql-block">毛细一碗,牛肉几片,高汤清亮,葱花香菜飘浮。</p><p class="ql-block">桌面不停的有人清理,很干净。找一处坐下,一股混合的清香扑面而来,面条细滑,牛肉酥烂,味道简直不要太好!忍不住感叹着与旁边的食客搭话,他说,在这吃的大部分是本地人,我每天都会来。</p><p class="ql-block">再次让我惊奇,火车站啊,本地人谁去呢,而且每天都来,估计惟有天水!</p><p class="ql-block">自然的,天水的两天,就这家面馆,就那碗毛细。</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去麦积山有公交车专线,就在饭店门口,但饭店那站并不是起点,上车时人已经很多,这令我很安慰。</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的图片看过无数次,以前没有选择去,也是感觉那座山拔地而起,虽然高不到两百米,但却是一座周边不靠的孤峰,颇有些突兀。石窟都开凿在陡峭的岩壁上,让人望而生畏。自忖恐高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p><p class="ql-block">该买门票了,还在纠结,好在只要半票,就算只到山脚看一眼也值啊,再次给自己打气。</p><p class="ql-block">到了检票口,有反复播放的提示,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慎重选择。再往前看,九十度崖壁上的木楼梯横七竖八,楼梯台板间都是空的,悬崖绝壁无时不在视线以内,这要上到山顶还不跟悬空一般!!</p><p class="ql-block">如果按我往日的体验,是绝不敢冒险的。但那一刻,或许是菩萨给了我勇气,霎那间只觉得整个身心仿佛水洗过一样清澈通透,爬上去的念头是如此坚定。</p><p class="ql-block">爬过第一段又陡又窄的石梯,开始上木楼梯了,前面人群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有几个人在楼梯的转角处站着不动。好像是有一旅友四肢扒着楼梯,爬得很艰难,但又不愿意放弃,大家在给他鼓劲。</p><p class="ql-block">又过了一会,队伍终于缓慢移动。挪到刚才堵塞的楼梯那里,看到一年轻后生坐在楼梯转角处,面色煞白,目光呆滞,胸部还在起伏。</p><p class="ql-block">我关切的问他是否病了,他简短的回说,恐高。</p><p class="ql-block">我深知恐高的可怖,那是浑身瘫软,两腿哆嗦,心慌意乱,只有趴倒在地,紧闭双眼才能缓解的症状。</p><p class="ql-block">知道那后生是上不去了,不觉心生怜悯,恐高症过去也让我失去了太多。</p><p class="ql-block">多承麦积山菩萨保佑,把我的恐高死死压在心底。整个行程中,无论是跟着队伍,还是独自攀爬,上去下来横穿,每一处都虔敬瞻仰,别无它念。</p><p class="ql-block">或许,当信念在心,真能让人变得单纯,镇定,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开凿至今已经1600余年,与其它三大石窟比较,虽然因自然原因保存难度很大,有些损失,但却因孤峰开凿,又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极限挑战的精神内蕴。</p><p class="ql-block">下到山脚回望,仍被深度吸引,久久回味。</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旅行的记录写得很少,哪怕如天水这样让我铭记的地方。只是,如今天水有了我牵挂的人,就有了写的冲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