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万

钟山风云

<p class="ql-block">  突尼斯共和国,是非洲最北端的国家。它是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一部分,西部和西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部与利比亚接壤,北部和东部与地中海接壤。突尼斯在北部和东部也与意大利和马耳他共享海上边界。它以公元前9世纪的迦太基考古遗址以及凯鲁万大清真寺为特色。它以其古老的建筑、露天市场和蓝色的海岸而闻名,面积163,610平方公里,人口为1210万。</p> <p class="ql-block">  突尼斯宪法宣布伊斯兰教为官方国教,其人口的绝对多数(约98%)是穆斯林,而约2%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或犹太教。根据阿拉伯晴雨表201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绝大多数突尼斯人(99.4%)仍然认为自己是穆斯林。调查还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突尼斯人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自认为无宗教信仰的突尼斯人比例最近从2013年的12%左右上升到2018年的33%左右,使突尼斯成为阿拉伯世界最不信教的国家。同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突尼斯年轻人称自己不信教。然而,截至2022年7月,阿拉伯晴雨表的新调查表明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BBC的节目《新闻编辑室》记者强调,之前注意到的那些说自己不信教的人的浪潮实际上已经“逆转”了。最近的2021年阿拉伯晴雨表调查报告称,44%的突尼斯人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37%有些宗教信仰,19%无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  凯鲁万是我们突尼斯的第2站</p> <p class="ql-block">  凯鲁万(Kairouan)是突尼斯古都,位于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北距首都突尼斯城155公里,现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670年兴建,800-909年,艾格莱卜王朝在此定都,凯鲁万自此名声大噪,成为伊斯兰四大圣地之一。城内街巷曲折、店铺林立,有80余座清真寺,100余处陵墓,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和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等。</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凯鲁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p><p class="ql-block"> 凯鲁万始建于公元670年,公元9世纪曾在阿夫拉比德王朝统治下繁盛一时。尽管到了12世纪时其政治首都的地位被突尼斯市 (Tunis) 所取代, 凯鲁万仍是马格里布地区首屈一指的圣城。此城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例如由大理石和斑岩制成柱子的大清真寺,以及修建于公元9世纪的三门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凯鲁万市历史悠久,体现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曾是伊斯兰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突尼斯人称其为当今伊斯兰教位列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四大圣地之一。突尼斯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城内有80余座清真寺,100余处陵墓,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Mosque Of Three Doors)和阿格拉比德(The Aghlabid Basins)大蓄水池等。</p><p class="ql-block"> 奥克巴清真寺(凯鲁万大清真寺 Great Mosque)建于公元670,是伊斯兰教在北非建立的第一座最大的清真寺。大殿内可容3000人,殿外大院及走廊可容5000人同时礼拜。它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进凯鲁万古城区,便见古街老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路似迷宫。两旁房舍,墙白如粉,门窗湛蓝,甚是悦目。沿途不时见到一座座清真寺尖塔、清真寺半露在街旁巷内,寺内总是挤满了虔诚的信徒,匍匐在地向真主顶礼膜拜。沿街店肆林立,货摊鳞次栉比,眼前的商品琳琅满目,耳边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派醉人的阿拉伯市场风情。</p> <p class="ql-block">城内清真寺星罗棋布,因此凯鲁万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但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城东北隅的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它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站在十几公里之外,就可遥见大清真寺高耸的尖塔,它已成为凯鲁万的特殊标志。奥克巴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文化、艺术的经典代表作,其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圣城凯鲁万,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一个梦幻般迷人的古城。该寺最初的设计、建造者是奥克巴本纳菲,这位阿拉伯第三次远征军的统帅,既是一位骁勇善战、富于谋略的军事指挥官,又是一个有治国方略的总督。他意识到要治理北非这蛮荒民众,除了行政的统治外,还必须用宗教从精神和思想上去控制和教化他们。因此,他在创建凯鲁万城之初就决定建两个机构——清真寺和总督府,凯鲁万正因拥有此寺而被阿拉伯世界誉为第四圣城。</p> <p class="ql-block">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凱鲁万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东南坡的冲击平原上。人口8万多。</p><p class="ql-block"> 665年初,伍麦叶王朝哈里发派驻埃及的总督阿慕尔攻占突尼斯。</p><p class="ql-block"> 670年,古城建立。阿拉伯军队将军奥克巴在突尼斯建立了固定的设防居住地凯鲁万,作为继续西征的据点。</p><p class="ql-block"> 9世纪初,北非国家纷纷独立,脱离阿拉伯帝国。后发展成北非最大的城市,经济繁荣,学者云集,伊斯兰学术文化高度发展。</p><p class="ql-block"> 800-909年为柏柏尔人艾格莱卜王朝首都,曾发展成北非重要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800年,阿巴斯王朝凯鲁万总督伊卜拉欣·艾格莱卜建立了以凯鲁万为首都的柏柏尔人的艾格莱卜王朝,后凯鲁万发展成为阿拉伯非洲的政治、宗教、商业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909年什叶派法蒂玛王朝灭艾格莱卜王朝,凯鲁万仍为北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11~15世纪期间,凯鲁万由哈夫斯王朝统治,修建了数十座清真寺和宗教学校。</p><p class="ql-block"> 11世纪后因突尼斯城的兴起而地位下降。但现仍为伊斯兰教圣地,有宏大的清真寺。羊毛、皮革、谷物、橄榄油集散地。以精制“突尼斯皮革”、手工编织、地毯、铜器等闻名。</p><p class="ql-block"> 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该城至今被穆斯林视为北非伊斯兰教的圣地。全城有100多座清真寺,著名的奥克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在北非的第一座大清真寺,附设有宗教大学,寺内有600根花岗岩或大理石的大柱子,其中有罗马式、阿拉伯式和拜占廷式。城外有赛义德·沙阿卜经学院,学院内有伊斯兰教圣门弟子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  因凯鲁万缺水,当地人在公元862年修建了15个蓄水池。现有被称作阿格拉比特水池的一大一小两个水池供游人参观。水用渡槽由远处引来,先进入小水池沉淀,然后进入大水池供使用。大水池直径128米,深5米,可容水6.28万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地毯在今天具体指产自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索马里、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盟等国家的地毯,它们以丰富的设计、醒目鲜亮的颜色和古老的编织技艺而闻名,图案和风格类似于传统的非洲部落设计。</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地毯的编织技艺和图案设计也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留至今。对于当地人来说,编织地毯是他们非常传统的一种获得收入的方式,很多阿拉伯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长辈教导传授编织技艺以作为谋生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地毯主要由羊毛编织而成,但与其他地区相比,阿拉伯地毯的材料种类更加丰富,如棉、亚麻、骆驼毛、丝绸等,都是阿拉伯地毯中常见的材料。阿拉伯手工地毯一部分设计源自土耳其和波斯的经典作品,还有一部分则来自欧洲以及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东方设计。</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地毯经常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尤其是在意大利的绘画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地域上的接近,因为相比遥远的波斯地毯和必须通过丝绸之路才能得到的东方地毯,地域上临近的阿拉伯地毯明显更容易获得。因此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地毯被视为富人贵族的专属物品及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北非阿拉伯地毯一般是指在突尼斯、摩洛哥和埃及生产的地毯。其中突尼斯地毯以生产大量部落设计为主,其次也包括一些波斯设计和土耳其设计,颜色鲜亮是其最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地毯多由未经染色的羊毛制成,颜色比较单一,具有明显的部落风格。</p> <p class="ql-block">当时,富有的意大利贵族和商人们非常热衷于展示家中的阿拉伯地毯以及著名雕塑和绘画。这些名贵稀少的地毯或被铺在地上,或被挂在墙上,或被用来当做桌垫,成为贵族们家中最独特的装饰。但不幸地是,这些珍贵的阿拉伯杰作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只能来自一些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凯鲁万下榻的五星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2日,离开凯鲁万,前往埃尔.杰姆和苏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和文字编辑:钟伦鑫</p><p class="ql-block">资料:维基百科等</p><p class="ql-block">音乐:四月的春天(班德瑞)</p><p class="ql-block">2024.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