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集(十六)

福全

<p class="ql-block">1934年,41岁的毛泽东与警卫员在瑞金一起合影。三位警卫员从左到右分别是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毛泽东与三名警卫员的着装几乎一模一样。就在这张照片拍摄不久,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其中,陈昌奉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三七年的七年间担任毛泽东的勤务员、警卫员。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与教育下,他快速成长。1964年,他更是被授予大校军衔。</p> <p class="ql-block">1936年,抗战时期,在陕北,此时的毛主席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刚刚达到延安,正面临内外交困。毛主席虽然看起来非常的消瘦,但很有精气神。</p><p class="ql-block">他率领红军经过千辛万苦转战到陕北。在艰难跋涉中,红军部队忍饥挨饿,疲惫不堪。但他们相信毛主席一定会带领他们突破敌人的封锁,找到新的落脚地。也就在长征期间,毛主席下巴的痣越来越明显。</p> <p class="ql-block">1936年,毛主席住在延安白云德老汉家的窑洞里。这时,毛主席率领红军艰难走下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整个人看起来虽然很憔悴,但目光如炬,对自己的革命道路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1938年春,抗战时期,毛主席将自己关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几天没出门。因为,他正在为中国未来的命运谋划出路。他在办公桌前夜以继日的写作,完成了一部抗战巨著《论持久战》。这部巨著对抗战做出全面剖析,为抗战指明道路。</p> <p class="ql-block">1936年,抗战时期,此时的毛主席率领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刚刚到达延安。虽然,危机已经得到暂时解除,但新形势造成的压力又很快出现。这一年,他四十三岁。但脸上浮现出的沧桑感与实际年龄并不相符。</p><p class="ql-block">此时,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与红军的命运等一系列问题都压在他的肩头。为此,他也感到疲惫不堪、心力憔悴。最终,雄才大略的他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带领人民走上一条康庄大道。</p> <p class="ql-block">1938年,在陕北,抗战时期,45岁的毛主席与52岁的朱老总在延安的窑洞前并排站在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是当时的苏联摄影师奥尔加所拍摄。两位巨人的这张照片影响巨大,曾出现在苏维埃刊物的头版上。</p><p class="ql-block">此时距离两位巨人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整整10年。1928年,两位巨人在南昌龙江书院会师。此后,两位巨人不仅是革命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这样的照片。1938年,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在延安时为毛主席拍摄的。此时的毛主席四五十岁,正值壮年,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双目如电,眉似卧蚕、帅气逼人!真乃中华民族之福气!他年富力强,其能量足以撼山!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45年,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时,因一件小事让蒋介石对其佩服不已。众做周知,毛主席曾是一位老资格的“烟民”。出人意料的是,在重庆谈判时,他却始终未抽一根烟。这对于一个烟瘾很大的人来说是很难控制的。</p><p class="ql-block">因此,谈判后,蒋介石对陈布雷说:“毛泽东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一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他知道我不抽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与精神不可小视啊!”</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重庆谈判,毛主席戴考特帽。</p> <p class="ql-block">无比崇拜毛主席,敌方阵营高级将领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来</p> <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举行。这是毛主席与朱老总在七大会议上的一张珍贵合影。朱老总戴着眼镜,身穿军装,凑到毛主席跟前。两人对文件上的内容进行讨论。</p><p class="ql-block">此时距两位伟人初次见面已有十七年了。1928年底,朱老总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来到龙市,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一年,两位伟人在当地龙江书院首次相见。此后,战无不胜的朱毛军队驰骋天下。</p> <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毛主席在延安王家坪窑洞前打起乒乓球。当时由于条件有限,球桌与球拍都是后勤部工作人员选择弹性较好的木料所制作的,而乒乓球有的从缴获敌人的仓库中获得的,也有的是友人从大城市中带来的。</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值一个大雪放晴的日子,战士们清扫了窑洞前院子里的积雪,搬出了既能打球又能开会的桌子。然后,他们请伏案已久的毛主席出来打乒乓球,以此锻炼身体。毛主席戴上棉帽穿上棉衣,走出窑洞。</p> <p class="ql-block">1947年转战陕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9张私人相册,难得一见,尤其是最后一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在车站广场检阅苏联仪仗队。毛主席身穿风衣,戴着一顶礼帽,迈着矫健的步伐,向苏联仪仗队挥手示意。</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很少出国,唯一的去的国家就是苏联,他曾经先后两次访问苏联,为中苏友好关系奔波。</p><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来到抚顺一座漏填没看视察时,一名工人拿出了他精心雕刻的大肚弥勒佛,让毛主席欣赏,毛主席看了看说“他可是光吃饭,不干活,不能学他呦!”毛主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工人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工人们都被毛主席逗笑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再次访问苏联,他去了莫斯科大学,在这里接见了留学生,坐在毛主席身边的留学生是苏红,另外一位是沈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毛主席出席第一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时,留下的一张罕见照片。当时的毛主席正在整理衣领,看得出来他对这次大会很重视。毛主席旁边的女子是卢月梅,她当时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她正在熟练稿子。</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身穿军装走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在他身边的是保健护士吴旭君。吴旭君是福建德化人,她从21岁担任毛主席的保健护士,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一直到1794年因为身体原因离开,陪伴毛主席长达21年之久。</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毛岸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毛岸英的一张罕见合影。毛岸英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孩子,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和两个弟弟被送到上海,当时形势严峻,他和弟弟毛岸青曾流落上海街头,后来被组织找到送到苏联,直至1946年才回到延安。</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多年未见儿子,自然有说不完的话,父子相见倍感亲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1950年,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在河南视察工作时,遇到了一位正在田间干活的农民,于是停下脚步与他交谈,这位农民很朴实,光着脚丫,没有穿上衣,因为长期劳作,身体看上去很健壮。毛主席戴着一顶草帽,面带微笑与农民深入交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很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他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是工作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前往绍兴视察工作,期间他来到一个小饭馆用餐,留下了这张罕见的照片。陪同毛主席是谭震林和谭启龙。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外面用餐还是比较少见的,从桌子上的食物来看,这一顿饭很简单。</p><p class="ql-block">毛主席</p><p class="ql-block">一天,毛主席独自来到了一片小树林,他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照片,目光盯着这张照一直看,眼睛里饱含泪水,毛主席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从照片中能看出,毛主席都快要哭了。</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上的人是毛岸英,毛主席的儿子。他28岁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p><p class="ql-block">有人提议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安葬,毛主席没有同意,他说毛岸英和所有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在朝鲜。</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对于一位老人来说,失去儿子的痛苦有多大,只是毛主席没有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工作人员在整理遗物时,在一个小箱子里,发现了很多毛岸英生前用过的东西,毛主席一直珍藏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53年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到中山陵偈拜后的留影。</p><p class="ql-block">留影照是那么的随意和自然。</p><p class="ql-block">有带帽子的,有摘下帽子拿在手中的,主席手里还拿着香烟。</p><p class="ql-block">背后就是一面破旧不堪的土砖墙。</p><p class="ql-block">有站的,有坐的,非常随便。这张照片从穿着,从照相姿态的随意性,从背景取舍的随机性等方面看,和咱老百姓没啥区别。</p><p class="ql-block">正是他们这种朴素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15日,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在报到处签到。毛主席手持签到笔,端坐着签下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在主席身后,站着朱老总与周总理,并将依次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次参会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报到签名都保留了下来。现在,当翻开这些签名后,每个名字都彰显了深厚的书法功底。</p> <p class="ql-block">1954年,在北京,毛主席正与藏族佛教大师喜饶嘉措交谈。两人谈话的内容非常有意思。毛主席坐在大师的后面,问道:“佛教里都说人是有轮回的,那怎么才能让人相信真的有轮回呢?”</p><p class="ql-block">喜饶嘉措大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毛主席:“您今天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毛主席回道:“看不见。”大师又接着问道:“那您相信明天会有太阳吗?”毛主席听后笑道:“嗯,明白了,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张合照中,可以看到主人右手紧紧握住主席的手,左手作出一个喇叭状让声音放大,这位主人就是夏建白教授,中国著名专业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创建人!</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勤政殿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苏加诺支持民族独立,被誉为“印尼国父”。他对毛主席一直非常敬仰。</p><p class="ql-block">当两人见面聊天时,苏加诺拿起毛主席的手仔细地观察,看起了手相,不自觉地大呼,“这真是一双东方巨人的手啊!”因为,在苏加诺眼里,毛主席才真正称得上“东方巨人”。</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在山顶草地上席地而坐,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陷入沉思中……</p><p class="ql-block">摄影师钱嗣杰看到这一幕后摁下快门,拍下了毛主席超然物外的罕见影像,正如毛主席诗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所描述的一般。</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谭震林的珍贵合影,这一幕是如此朴素亲民。镜头下,毛主席身穿中山装,披着大衣,坐在长板凳上,他的面前是一张四方桌,上面摆着简单的餐点。谭震林则坐姿随意,不拘小节。主席一生和善可亲,淳朴厚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坐飞机的一张经典照片。1957年12月,毛主席乘坐专机,从北京飞往南京。当他坐上飞机后并没有将身上的大衣脱下。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坐在飞机上没有休息片刻。</p><p class="ql-block">他一边批阅着文件,一边与秘书林克谈工作。此时,摄影师侯波在没有惊动主席的情况下抓拍了这张主席的工作照。当林克看到后,想闪到一边,并想将自己的水杯拿开。侯波示意阻止,因此照片上出现了两个水杯。</p> <p class="ql-block">非常难得!摄影师拍下了赫鲁晓夫与毛主席签字后握手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1958年3月16日傍晚,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视察成都近郊的郫县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他走到社员温大娘家里,坐下来亲切地与大娘拉起了家常。毛主席一直提倡不论官员还是知识分子都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p><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在视察途中在车站站台散步。毛主席一生只坐过两次飞机。远距离的外出视察大部分都是坐火车。毛主席工作繁忙,甚至将火车当做临时办公室在上面办公处理事情。</p> <p class="ql-block">1962年,北戴河,毛主席与众人合影。左边这位穿着连衣裙,坐在椅子上的优雅漂亮的女孩是李敏。这一年,她26岁,在北师大化学系学习;后排右边第一位笑容满面的女孩是李讷,这一年,她22岁,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p><p class="ql-block">右边第二位是王起华,右边第三位是王海容,王海容与王起华是姐弟。他们的父亲王德恒是一位烈士,祖父是湖南颇有名望的教育家王季范,王季范是毛主席的表兄。</p><p class="ql-block">右四男孩是江青的外甥王博文,他是江青姐姐李云露的孩子;右五是孔令华是李敏的丈夫,1959年,两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婚礼;最后一位是毛远新,他是毛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孩子,此时在哈军工上学。</p> <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p><p class="ql-block">会期间,接见农民代表陈永贵和科学界代表钱学森</p> <p class="ql-block">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被警卫收走通行证,毛主席勃然大怒:刘思齐不仅是我的儿媳,还是我的女儿。</p><p class="ql-block">一个警卫怎么敢收走刘思齐的通行证?这一定有人指使。这个人是谁?我们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从毛主席冲着警卫局的领导发火来看,可能是警卫局的某个领导授意的,也可能本来的规章制度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已经失去儿子的他,怎么可能忍受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媳?</p><p class="ql-block">后来,刘思齐去苏联读书,他的大部分花销都是由毛主席承担的。十多年后,刘思齐再婚,也是由毛主席多次催促并促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70年代初,拍摄地点不详。照片中,毛主席在那位女士的搀扶下,大步走来。他笑容满面,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这位女同志,叫张玉凤,她是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后来,她还兼任起毛主席的机要秘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一张罕见的留影,仔细看旁边站着的人是林总,他们穿着的这种“三片红”的军装,和红军军服的特征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后来这一张照片很快被出版社制成千万张宣传画在全国发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张照片本身是黑白色的,后来进行了上色处理,将它大量制成纪念章,后来甚至连茶杯、书包、笔记本上都有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大概是毛主席最雄伟的一张照片,大手挥动,应者云集,欢呼四起,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红墙赤旗,众星捧月,聚焦一人。看那些举起的无数只手,那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p><p class="ql-block">谁挑拨也没用,谁摸黑也不行,伟人就是伟人,因为他做了最伟大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西藏达孜县牧民柴桑达姆一直想买毛主席的像放在自己的家里。1992年的一天,柴桑达姆拿着子卖牦牛的钱坐上拖拉机到了拉萨。在那里,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如愿买到毛主席的像后,柴桑达姆细心认真地用洁白的哈达将镜框缠了起来。这是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无比的崇敬与热爱。毛主席的恩情让她永生难忘。毛主席让她们获得了解放,摆脱了奴役的生活,让她们看到了光明与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