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span>的心曾乘着风啊</p><p class="ql-block">自由穿行梦想里</p><p class="ql-block">我沉默地祈祷啊</p><p class="ql-block">感受着你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0号下午,北京大兴机场飞兰州,抵达中川机场,踏上了甘青大地,开始了我们的甘青8日游之旅。</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兰州简称“兰”或“皋”,古时也叫金城。</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名取自甘州、肃州的首字。甘州即今张掖市,肃州即今酒泉市,都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镇。甘肃现下辖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14个地级市州。</p> <p class="ql-block">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主要有汉族、回族、藏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京族、鄂伦春族等。汉族是甘肃的第一大民族。</p><p class="ql-block">回族是甘肃省的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南、定西、临夏等地。回族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回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他们遵循伊斯兰教的食物禁忌和礼仪规定,如禁止食用猪肉,每天进行五次礼拜,举办清真寺的宗教活动等。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p><p class="ql-block">藏族是甘肃省的第三大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都与佛教密不可分。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新年、祈福节、舞龙节等。</p><p class="ql-block">保安族生活中积石山一带,手工腰刀名气很大,有百年的历史。(2023年12·18日积石山一带地震)。东乡族在装束上有点像回族,都戴白色的帽子,不太容易区分。</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游,主要目的是再走丝路,重温历史。就不得不提河西走廊地形和河流。河西走廊北面山脉是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南面山脉是祁连山脉。正是由于南面有祁连山脉,北面有北山,处于两山夹峙状态,而西北—东南走向是狭长的平地,形如走廊.所以成为连接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有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绵延不绝的历史,更在丝绸之路上承载着重要的使命。而河西走廊上的河流,就像一把把梳子,梳理着这里的往昔、今日和未来,梳理着这条走廊上的戈壁、荒漠、田野和草木、牛羊、驼群,让这里血脉贯通、生生不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则像河西走廊东、中、西部三根主要的经络,汇聚起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脉管,滋润着这片土地所有的生灵。</p> <p class="ql-block">03-31大巴🚌兰州—达坂山雪峰-门源—祁连县-卓尔山-扁都口- 七彩张掖丹霞</p><p class="ql-block">早餐后乘车翻越达阪山,抵达门源,七月中旬后,才能途径观赏到门源绵延几十里的百亩油菜花盛开,现在气温还低,—1度-7度左右,油菜还没有种植,但不影响出游的心理预期。一群来自于全国各地的19位团友,一个个欢声笑语。经过被称为中国西部“最美公路”的227国道,雪山、经幡、草原及山间沟壑成群的牛羊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岗什卡雪峰(祁连山主峰之一)在蓝天、白云、雪山下悠然映入眼帘,祁连大草原牛羊缀满其中,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左右,我们在祁连山草原古城游牧驿站休息午餐。古城驿站位于祁连县峨堡镇G227国道旁,近靠历史咽喉之地扁都口。蒙古包风格以藏族文化元素为背景,凸显了原始古朴、自然天成的藏民族文化特色。穿藏式服饰拍照留念。并在这里品尝了正宗的青海特色高原风情餐。 </p><p class="ql-block"> 祁连山位于甘肃和青海境内,是两省的界山,是一座长达1000多公里,宽300多公里的大型山脉,千山万岭,千沟万壑,大气磅礴,被誉为山的世界,山的海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中段,有一条山峡通道贯通甘、青两省,它就是被古人称为“大斗拔谷”的险要通道——扁都口。扁都口是河西走廊与青海高原的咽喉之地。</p><p class="ql-block">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由长安出发,经陇西过黄河,沿祁连山南麓西行,出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3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出陇西,过浩门,经大斗拔谷(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深入匈奴驻地千余里,大败浑邪王、休屠王,河西从此归入汉朝版图等等。</p><p class="ql-block">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出扁都口,在焉支山下召开“万国博览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部也是经过扁都口,一夜疾驰,似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民乐县炒面庄的国民党守军面前,一举解放了民乐后挺进张掖。</p><p class="ql-block">在这条古道上,还走过李白、王维、高适、岑参和王昌龄等众多的文人墨客。</p> <p class="ql-block"> 后前往游览张掖七彩丹霞从红到黄、由灰及白,紫蓝黄碧,大自然的绝笔之作,经久四季,人类无法完美复制。</p> <p class="ql-block">4月1日🚌张掖-嘉峪关-途径酒泉-瓜州大地之子-敦煌</p><p class="ql-block">张掖到嘉峪关全程约233公里。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嘉峪关市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关城——“嘉峪关”坐落于此而得名。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第一重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p><p class="ql-block">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张掖古称“甘州”,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p><p class="ql-block">张掖的山丹马场没有去参观,等下次有机会去。</p><p class="ql-block">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市山丹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文化价值的皇家军马场。</p><p class="ql-block">途径酒泉市,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基地均可以提前预约参观,不过都比较远,等下次有机会吧。</p><p class="ql-block">从张掖市区,感觉很快就到了嘉峪关。听导游讲了一块砖( 定城砖)、击石燕鸣、山羊驮砖的故事。大家还一起合了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嘉峪关,曾经的河西第一隘口,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穿越一下出国门[呲牙][呲牙]。</span></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嘉峪关,午饭后继续出发,下午3点多到了瓜州,参观了大地之子。因为风大又很冷,很多团友都没下大巴,就在车上远处拍了照片。而我不仅下了车,还是最后一个上车。瓜州县的“大地之子”是一座巨型雕塑,其寓意在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维护美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创作,旨在唤醒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雕塑呈婴儿状,趴伏在戈壁沙漠之中,象征着人类如同地球母亲的孩子,在她的怀抱中生长。这个独特的形象,代表着只有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如此安然。我们对于地球的依赖是与日俱增的,可是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却未曾停止。设计者希望借此唤醒人们对于地球的爱护,这也是设计者的一片赤子之心的表达。</p><p class="ql-block">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娃的安然神态和姿势。我非常的喜欢。个人理解这个娃代表人类,代表每一个你我他,多么的依恋自己的母亲,不仅匍匐在大地母亲的怀里,而且一只耳朵向上👂仿佛在倾听天空父亲的低语。告诉人们需要顺应自然,才会安然自若。</p> <p class="ql-block">大巴晚上抵达敦煌,吃了黄面,逛了敦煌夜市,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4月2日🚌鸣沙山-月牙泉-沙漠风情宴-莫高窟-又见敦煌表演</p><p class="ql-block">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东枕著名甘肃旅游景点--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p><p class="ql-block">气候特点:一是日照充分。二是干燥少雨。敦煌鸣沙山上空经常维持着一支偏北下沉气流,属干旱少雨地带,年均降雨量只有39.9毫米,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披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一说。气温年较差达34℃。</p><p class="ql-block">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群团友,有的年轻俊男靓女去拍飞天艺术照片了,大部分团友选择骑骆驼🐫,我也选择骑骆驼了,一是想感受丝路骑骆驼的独特,另一方面更多体会骆驼精神。因为这,我和骆驼客一路聊天,从骆驼的饮食,寿命,骆驼一天的最大工作量,情绪,耐力和坚韧,到骆驼的聪明智慧等等。跟着骆驼不急不慢有节奏的步伐,坐在背上确实有放松惬意感。</p><p class="ql-block">我们骑骆驼先去鸣沙山,中途在滑沙售票处停留拍照观景,为了保存体力,没有登顶俯瞰,只是爬了小段,体会走两步滑退一步的感觉。一组一组的五人五骆驼队伍,壮观!壮观!骑行下山后我们步行去了月牙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阳光,一幅雅致而又宁静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敦煌大漠风情宴的菜单主要有:分别是雪山驼掌、油爆驼峰、驴肉黄面、大漠风沙鸡、烤羊、清蒸虹鳟鱼、风味牛肉和鸣山大枣。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的时令菜,好像合计有20道菜。</p><p class="ql-block">上午刚骑过骆驼,喜欢素食的我,看到第一道菜端上来的是骆驼掌,开始内心还是有点抗拒的。但是还是没有抵挡住饥饿感。应该是这几天出游,能量消耗太大了,中午还是吃了不少肉食,大大超出我平时肉食消耗量,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莫高窟参观,这才是我这次旅行最想要的重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来买的是应急票,应急票旺季正常只能参观4个洞窟。4月1日算是刚进入旺季,这次补齐常规票价,参观了8个洞窟,算是幸运。</span></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真的不愧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精髓。<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之前我看</span>过的莫高窟的各种相关,璀璨夺目,深深的被吸引。比如常演常新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的姿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舞姿优美、神态祥和,出自</span>11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伎乐形象。</p><p class="ql-block">石窟257窟的壁画《鹿王本生图》,据此改编的动画片《九色鹿》,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的第17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窟</span>藏经洞,封存900多年之谜都是推测;因为藏经洞的被掠,了解藏经洞的宝藏实际只能通过数字藏经洞等。</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的有323/325/331/16-17/296/61-62-63/096/148号窟</p><p class="ql-block">想参观其他的窟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吧!</p><p class="ql-block">还是说说我的敦煌梦吧,时空可以穿越的话,也许我是鸠摩罗什的忠实粉丝,也许会追随张大千的脚步,去临摹壁画,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虽然两者都不是,但是不影响我内心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了<<又见敦煌>>,演出是超赞还是鸡肋完全取决于个人对敦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观看时我把张骞和道士王圆箓的人物形象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4月3日-4日🚌敦煌-大柴旦翡翠湖-德令哈市-茶卡壹号-青海湖-西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柴达木盆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于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被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环绕,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盆地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因此被称为”聚宝盆”。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从敦煌市到大柴旦一路高速公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程约367公里。路程长,比较辛苦,先翻越金当山,进入青海,穿过</span>无人区,只有雪山和戈壁滩,很久很久才能看到一个加油站和厕所,通信信号也时有时无,孤寂的路上偶能遇到几辆车。</p> <p class="ql-block">坐在车上,安静的看着窗外,好好体会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是柴达木盆地内的一处盐湖。</p><p class="ql-block">早上7:30出发,大约中午11点多才到达。</p><p class="ql-block">中午参观了翡翠湖,供参观的有5个湖,乘小火车从最远的2号依次到最后靠景区门口的6号。翡翠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组成部分。也就是工业用盐,不能食用。盐湖面积1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原是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由于湖水海拔高,气候寒冷,含盐量高,四季不冻。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翡翠湖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的看到湖底的盐层。翡翠湖内层呈碧蓝色,外层呈奶蓝色,透过水面能清晰看到湖底的盐层。</p> <p class="ql-block">因湖水颜色如翡翠般美丽所以被称为“翡翠湖”颜色有淡青色、翠绿色或深蓝色。颜色深浅不一。湖底的盐晶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纯净得能够治愈一切。每一位游客真的都被美到了,所有人都忘记了风大和寒冷及高海拔。我们团队还在2号湖旁航拍留了影,大家都很兴奋忘我,离开时我的包包差点忘留在2号湖边了,真是忘我又忘包呀。结束后大巴🚌直接到德令哈市区。</p> <p class="ql-block">因为海子的诗,德令哈被大家熟知和出名,</p><p class="ql-block">今夜我在德令哈,重读海子的诗</p><p class="ql-block"><<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p><p class="ql-block">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p><p class="ql-block">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 </p><p class="ql-block">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p><p class="ql-block">晚上品尝了青海的牦牛剔骨肉,还要了汤,份量真的大,味道好极了,汤真的够咸,果真是盐城人到了湖盐区,开了眼界,不缺盐。汤用白开水兑了双份的水才正好。店老板和服务员很好客热情,倍感德令哈的亲切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p><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平均海拔3059米,湖面面积154平方千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是109国道、315国道的交汇处,东距省会西宁298千米,西距德令哈200千米,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春季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盐更白。和翡翠湖不同的是,可以租鞋套,湖面很浅的地方可以直接下去,用腿和脚感受湖面和水下盐层,今天天气很好,仿佛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我和其他游客一样,希望在此遇见美丽的自己。拍照拍照,再拍照,留住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盛产食用盐。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盐产量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约75年。</p><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近年来因为日本的核辐射废水排海,更多的百姓选择食用青海湖盐,和千家万户更密不可分了。我现在买盐正常都会选湖盐。</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茶卡湖,我们的大巴就直奔青海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p><p class="ql-block">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p><p class="ql-block">我们绕湖行走很久,从车窗望去,远处的雪山,不远的湖面刚开始融化,湖边时不时的看到白色的冰块🧊堆着,周边有辽阔的牧场一片金黄,成群的马、牛、羊从车窗掠过。据查湖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肥沃的大片良田,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p><p class="ql-block">青海湖环湖一周大约360公里,是骑行和徒步的绝佳境地。环湖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还可以了解多民族文化(藏族,土族,蒙古族等。</p><p class="ql-block">距青海湖大约28公里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银滩草原</span>,王洛宾在1940年春天,跟随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拍摄电影《民族万岁》时,被金银滩无垠的戈壁、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等自然风光所激发,从而创作出《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不朽之作。</p><p class="ql-block">在环湖路上,导游介绍了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奉命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时,唐王赐她日月宝镜……<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变成了美丽的青海湖。公主翻过日月山继续朝西,她的眼泪变成河,随她西流,变为有名的倒淌河的传说。 </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青海湖的景区叫二郎剑景区,据传,二郎剑是由神仙二郎神在此修炼时所用的剑化成,因此得名。大家欣赏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两天看三湖,感受了青海的自然风光。自己总结一下,翡翠湖重点欣赏湖色,茶卡湖感受天空之镜,青海湖领略壮丽。各有特色,展示各自的美感。</p><p class="ql-block">参观完青海湖,大巴🚌继续前行,直奔离青海湖约150公里的西宁。到达西宁天已经渐黑。</p> <p class="ql-block">4月5日大巴🚌西宁-塔尔寺-兰州-夜游兰州</p><p class="ql-block">一大早从西宁出发去塔尔寺,一路下起了小雪,等进了塔尔寺参观时雪才停了。团队请了塔尔寺专业的讲解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塔尔寺位于西宁湟中县,已有400多年历史,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重要的寺院之一,还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寺内不仅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还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下车,拍了一张塔尔寺的雪景远景照。</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主体建筑有: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大经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还有</span>如来八塔等等。</p><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这是塔尔寺的中心建筑,以其绿墙金瓦的外观而显得灿烂辉煌。它不仅是寺内的主建筑,也是整个寺院的标志性建筑34。</p><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护法神殿)。位于大金瓦殿东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的最高学府之一,也是许多高僧大德的修学之所。</p><p class="ql-block">大经堂。这是塔尔寺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的地方,可供千人同时礼佛诵经。</p><p class="ql-block">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这些殿堂构成了寺院的主要建筑群,每个殿堂都有其独特的宗教功能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如来八塔。位于寺前广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业绩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殿,位于寺区中心,始建于1379年,三檐歇山式宫殿建筑,琉璃瓦墙,鎏金铜瓦屋顶,殿脊安置大金顶宝瓶、摩尼宝等吉祥饰品。殿内正中奉有以白旃檀树为塔芯的银壳大银塔高11米,塔身镶嵌各种宝石,塔顶佛龛内供宗喀巴大师药泥像。塔前陈设有金灯、银灯、象牙和古瓶灯饰品,法器殿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梵教法幢”匾一方,殿内珍藏着宗喀巴师徒三尊者著作及手抄藏、蒙文经书百卷。</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寺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大金瓦殿殿前的走廊的木地板上,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和僧众在这里跪拜、磕长头。这些信徒一旦开始磕长头,就需要磕十万个,才算功德圆满。而有的是环绕着殿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对于年轻人,磕完十万个长头,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而老年人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一旦开始,就每天都随着寺开门而入,闭门而出。</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还培养了大批的藏族知识分子。塔尔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还是西北地区的高级学府之一,造就了大批的藏族知识分子。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p> <p class="ql-block">非常值得观赏的是塔尔寺“艺术三绝”。</p><p class="ql-block">一绝是繁富奇绝的维绣。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观之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在藏语中,堆绣被称为“规唐”,意味着用绸缎制作的唐卡,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二绝是精巧细腻的壁画。壁画是寺院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尔寺壁画的基本色是红、黄、蓝三种,同时兼用绿色和白色等多种色彩。</span>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之特点。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思巧妙,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p><p class="ql-block">三绝是素负盛名的酥油花。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捏成的。酥油花制作非常艰辛,殿堂橱窗里需要低温展示,每年更换一次新的。感叹非虔诚无法做到。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2006年5月20日,酥油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当看到酥油花的时候,真是眼前一亮,哇塞!惊艳得震撼。真的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多念诵六字真言吧</p><p class="ql-block">唵嘛呢叭咪吽</p><p class="ql-block">ong ma ni bei mei hong</p> <p class="ql-block">到了兰州,快下晚5点了,办了入住手续,抓紧夜游兰州,线路:酒店-黄河母亲雕塑-中山铁桥-黄河水车-正宁夜市-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p><p class="ql-block">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黄河在青海境内流径长达近2000公里,占整个流域的三分之一多,六分之一在甘肃,兰州段有45.2公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夜游兰州,首先来目睹黄河兰州段的古老、壮丽和伟大。我们今天看到的黄河水非常的清澈。</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黄河边,一路漫步。俗话说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的源头水流是非常清澈的,流入到甘肃黄土高原之后,汇入了很大量的泥沙中,河水变得浑浊不清,不过也取决于上游的降雨量,像现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来兰州看黄河,黄河水相对来说还是很清澈的,等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上游降雨量逐渐增多之后呢,黄河水就会变得浑浊不清,就是我们俗话讲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p> <p class="ql-block">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p> <p class="ql-block">团友四人一起从中山铁桥步行到正宁夜市,路上行人还挺多,有游客有市民,街边看上去还挺热闹红火。走累了,走饿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夜市,和团友四人一起共享了兰州的特色小吃老马家牛奶鸡蛋醪糟,灰豆子,甜胚子,烤羊肉串等等一一品尝。一贯拒绝吃摊贩的我,这次吃撑了。</p> <p class="ql-block">品尝完兰州的各种小吃,感觉还是那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均在一碗面中的兰州牛肉面更打动人心。30号下晚到兰州晚上已经品尝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号一早中川机场飞北京机场。结束了这次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的边塞之旅。收获满满。一次非常愉快之旅。感谢敦煌导游马春的专业讲解和周到服务,感谢一群团友的活力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