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看病的最高境界:天目看病

醉爱诗情话意

<h3><br>古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借助天目观察病体,闻诊解读阴阳律吕,问诊关注食欲、睡眠和精神状态,切诊则结合运气、天象变化等因素综合判断。现代中医虽重视脉诊,但四诊合参更全面准确。<br><br><br>古中医看病,其实并非一定要遵循现代中医所强调的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在古中医的实践中,望而知之被视为神,闻而知之被称为圣,问而知之则是工,切而知之则为巧。这些术语体现了古中医对医者不同层次能力的划分。<br>望诊,作为古中医最高境界的诊断方式,远非现代中医所理解的观察面色、舌苔等表面现象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能力,如扁鹊吃了仓公给的中药后所开的天目。这种能力在现代虽已鲜为人知,但在民间仍有流传,甚至密宗中也有用藏药(即中药)开天目的修行方法。<br>天目,这一神秘而玄妙的术语,实际上是指人体大脑中部的松果体。现代研究已经发现,松果体具有眼睛的结构及大量的感光细胞、磁体晶体等。古中医的望诊,正是借助这种天目来观察,而非肉眼所能及。天目层次高的医者,能够直接洞察病体所在的空间,看到造成病灶的低灵邪气。稍低层次的天目,则可以观察人体的不同侧面,这一点现代医学通过MRI、CT、PET等设备做到了。<br>至于更低层次的天目,它能够直接看到中医理论中的形态发生场在形体上的表现,这是直接通过天目观察的结果,因此有五色之分,以及生克制化等机制。而现代中医所谓的望诊,仅仅停留在观察脸色、舌苔等表面现象上,显得相对拙劣。<br>总之,古中医的望诊是一门深奥而神秘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诊断技巧,更是一种对人体、宇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这种理解和洞察,正是古中医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br>闻而知之谓之圣。此处的“闻”,实则是指听闻那角征宫商羽的和谐旋律,是解读干支纳音的微妙变化,更是洞察阴阳律吕的深邃内涵。根据司天司地的太过与不及,可以洞悉病机的所在,从而寻找合适的针药。这,才是闻诊的真正意义。但遗憾的是,现代中医已渐渐遗失了这种神奇的看病能力,他们所谓的闻,仅止于闻味、闻大小便等浅显层面。<br>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诊,对于现代中医来说,或许是他们最基本的功夫。然而,他们所问的内容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仿佛中医学院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上所罗列的种种,虽问遍一切,却如同雾中的行者,茫然无措。而我,问诊时只关注三点:食欲、睡眠、精神状态,以及患者最痛苦的症状,还有他们对冷热的喜好。这些问诊内容,都基于一个前提——五运六气的模型。只有明了司天、司地、主客气的虚实前后,才能洞悉六腑气立的出入;只有掌握主客运的虚实生克,才能明白五藏神机的升降。只有洞悉这些玄机,问诊才能有的放矢。</h3> <h3>这样的中医,看病其实是在观察天地,开方其实是在调整时空。<br>为何问食欲?<br>因为人先天的一点精华就是神,它是中医所说的形态发生场,具备完整的藏象经络能量结构。这是现代中医难以理解的形而上之生命体、生命态。在中医看来,人体之神,分为主元神和副元神。主元神由心主宰,即心神;而其他魂魄意志四个神,则为副元神。它们表现在中医人体上,就是情志。所有这一切,都在中医人体的形态发生场上,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每一个从事中医的人,背后都有一个中医的神在护法,只是这个护法神的层次高低不同而已。这,就是中医的奥秘,也是中医的魅力。<br><br>后天的肉身,是通过一点一滴的食物摄入,逐渐累积而成的。从微小的受精卵,逐渐成长为百多斤、百多厘米的躯体,这其中的每一分成长,都是食物所赋予的力量。因此,食欲被视为后天之本,亦即胃气的重要性所在。想象一下,先天的形态发生场犹如一个空空如也的气球,而后天的食物,就如同我们不断地为其吹入的气体。这份吹气的能力,正是胃气的体现。为了让这个气球充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们必须持续地为其吹气。因此,这份吹气的能力,显得尤为关键。<br><br>在中医的诊疗中,胃气和食欲的状况是必问的内容。因为治疗疾病的首要任务,便是恢复胃气这一后天的太极。为何需要询问患者的精神状态呢?其实,这看似表面的精神状态,正是中医所理解的“神”在人体中的体现。当患者的状态不佳时,他们的情绪、情感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恰恰是疾病表象的直接反映。<br>睡眠,则是先天与后天和合状态的体现。《内经》中提到,睡眠的机制在于卫气入于营气。卫气源于下焦的肾气,而营气则源于中焦的脾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最终化为血液,而营气则最终出于心气。因此,当卫气入于营气时,实际上是肾气与心气的交汇,实现了水火既济的状态。这也是睡眠的根本机制,是后天与先天和合状态的度量表。所以,《内经》中提到,胃气不和则睡眠不安。当后天的胃气与先天的神气无法和谐相交时,睡眠自然会受到影响。<br>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先天神体与后天胃气都有所减弱,因此睡眠自然会减少。这也解释了为何老年人在夜晚难以入眠,或者在白天容易感到困倦。<br>在这里,有悟性的中医应该已经明白了如何治疗失眠的方法。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因此也能够调节睡眠。然而,真正要治疗失眠,还需要从根本上调和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使胃气与神气能够和谐相交。<br>此外,对于痛苦所在的问题,中医强调辨病论治。在中医看来,一切疼痛都是寒邪阴气所致。这是中医的一个基本定理,无需怀疑。《内经》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虽然有人可能会提到热邪也能引起疼痛,但中医认为,那其实是阴阳隔离,阳外阴内,其根本原因仍然是阴邪所致。<br>还有一个重要的法门是,阳化气,阴成形。这意味着一切有形的病邪,如肿瘤、癌症等,都是阴气阴邪所致。治疗这些疾病时,必须要用阳药,但需要注意配伍。中药治疗癌症并非简单地使用热药,而是需要经过特殊制作,以充分发挥药效。在《内经》中提到的五积,即伏梁、息贲、肥气、痞气、贲肫,这些都是指脏器肿瘤。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更需要运用中医的智慧和方法。<br>中医诊断的核心在于阴阳辩证,为何我们要关注病人的寒热感受呢?这恰恰是为了判断其阴阳状态的平衡与否。阴阳,作为中医理论中的核心病机,其平衡与失衡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正常的人体,阴气在上,阳气在下,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下的人体,脚部温暖,头部凉爽,是健康的表现。<br>当我们触摸发热病人的额头时,感受到的热度,正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失衡状态。同理,阳虚的病人脚部冰凉,是因为阳气无法下沉,阴气无法上升,形成了一种阴阳失调的状态。这就是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来判断其内在阴阳状态的方法。<br>现代中医中,有些人过于夸大脉诊的重要性,甚至将其视为中医的最高技巧。然而,在真正的中医眼中,脉诊只是诊断手段之一,且并非最高技巧。脉诊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其局限性。真正的中医脉学,是需要结合运气、天象变化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的。<br>每年都会有不应脉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人体的阴阳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脉诊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所以,仅仅依赖脉诊来判断病情,是不足够的。真正的中医,需要综合考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br>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夸大脉诊的重要性,而应全面、综合地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