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的记忆

莲花屯人

<p class="ql-block">1969年4月21日早晨,800多名不谙世事的男孩女孩聚集在宁波火车站一列即将远行的火车上。撕心裂肺的汽笛和轰隆作响的车轮,为这群大不过二十出头、小仅十六七岁的学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在近乎悲壮的气氛中,他们带上宁波首批赴黑龙江支边知青的"荆冠",从这个历史节点出发,开始了不知归期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55年过去了。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早已从稚气未脱的青年成为两鬓染霜的老者。赴黑龙江省萝北县肇兴公社裕丰大队(莲花屯)插队落户的日日夜夜,在人生旅途中所占比重比并不大,但却有着无可比拟的分量!它早已在我们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影响着我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记忆却无法忘怀!</p> <p class="ql-block">难忘青葱岁月——劳动篇</p><p class="ql-block">老同学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邯郸学步"踩格子",除苗留草瞎挥锄的窘境?你可曾忘了,昔日屈身攥镰拼命撵,弓腰掰苞虎口肿的艰辛?高强度的劳作,考验着我们的身板,催熟了我们的心智。正因为如此,曾经沧海的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才有如此的豪情:有插队落户"这碗酒"垫底,还有什么困难对付不了?!</p> <p class="ql-block">难忘青葱岁月——训练篇</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扛枪卫国是每个男儿的志向,不爱红妆爱武装更是女孩们的时尚。当充耳听到的是珍宝岛、铁列克提的战讯,亲眼目睹黑龙江彼岸信号弹不时划破夜幕,我们——年轻的基干民兵,积极接受军事训练,争相参加战备值班。一杆钢枪手中握,两眼闪烁着坚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难忘青葱岁月——生活篇</p><p class="ql-block">现实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这句套用的名言正是我们插队落户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物质匮乏、文化贫瘠的恶劣环境里,年轻人的天性并未泯灭。我们在劳动之余,苦中作乐,享受青春,憧憬未来。</p> <p class="ql-block">重访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道出了我们离别时的心境。</p><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阅历积淀,我们又怀念起曾经流过汗水和泪水的黑土地,怀念起曾经给过帮助和抚慰的乡亲们。当年的伙伴如今可好,当初的宿舍如今安在?</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结伴而行,前往第二故乡,追寻魂牵梦绕的遗踪和曾被忽视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珍惜往日情谊</p><p class="ql-block">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诗说的是在外征伐的战友之情,用在当年的我们身上同样贴切。同一间草房同一铺炕,同吃一屉大饼子,同喝一锅漂着油花的土豆汤。冬围火炉抱团取暖,家来包裹一道分享。田间劳作更不用说,快手帮接垅,巧手代磨镰,相互帮衬,甘苦与共。有人戏称我们是"黑友""插友",其实我们是战天斗地的"同袍"。尽管大家先后离开了那片土地,但由此结下的袍泽情谊历久弥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