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赶海

狼哥

<p class="ql-block">  清明小长假,我们自驾来到河北省黄骅市。作为新兴的港口城市,黄骅在环渤海经济圈的作用越发彰显。来这边旅游,可以避开热门景点拥堵的游客,还可以探寻一番古代黄河曾经的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黄骅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从济南到黄骅,按百度导航系统提示,我们选择了东吕高速。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十分,我们赶到了目的地。按照事先拟定的攻略,我们首先来到黄骅港渔人码头,乘坐游船出海,领略渤海湾海上风光,顺便拖网捕鱼。运气好的话,还可小有收获,像歌里唱的那样“晚上回来鱼满舱”。想到这里,心里不禁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黄骅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长风浩荡,海浪呼啸。今天渤海海面约有五~六级的东北风,我们的船随着海浪的冲击,不停的摇摆。坐在船舱里就像走在吊桥上,有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每当船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同行的几位美女,就会发出阵阵尖叫。好在船老大不住的安慰:“没事的,放心,没事的”。不久,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的船则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古黄河入海口驶入渤海。风咋起,浑浊的海水不停的拍打着河道两边的泥滩,不时激起阵阵浪花。从黄土高原裹挟而来的泥沙,在这里徘徊,在这里沉淀,至今依然眷恋着这片热土。炎黄土地,炎黄子孙,这不就是华夏大地魅力所在么!</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书记载,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年间,黄河在黄骅一带入海。古老的黄河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了近700年,堆积沉淀并留下了大量的泥沙,沧海桑田,往事如烟,滨海平原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  黄河日落</p> <p class="ql-block">  之后,黄河夺淮河从江苏盐城入海,再后来,黄河一步步北上,于1855年清咸丰年间在山东东营入海至今。难怪有人说渤海浅,黄海黄,这与黄河的影子不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亘古以来,黄河既给人们带来衣食之便,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水患和麻烦。</p> <p class="ql-block">济南黄河公园镇水神兽</p> <p class="ql-block">  为治理水患,人们想出许多办法,比如修河堤,筑河坝,疏浚河道。还有就是打造镇水神兽,镇住河妖,平息水患。比如北京后海万宁桥的吸水兽,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黄河铁牛。湖北省靖江市的靖江铁牛 ,以及四川都江堰犀牛等,都是古人心目中的镇水神兽。当然,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水患的成因除了天灾,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有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黄河的治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强化。湿地的开发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水患也起到很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从海洋达人那里我们得知,数百万年前,渤海并不是海,而是一块盆地。后来,经过沉降,成了湖泊。再后来,海洋侵入,才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渤海的平均深度大约是18米,还不及青海湖的平均深度,是世界上最浅的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船以每小时6节的航速向东行驶,船尾拖着一条硕大的鱼网。1小时后,开始起网,这一网打上来的鱼有10斤的样子。尽管鱼少了一点,大家还是很兴奋。我们行驶了大约10几公里,船突然停了下来。定神一看,原来我们的船搁浅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计划不周,准备不充分,匆忙之中忘记了海洋潮汐规律。</p><p class="ql-block"> 等。只有等,耐心的等。</p><p class="ql-block"> 船家说:一会就涨潮了。等涨了潮我们就可以走了。这会儿,我们终于明白了。其实,船家心里更清楚。</p><p class="ql-block"> 傍晚6点开始涨潮,晚上9点半,我们这艘船60吨的游船终于在海上漂起来。回到住处已是夜里11钟了。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南大港湿地。南大港湿地是我们黄骅之行的打卡地,被誉为河北最美的湿地,也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之一。这里有上百种野生动植物和鸟类,其中,有非常珍贵的丹顶鹤,白鹳,斑头雁,黑天鹅,这里也是侯鸟迁徙的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  南大港湿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沐浴着渤海湾的晨风,我们在这里尽情的呼吸,在林荫道徒步徜徉,在沼泽地看候鸟起飞,在湿地湖泊乘画舫阅尽黄骅春色。</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黄骅古贝壳堤是不能错过的重点。恰好古贝壳堤就在反程的方向,那自然要顺路看看。</p><p class="ql-block"> 据说世界上最著名的贝壳堤有三处,一处在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一处在南美苏里南,最后一处就在黄骅。</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说到底,黄骅古贝壳堤还是与黄河在此入海有关。海洋和地质达人告诉我们,7000年前黄河在今天津一带入海。后来每隔千年黄河入海口就向南位移一段距离。黄河每次位移,就留下一道堤坝。</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黄河带来的泥沙恰好是贝类生长的天然沃土。随着潮汐的涌动,大量的贝壳被冲上海岸。久而久之,便自然形成了一道道贝壳堤。考古人员发现,从天津到黄骅共有6道贝壳堆积而成的堤坝,其场面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我们买了门票进入公园后,现场工作人员告知我们主要景区昨天关闭了。既然景区已经关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就不应该继续卖票了。我们据理力争退掉了门票,切实维护了一把消费者的自身权益。无奈,我们也只能欣赏一下网络图片了。</p> <p class="ql-block">  网路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从借道滨州返回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