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茶记:(三)我与“八道茶”</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绿茶种类很多,而绿茶又是所有茶叶中制作最原始最环保、历史最悠久的茶品。如:浙江的西湖龙井;江苏的碧螺春 ; 安徽的六安瓜片;福建的莲心茶;江西的狗牯脑茶等等,品种繁多,其口感、味道不一。为啥很多茶我们不知其名,有的不但没喝过,就连听说也没听过,恐怕更多的原因是我们饮茶很单一;大部分人饮的是地产茶;本地经销的茶种又有限等原因。也是这种原因,近十多年来,我又饮用了地产茶——崂山绿茶。</p><p class="ql-block"> 品一壶茗茶特别是自己喜欢的茶品,就像品人生一样,香里带甜。可当你粗品时品出的是香“苦”,当你细品特别是用心品时才能品出茶“香”。 </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监茶、泡茶和品茶的喜好,也是在茶友亲朋的诱导和影响下,我从2010年开始,由半发酵的铁观音茶改喝了崂山绿茶,并喝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绿茶茶道——“绿茶八道茶”工夫茶。</p> <p class="ql-block"> 绿茶从茶史和习俗来上讲,不论是壶泡还是杯饮,必须用八十五度以下的开后水浸泡,更有绿茶四泡即罢(喝完用手捏茶叶不烂为标准)的循规。而我喝出的绿茶“八道茶”是由一次循规浸泡时的失误开始的:那时只顾拍窗外的景观专题,把沸水倒入茶壶,情急之下急忙倒出。而这一失误却发现倒出的茶色、茶香和口感也远远好于循规泡出的茶水,不是那种浮香(夹生味),而是一种厚重感很强的浓浓的茶香味。于是就一错再错,直到八泡。这绿茶”八道茶”一喝喝了近十五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绿茶“八道茶”的工夫茶是这样操作的:选用250毫升的茶壶和同容积的“公道杯”(分茶的杯具),把2.5茶侧(取茶叶的用具)的绿茶装入茶壶,也可用茶荷(赏茶的茶具)凭经验量取。然后必须用八十度以下的开后水洗茶并随即倒出,接着把“随手泡”(即烧水壶)烧开的沸水(约九十八度)倒入公道杯(这时水温减至九十五度),即刻倒入茶壶(因这样倒水的速度快),再接着把茶水从茶壶内倒入“公道怀”分茶,接下来把茶壶嘴向上撬动一下,将茶壶内的茶叶翻90度角,使其迅速降温,以免捂茶。这样直到八泡(七泡、八泡直接把随手泡中的开水倒入茶壶中冲泡),其茶水较前六泡味道少逊,没有丝毫苦涩,颜色也由黄绿色变成微黄色。如果你有喝凉茶的习惯,可将第八泡延长至十分钟,待茶凉透后一饮而尽,大有一气呵成的异常淋漓感!八道茶泡出的头两道茶为黄绿色带白浆状,因豆味甚浓,青岛人叫“豆青茶”,据说是用崂山水泡崂山绿茶的独有特色,难怪青岛的好茶人都爬山取水喝茶呢。这样泡出的八道茶较普通泡法的茶水有以下三个特点:汤色诱人;茶味浓郁;最关健的是香气更厚重而没有夹生味。</p> <p class="ql-block"> 记得2006年夏季的一天,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双协会员、以”兰草鱼”盛名的中国美协创作中心主任,监茶、泡茶、品茶大师刘杰来潍坊参加全国书画联展,饭后约来几位茶友在我“茗石斋”同饮了我泡的绿茶“八道茶”。事先我们商定:在室外泡好“八道茶”端来让他品鉴。他仔细看了茶索,闻茶后提出必须先品第一泡的要求。于是,我们按一泡、三泡、二泡敬上。他仔细品味后胸有成竹地大呼:“一、三、二”,话音未落室内响起了掌声和喝彩声,他并补充说:“你的茶品应属北方茶,浓度为中度,价格应在四百元以上。”接着室内又响起了赞美……,喝完“八道茶”他又言及:“你改绿茶的常规泡茶方法,为饮茶更新了悟道”,在连声称赞中他泼墨写下了“品茶悟道”的墨宝,他在跋中这样写道:“品茶能使人轻松宁静,洗涤心中的忧虑与烦尘,清除一天的俗念,既可在清香味中自得其乐,也可分享借一杯清茗(清茗指茶道中用绿茶泡成的茶水)作心灵勾通”! (张路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