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讲坛,简帛名义,简帛发现,简帛书法。陈松长

九天揽月

<p class="ql-block">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简帛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中国古文学会理事,【简帛研究】【简帛出土文献等学术杂志编委】【西冷印社社员】【湖南省九取书画院院长】出版著录30余种,代表作有,【马王堆帛书艺术】【湖南古代玺印】【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史与研究】【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柒)【马王堆帛书研究】和【岳麓秦简与秦代法律制度研究】等。</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简帛是中国汉字的主要载体。甲骨,金石与纸张间最重要的过渡产物。是纸张未发明与未普遍使用前中国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此次讲座主要介绍简帛的形制与种类,简帛的出土概况,简帛书法艺术的特征及其临摹创作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于2024年3月19号19.00-21.30分,在湖南大学教学东楼209室开讲,主讲人,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陈松长教授主讲。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横财主持。</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接触到陈松长老师,是在2024年1月4号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主讲的,谈谈西周的天命观念的讲座。程浩老师在讲完讲座以后。我还没有离去,作为主持人的陈松长老师走出了明伦堂。</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接触到陈松长老师的我发现,陈老师就像一个隔壁邻居家的大哥,不但平易近人,而且还非常的和蔼可亲。就这一次的接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在看到岳麓书院发布在网络公众号上,有关陈松长老师的讲座的简帛名义,简帛发现和简帛书法的讲座后。我马上就在公众号报了名。</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的时间观念比较淡泊,没有打好提前量。在去的路上,经过很久的等待。才坐上了去湖南大学的公交车。等我来到湖南大学教学东楼209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听课的学生和老师,这时的陈老师也已经讲了很久了。</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陈老师的人格魅力,又或许是陈老师的课确实讲得非常好。也非常的专业。整个教室都坐得满满的,后面没有座位的地方,靠墙的位置还有很多人在站着。没有了座位的我也只能靠墙站着,以聆听陈老师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陈松长老师作为一个出土文物研究的专家,他从出土文物的载体的种类讲起。在蔡伦还没有发明纸张的情况下,书写古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有木片,布帛,竹简和金石。</p><p class="ql-block"> 木片载体名称叫觚,颜师古注,学书之牍,或以记事。以木削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说它是学书之牍,是因为觚可直立。亦可移转,便于临摹。而古代诸书,都是分章而成,每章字数并不是很多。往往古书或以一觚为一章。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觚不仅有六面,还有三面,四面,五面,七面之分。不仅为学书之牍,而且还用于书写文件,甚至紧急文书和诏书。如(居延汉简甲乙编)12-1是一枚四面觚。(居延新简)ef-t14;为五面觚(敦煌汉简)1448为八面觚等等。</p> <p class="ql-block">从觚到削衣,到检,到楬,再到简帛。这些出土文物的规格形制和种类,陈松长老师都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如所谓的削衣,其实就是修改简牍文字或第二次使用简牍时削下来的薄片。无论是修改还是第二次使用,都要把上面的文字削下来,所以,出土的削衣上面,一般都有文字。这就是削衣存在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而在谈到检的描述中,作为一个专业的学者。他把检的使用,到检的说文解字。都一一予以说明。检最常见的是文书检,又称,封检。相当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信封。它是文书信件表面的木牍,</p><p class="ql-block"> 说文,检,书暑也。徐锴,(说文系传)检,书画之盖也。玉刻其上,绳缄之,然后填以金泥,题书而印之也。</p><p class="ql-block"> 载侗,(六书故)检,状如封箧,盖以木为之。刘熙,(释名)检,禁也。禁闭诸物,使不得开露也。也与我们现代人所使用的封闭物差不多,只是古制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p> <p class="ql-block">而楬就是物品(名片),一般用于两种范围。第一类,系和捆在物品上。上面写明物品的名称,数量。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十九枚木楬,其中有,衣笥,绀缯笥,牛脯笥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系和放在归了类的文书档案上,上面书写有该文书档案的类别和名称。例如(居延新简)ep-t22;-1-36是一件完整的原始案卷。共35枚木简和一枚木牍,这枚木楬就是这个案卷的名称。楬上的文字可以两面同文,可以一面写全称,一面写简称。还可以两面连写。</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有,马王堆版帛书道德经,马王堆版帛书道德经与现存的遗世版不一样。不知道是后世篡改了原来的道德经,还是后人在原有的道德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没有这些专家学者对前世出土文献的研究,我们是不知道道德经在古代与现代是有区别的。至于古代版本的道德经与现代版本的道德经,所承载的意义有何不同,我们还要作一个不同的解读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而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件保存非常完美且珍贵的t型彩色画帛。上面的画面是。天上,人间,地下。把天,地,人三界都浓缩到了这个t型画帛中。这对我们研究古人在认识世界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古人在对待逝者时,讲究治死于治生。</p><p class="ql-block"> 所以,古代帝王将相,王侯等有社会地位的人逝世后,在安葬的过程中,棺椁墓室以及陪葬品的数量,和生活用品,都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来布置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我们在挖掘古墓和考古时,它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古人曾经生活的现实场景。因为古人认为,死是生的延续。在冥界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是按照死者生前的一切生活习俗而布置的。当在冥界的一切因果报应偿清,又等待着下一个轮回,既投胎转世。再一次降临人间,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p> <p class="ql-block">而在另一副彩帛织锦上,有一个把人间生活场景神仙化的生活画面。画面中有帝王将相,也有双手持旨宣召的太监。更有彩云漂泊的神仙画卷,把一个人间仙境化的丰富想象,推高至一个超凡脱俗神仙境界。这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钱的,希望自己大富大贵,没有权的,希望自己达官显贵。有钱也有权的,希望自己长生不老,脱世变神仙。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成语就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出土文物之中,既有木牍,竹简,绀缯笥,也有布帛,还有更难以保存和维护的纸质帛书。从这些出土文物的平面上,虽说各种载体都有所破损,尤其是纸质帛书,这些易折损和易撕裂的纸质帛书。</p><p class="ql-block"> 在从出土的那一刻起都需要精心呵护,稍有不慎,不但字迹会褪色,还有纸质帛书有被撕裂的可能。经过考古专家的细致提取,才有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样子。在这些出土文物中,各种载体的简帛上,字迹还是清晰可见。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的老祖宗,在制作油墨时的过程中严谨态度,以及加工工艺的严格要求有关。曾经在网络视频上,看过那些复原古代油墨制作过程中的层层工序。既费时费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一道上好的油墨制作出来。所以,在出土文物的各种载体上,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已经上千年,甚至二千多年的文物载体上的字迹,都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做事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关。从这我们就不得不佩服的古人的工匠精神。是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帛书的存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人,在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人文,社会,与生活气息有着巨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在全国各地出土的纸质帛书中,因为时代久远。和文物在出土以后,曾经与外界隔绝的纸质帛书。在重见天日以后,有些字迹和颜色会随着外部环境,如温度°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地下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纸张和颜色不会起大的变化,当文物出土以后。离开了曾经那个封闭的环境,这时候的纸张和字迹都会产生变化,这就给文物保护者和文物研究者,都带来非常大的难题。文物保护者需要保全文物出土时的原貌,而文物研究者在研究文物时,因为文物本身颜色和字迹的褪化,给文物研究者带来字迹难以辨认的难题。这就给我们的文物保护者和文物研究者,都带来许多的困恼。</p> <p class="ql-block">这是帛书版,周易,只是局部小部分的承载。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每一个时代,所撰写的书法字体的变化。从这些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时代书法书写的时代特征。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再隶变成楷书的演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简帛使用的具体时间,到现在还不能确定。从甲骨文到撰刻在各种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龟甲上的记载。我们从中知道,简帛书法的使用有可能始于三代,(夏,商,周)从现有出土文献来看。在龟甲或铜质器皿上,有商,周的文字记录,而夏的文字记录鲜少。</p><p class="ql-block"> 而又从逆天的四川成都德阳市三星堆出土文物来看,哪里挖掘出了大量出土铜器与陶器。但却没有一个文字记载,这让我们颇费周折的是。三星堆文物,它到底是属于夏代还是商,周。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它成都德阳三星堆是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的工艺文明,却没有演化出与时代相匹配的文字文明。这让我们无法从文字的角度去解读三星堆高度的工艺文明。</p><p class="ql-block"> 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且高度工艺化文明的三星堆文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谜。现在停止对三星堆几号祭祀坑的继续挖掘,是不是中原文明,害怕挖掘出一个成都德阳文明抢了中原文明的首位?还是有人在故意掩盖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从战国简帛,到秦国简牍,到东西两汉的简帛,再到三国时期的牍简。这些时代的划分与演变,以及载体制造的变化。如东汉时期蔡伦已经发明了纸张,但纸张制造过程繁琐复杂,使用成本昂贵,纸张还没有普遍使用等。最常见的还是布帛与竹简。</p> <p class="ql-block">而从长沙各地出土的楚国帛书上,对研究楚国从一个狭小的五十里小国,扩张到戴甲百万,沃野千里的春秋大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很遗憾的是,据陈松长老师说,从这些出土文物的帛书上。大多都是记载随葬物品的种类和名称,以及数量的多少。没有对楚国历史的记载与论述。</p><p class="ql-block"> 而姓羋氏熊的楚国王室的扩张史,我们只能从正史上去寻找她的发迹之路。而从这张出土文物来看,中间是说明文字,周围四角是各路神明。具体应用于祭祀,还是图腾,我们只能从图片上的说明文字来判断。</p> <p class="ql-block">而在长沙市出土的楚国墓葬文物中,以竹简箸多。上面的文字大都是,记录随葬物品的数量和名称。</p> <p class="ql-block">而在湖北以北与孝感交界的楚地信阳,(现在的河南信阳市)也出土了为数众多的竹简。这些出土竹简有保存完好的,也有部分缺损的竹简。在这些的出土文物竹简上的文字,这对当时楚国的人文历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在湖北随县1978年,(今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中,不仅出土有大量的竹简。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件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铜尊盘,此铜尊盘作工之精美,工艺之复杂,就连现代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都不能复制出来。</p><p class="ql-block"> 可见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拥有多么先进的浇铸技术。因为铜水的流速非常慢,要把那么复杂,且精美的铜尊盘浇铸出来,是有多么大的难度?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拥有高超的浇灌技术,而且还拥有超常的解决问题的智慧。此铜尊盘之造型与审美都具有世界一流。</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出土文物,布帛,木牍,竹简,简帛等一系列出土文物中。上面记载的文字大多数都是记载墓葬物品与名称的文字记录。</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0号我们在去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扶贫的时候,去参观了四十公里外的龙山县里耶镇, 而在湘西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中,出土了大量的记载秦律的竹简,这对我们今天研究秦朝的律令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这三口古井中,其中第一号井出土的竹简最多。因为水环境的保护,与空气的隔离。对竹简与竹简上的文字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也为我们研究秦朝的法律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p><p class="ql-block"> 而在里耶竹简上,却惊现九九乘法表。可见在二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数学领域,就达到了如此精妙的境地。所以,先秦诸子,在计算天文立法时,能达到非常精确地步。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湘西龙山里耶竹简的发现,不是单纯文字记录这么简单,它对我们认识古人的智慧,与她们惊人的创造能力有一个更清醒的认知。从里耶竹简上面的记载文字,让我们知道,秦律把官员与农民的职责细分到,在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方面面。使官员与农民按照各自的分工,各施其职。</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在游览完湘西龙山里耶古镇以后,就写下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一枚竹简载千古,</p><p class="ql-block">一方古井掩春秋。</p><p class="ql-block">文明重见青天日,</p><p class="ql-block">里耶文化万古流。</p> <p class="ql-block">在湘西龙山这个地方,一个那么偏僻。而且还是在深山沟里,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被中原王朝统治。而在更靠近文明圈的,现在的安化和新化,则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圈梅山文化圈,而他被中央政府统治,却到北宋熙宁期间才归王化。</p><p class="ql-block"> 而湘西龙山则在一个那么偏僻的深山老林之中,秦王朝的律令,却在这深山老林中的里耶古镇样样具备。可见秦王朝对处于边远山区的文化辐射和有效管理。龙山是有龙名,则没有看见龙的文化,于是我又写下另一首诗。</p><p class="ql-block">青山处处有,</p><p class="ql-block">只是无龙名。</p><p class="ql-block">今日得走进,</p><p class="ql-block">始终不见龙。</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陈松长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说到了简帛书法。他说他在电脑上把原来简帛上的字迹用电脑程序除去。然后再照着出土简帛上的字体进行临摹。这是为把简帛书法书写得更逼真,更具象的一种方式与方法。别人说他这是在造假,他的这种真诚坦率的陈述,引来了大家的一阵欢笑。</p><p class="ql-block"> 陈松长老师这种淳朴直率的性格,在这样一个说假话成风的年代。是那么的显得难能可贵。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说真话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就是,文死谏,武死战。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为了真理,君子可以杀身成仁。亚成至圣先师孟子说,为了真知灼见,可以舍生取义。这就是隐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骨髓里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核,它更是伸张正义,不向邪恶屈服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的光明所在。我心向明,无所畏惧。</p><p class="ql-block"> 而自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中华民族搞颜色革命成功以后,那些作为境外敌对势力对我们中华民族搞颜色革命的代理人和带路党洋邪教信徒,把它洋祖宗的那一套洋垃圾思想和洋垃圾文化价值观传播进入到我们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以后。这帮不认祖宗认洋人为祖宗的洋邪教信徒,它们不仅专在我们中华民族这块土地搞歪理邪说妖言惑众,它们还满口大话,假话,套话和空话。这帮不认祖宗认洋人为祖宗的洋邪教信徒自己不说真话是小事,它们还不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说真话。在这样一个说真话是傻子的年代,陈松长老师能够率性而为,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所以,在我们陈松长老师讲座的现场,不仅有大量湖南大学和师范大学非常多的粉丝,还有很多的教师在现场聆听。这就是陈松长老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在起作用。</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专业的老师,你不虚妄,不造作,你也不需要什么这样那样的名头来作为你的光环。只要你是真心在作学问,花香自有蝴蝶来。</p> <p class="ql-block">像陈松长这样的好老师,家里有子女的,如果拜读在他的门下,才能学到真才实学。这也莘莘学子们,在求学过程中的最好选择。</p> <p class="ql-block">像陈松长这样的好老师,我们在撰写美篇文章的时候,有这样好的师德师风的好老师,我们就不要吝啬用最美好的词语对他赞美。但对那些不学无术,搞虚妄,脱离实际,误人子弟的伪专家学者,我们就要对他提出最尖锐的批评。这就叫做是非评说,自在人心❤️</p> <p class="ql-block">陈松长老师的讲座很快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作为这次讲座的主持人说,陈老师下午就一直在开会。晚上又讲了这么长时间的课,同学们都是坐着在听,而陈松长老师则是一直在站着讲的。陈老师也确实辛苦了,现在讲座结束,向大家开放二个问题。有同学在不太清楚的地方提了二个问题以后,大家才从209出来。</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认识陈松长老师,首先是折服于他的人品,最后又折服于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考古文献的敬业精神。从晚上19点开始一直到21.30分钟的讲座,他一直都是在站着讲解。而我迟到了十多分钟,站在最后面靠墙壁的最后位置。因为长时间的站立,感觉有一点累,背部靠在墙壁上的我还要在不断的替换脚位,以缓解因长时间的站立,给身体带来的疲劳。</p><p class="ql-block"> 虽然说,我是一直在站着听课的,但能听到陈松长老师这样专业的且精彩,对考古文献的精辟论述,都是一场对考古文献专业知识的分享。把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即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这才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几千年以前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能拥有如此骄人的成就,作为她的子孙后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祖宗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 陈松长老师每一次精彩的论述,都会引来师生们一阵欢快的大笑😆。大家 都是非常认真的在聆听,同时我也是非常敬佩陈松长老师这种敬业精神的。从讲座开始一直到结束,陈老师一直都是站在原地。既要承受长时间站立给腿部带来的酸软,还要长时间的对他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论述。而我却是因为长时间的站立,而感到疲惫,而陈松长老师却是一直保持原有的姿势,一直认真的在讲述着他在考古世界的认知世界。有这样专业且敬业的良师,我又何尝在乎因许久站立而带来的身体疲惫?作为一个专业考古知识界的专家学者,他在二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一直都是站在原地没有挪步,而我作为一个旁听者还有什么觉得累的呢?如果陈松长老师今后还有关于对考古文献的专业讲座,我将一定到场聆听,我也希望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培养出更多的像陈松长老师这样专业且敬业的好老师,愿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