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的六次浩劫(下)第五次浩劫:安史之乱,第六次浩劫:靖康耻,犹未雪

周平

<p class="ql-block">历代书画文物的损坏和遗失,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尽管书画作品寿命很长,如西晋《平复帖》、北朝末-隋初《游春图》一类保存至今的作品,其寿命已经超过了1500年,但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就几乎没有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浩劫:安史之乱</p><p class="ql-block">薛稷没有烧完的法书名画后又几经辗转陆续回到唐玄宗内府。这些作品与内府其他作品一起,构成了唐玄宗时代内府的收藏规模。</p><p class="ql-block">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明皇幸蜀。唐玄宗撤退仓促,内府藏品多未带走而留在了长安。这些作品多彼乱军洗劫,盛唐内府的收藏规模好景不再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六次浩劫:靖康耻,犹未雪</p><p class="ql-block">赵宋帝国以文立国,宋太祖建国后,朝庭陆续将散落于各地的历代法书名画收集起来。持续到宋徽宗赵佶时代。宋徽宗宣和内府藏魏晋至北宋初期的法书作品一千二百四十八轴,绘画作品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当然,这个数据只是魏晋到北宋时代的历代收藏。其中还不包括宋徽宗和他的画院所创作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但是,靖康之变中,内府书画损失极其严重,剩余部分为金军掠夺而去,后来成为金内府的基准收藏,而另一部分则散落民间,这其中就包括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清末的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攻占故宫,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偷运文物出宫,长春伪满皇宫小白楼书画失窃事件……都是民族文化的大浩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次浩劫,直接造成了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古代书画作品多是宋和宋以后的。至于宋代之前,尤其是魏晋时代的书画,已经很难见到,历史久远的魏晋时代作品更多是以摹本的形式保留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