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从宋庄到研究生课堂

于小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从三月初到四月初这一个月里,在宋庄的创作训练营有四天的密集授课,接着是退休以后的天津美院研究生的素描课。这段时间的素描,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工具急剧转换,除了使用“三支笔”和软铅笔之外,为了给研一的学生们进一步夯实基础,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于小冬工作室触觉素描高研班”备课,在每天的示范中,重拾二十年前已经有些陌生的素描工具:白卡纸、大铅棒、自动铅笔。画了一些深入细节的触觉素描。今天看来从丢勒时代大师那里发展出来的触觉素描才是揭示了素描的本质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什么是触觉素描?触觉素描的概念是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我们从丢勒画的《祈祷的手》开始解释这个问题。《祈祷的手》可以说是在美术史当中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一双手,几百年来它感动我们。一张小画,充满深刻的内在精神体验;画的坚实深入,他的观察方式很像手的触摸。应当说丢勒是素描的一道门,只有入了丢勒这道门才有可能真的会画素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我们会提出疑问,画素描是用眼睛去看的,难道还要用手去看吗?实际上我是用“触摸”作为一种比喻指向用眼睛“观察”,这一类素描,眼睛的观察如同手的触摸,触觉式观察的素描称为“触觉素描”。 “触觉的观察”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二十世纪初的美学家沃尔夫林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艺术风格学》,在那本书里他把观察方式分为两类:触觉式的和视觉式,并由此发展出绘画系统丰富的风格变化。发端于触摸式的观察,就会导致绘画中边缘线的锐利,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画的清晰可见,也会导致这种风格的画面 关系是比较平面的,以触摸的轨迹观察必然触及更多细节,从而把所有造型问题研究清楚,丢勒是最典型的代表画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如果是视觉方式的观察,观察的方式会像照相机,人类眼球的构造本来就如同照相机,焦距能够调虚、调实,这种观察方式就叫做“视觉式的观察”,会导致对明暗、光影、虚实、空间、距离更敏感。可以说,在西方美术史乃至所有民族的美术史中,我发现都存在这样两个系统,即触觉的方式和视觉的方式。 我猜想,当年沃尔夫林除了“触觉”也找不到更好的词了。其实触觉素描在古典大师那里也有很多不同风格。基本训练的阶段应当缜密如丢勒,在更自如的阶段也可以如贺尔拜因的素描精准却有概括力。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绘画和尼德兰以及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是从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发展起来的,是平面化装饰性绘画向立体的空间幻觉式写实绘画发展的过度阶段,是古典油画的发端期,这时期的触觉素描是解读古典油画的钥匙,与威尼斯画派以后至19世纪的“视觉观察”方式相比,表现为“触觉观察”方式,这一方式的素描训练,是进一步学习古典油画的基础与开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素描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素描是用简单朴实的工具学习和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手段。素描是创作构想的思维轨迹,是构图推敲和造型整理的前期草图演练。素描是测谎器和心电图,简单直接毫无掩饰的表达方式,是艺术家真性情的最直接流露。素描的历史呈现了人类美术史视觉方式的发展和演变,是艺术家个人生命历程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教学主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1系统了解东西方素描史。学习源流,梳理繁杂的素描风格和不同艺术表达之间的相互关联。破除素描理论的对立与教学思维的混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2学习古典大师。以丢勒为典型的“触摸式”素描(来自沃尔夫林的概念)为范本,深入刻画和透彻研究形体关系,夯实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3重视短期素描实践。通过大量中短期作业(或可以称为速写)的训练,养成画不离手用功上瘾的好习惯,保持敏锐的感性认知,使造型能力充分内化为表达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个人实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1本科时代的国画学习经历,把东方艺术的韵律之美和用笔用线的魅力刻进灵魂,使自己习惯了用线画速写,进而领悟到中国白描和山水的皴法与西方文艺复兴大师线性素描的相通之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2用速写记录生活留住回忆,在西藏的经历让自己的素描成为西藏题材大型创作的主要素材。深入挖掘人性是自己素描的方向和主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