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新加坡是我退休后境外游的第一站,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仅733平方公里,总人口564万,华人占74%左右,另有马来族,印度族。旧时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日降后,英恢复殖民统治,1959年实现自治,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九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首都新加坡市,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标志是“狮头鱼尾”雕像,由范克里夫水族馆馆长布伦纳设计,著名塑像家林浪新塑像。设计灵感来源于《马来纪年》的记载,相传14世纪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 名叫圣尼罗乌达玛的王子在前往马六甲途中来到了新加坡,一登陆就看到了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此岛取名“新加坡”,梵文中即“狮城”的意思,而鱼尾象征当年漂洋过海十分美丽。</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我们扺达新加坡的第一站也是鱼尾狮塑像以及它周边的滨海艺术中心,飞行者摩天轮,艺术科学博物馆,滨海湾花园,金沙空中花园,亚洲文明博物馆等等。天气很热,游人如织,想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都需要耐心,周边的艺术科学博物馆,没有找到介绍,自助购票机又不能刷信用卡或者支付宝,只好悻悻离开。滨海湾花园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入口处,购票进去再购观光车票兜了一圈,参观了所谓的全球最大的玻璃温室,仰望又俯视了擎天大树。没有预约就去了金沙酒店想看落日被拒。不想移步走到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却有了意外收获,该馆是亚洲唯一一家重点展示亚洲不同文化之间以及亚洲与世界之间历史联系的博物馆,大名鼎鼎的 “黑石号”唐代沉船(Tang Shipwreck)以及沉船上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让人挪不开腿,遗憾的是我们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浏览一番。</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第二天的行程是去南洋理工大学(NTU),该校位于城市的西区,我们居住在靠近樟宜机场的东北区,于是早早下楼去了海南宝吃早点,拿了个苹果想四人分吃被禁,挪步隔壁的蟹王御厨却大快朵颐,大家甚为满意,决定以后的早餐就非他家莫属了。几次倒车后坐在二层的公交车里欣赏着沿途的风光,路不宽,高大的树冠上毛毛剌剌,大家都笑说像衣衫不整的老男人。极具冲击力的建筑“小笼包” (The Hive) ,其实是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中心,由“鬼才设计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托马斯·亚历山大·赫斯维克(Thomas Alexander eatherwick)震撼设计,获得了新加坡建筑管理学院颁发的绿色建筑标志金奖。位于它旁边坐北朝南的亚洲最大的木头房子,是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Gaia(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所在地,由日本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参与设计,占地43,500平方公尺,耗资1.25亿新加坡元(9300万美元),有一个190座位的礼堂和十几个演讲厅,以及研究设施、教师办公室和通风的学习平台,被誉为零耗能绿色建筑,大楼落成典礼后不久伊东丰雄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你提到如果感觉像进入森林的事实表明我的愿景已经实现了。”2013年伊东丰雄获得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参观结束时已近午饭时分,本欲在理工餐厅吃饭,但搜了一下地图显示到餐厅要40分钟,于是放弃,乘车回到市里,参观新加坡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沉浸式体验、拼凑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也看到了塑料的发展历程,午饭就在博物馆解决。之后去金沙酒店空中花园观看落日以及落日中的新加坡,这时候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一览众物小的感觉,很过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第三天主要是在圣淘沙和佛牙寺。作为东南亚首个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圣淘沙的七大主题区我们主要去了好莱坞和纽约区,坐车、赏剧,看街头巡演,随着音乐起舞。水上探险乐园看上去好刺激,我们没敢上,只能仰望一下,实景剧飓风灾难现场还是排队感受了一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圣淘沙马来语意为和平与宁静,的确,岛上有美丽的海滩,高大的棕榈树,湛蓝的海水环抱着美人蕉、南洋松、椰树等各种热带树木和花卉,因为天气又热又晒,我们选择了一处较阴凉的地方坐下来,看海涛拍案,帆影点点,感受习习凉风,听陈总监声情并茂的朗诵,甚是惬意。</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位于牛车水中心地区的佛牙寺龙华院绝对是个理想去处。之所以得名佛牙寺,是因为寺内供奉者一件稀世珍宝——释迦牟尼公元前483年圆寂后的牙齿遗骸。据佛牙寺龙华院官方介绍,这颗佛牙舍利是1980年缅甸的一位高僧在清理佛塔时发现后转交给新加坡的法照大师监护,并嘱咐其建庙供养的。牛车水作为南来华人的发祥地,法照法师幼年的成长之地,自然成了法照法师建寺时的首选福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寺庙的建筑风格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建筑内外都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十分华丽,造价高达7500万新元,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第1层是恢宏壮美的百龙宝殿,庄严的弥勒尊佛就奉安在大殿中央。第2层是文殊殿和阿兰若藏经阁及展览厅。第3层是普贤殿,龙华院和佛教文物馆。第4层是圣光殿(Sacred Light Hall),陈列着镇庙之宝佛牙舍利,该佛牙舍利被供奉在重3500公斤的巨大佛塔之中,塔由320公斤纯金铸造,由善男信女捐建而成,只有僧侣可以进入佛陀舍利“舍利殿”,我们只能在公共参观区瞻仰佛宝,所以看的并不十分清楚。金塔周围绕有35尊佛像,金塔台座镶嵌着八片金叶浮雕,述说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这八片金叶浮雕工艺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整个佛塔的造型都是按照原始佛教的风格铸造而成,整个圣光殿金碧辉煌,足以亮瞎你的眼。第5层是楼顶,有一个精心培育的兰花园,中心是一座万佛阁,阁内设有转经轮。令我们叹为观止的还有供奉在这里的各种舍利子,可谓五脏俱全,不一而足,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竟然还有血液舍利。</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原本以为佛牙寺也像我们以往参观过的任何佛寺一样,不过供奉了个佛牙舍利子,参观后才发现它其实也是个佛教文化博物馆,而且还设置了不少的冥想空间供人打坐,虽然第三层的普贤殿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拜谒而留下了遗憾,但我相信心诚则灵,因为我们已经先后两次拜访佛祖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牛车水里的合家欢甜品店也是我们打卡了两次的地方,店虽然不大,但甜品种类多,味道棒,一口下去,沁人心脾,一个字:爽,可谓燥热天气下的最佳慰藉。至于牛车水里边的其他商铺,我们也是转转看看,统一的感觉是有秩序、卫生好,单就这一点,牛车水就远远甩出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唐人街,不得不佩服新加坡“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显神通的有效治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谈及新加坡人的性格时这样说:“新加坡人努力工作、勤奋且坚定,否则我们达不到眼下的成绩。”“哪怕我卧病在床、哪怕我已经入土,要是我觉得新加坡有什么不妥,我就会站起来。”没错,新加坡从被迫单过到繁荣昌盛,主要靠的就是华人的上下一致,勤俭高效,是集体的危机感创造了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并最终让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一跃高居亚洲四小龙之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五天的新加坡之旅就这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此,新加坡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拂之又来的一帧帧画面,都绣在了我的记忆中。</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