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藏——巴松措、色季拉山口、鲁朗林海

北京卡乐

<div>  第二天早晨,正式开启墨脱及林芝桃花节之行。驾车的是位来自四川小伙,精干麻利,已经在西藏开了17年车,驾车又快又稳。今后的几天行程都是他来安排,集驾驶员、导游、领队为一身,确实辛苦!</div><div> 在去墨脱的路上要经过巴松措、色季拉山、鲁朗、波密等地,因为墨脱是双日进,单日出。所以今天一路走,一路游览。拉萨到林芝现在全程高速!中午时分就接近巴松错了,午饭后,沿着窄窄的公路奔向四十多公里外的巴松措景区。</div><div>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div> 进入景区需要乘坐摆渡车,这已经成为所有景区挣钱的秘诀,有理,有利,何乐而不为。 远处的雪山,近在咫尺,巴松措就坐落在雪山脚下,雪山融化的雪水,绵延不断的补充湖水。 这里三面都是雪山,温度明显的低一些。 摆渡车行驶几分钟后,就到了湖边。一眼望去,湖水颜色变化多端。 因为天气有点阴沉,不远处有积雨云飘来,所以湖水不像照片上那样湛蓝。 没有蓝天白云的陪伴,巴松措也显得比较低沉。 但只要天空出现一点空缺,湖水在蓝天的的映衬下,立马变的湛蓝,翠绿。 湖边有一座小岛,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名为扎西岛。 过去是两条简陋的木桥,现在换成了钢架浮桥。 一条进岛,一条出岛,倒也悠闲。 在桥上,更接近水面,这个角度望过去,清澈碧绿的湖水和白色的小船格外醒目。 要是晴天,只会更美!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 沙鸥、白鹤浮游湖 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 小岛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措宗寺,这座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小岛边上向北方望去,远处的雪山笼罩在云雾中,山上正在下雪。 劲风吹来,湖面波光麟漪,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湖边堆满了一簇簇玛尼堆。 前面有一个观景台,据说有200多台阶,因为海拔高,年轻人爬上去都费劲。我和领队说,我要看看到底有多难。 于是乎,经过一段气喘吁吁的山路,来到观景台,虽说因为高原步步高有些喘,但与见到巴松措全景对比,真的值得! 这时远处的冷风吹来,冻得手都端不稳相机,人都吹的打晃。 赶紧全景,近景,特写的拍了几张。 被风裹挟着,赶紧走下观景台。 出了景区,驱车前往鲁朗,今晚的住宿地。途径色季拉山口,刚刚下过雪,路上都是冰碴子,风很大,冷的顺不出手。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 可是今天四周都在下雪,乌云密布,根本看不清远处的的群山。 山顶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网红打卡地都没什么人拍照 眼前的场景,也让我们担心起明日的墨脱之行能否顺利。 翻过色季拉山口,进入著名的鲁朗林海,道路两侧都是茂密的松林。(行进途中隔着玻璃抢拍,因此拍摄质量较差) 路上不时地出现暗冰,驾驶员开的比较谨慎。 车窗旁经常出现高耸的雪山,这个季节,是观看雪山的好时机。 在鲁朗林海观景台附近,一群猕猴出现在车旁,因为大雪封山,猴子们找不到吃的,就到路边来寻食。 随身带的东西不多,挑了一些它们能吃的,猴子们抓起来狼吞虎咽。 318国道在松林中蜿蜒曲折,通向远方. 这也是310国道的精彩之处,随眼望去,都是风景大片。 当晚入住山脚下的鲁朗特色小镇,到镇里已经是华灯初上夜幕降临。赶紧落座吃晚饭,呵呵,鲁朗有名的石锅鸡!本该好好浏览一下小镇的风光,可是一路颠簸,加上前晚高反睡的不太好,所以早早的睡了。期待明日的墨脱之行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