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烈士墓碑的故事

永不言败

<p class="ql-block">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周树东为烈士王建远立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这个烈士墓碑是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5月28日,立于巢湖市拓皋镇分路集。烈士是个红军战士,名叫王建远,河南省信阳小徐庄人。于1939年初在柘皋对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身负重伤,家住此地的周树东把身负重伤的王建远背回家,请郎中为他医治,因伤势太重终究无力回天。王建远牺牲,周树东万分悲痛,将烈士安葬并立一石碑。石碑上刻写了王建远是河南省信阳小徐庄人,牺牲前是新四军第五支队某团一连三班班长。义士周树东立此碑。</p><p class="ql-block">周树东是我的祖父,生于1895年,原为一个私塾先生。他与同时代有爱国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样,痛恨日本鬼子侵略,痛恨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曾于1931年12月远赴江西去投红军,却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宣城阻挡。返回后在安徽芜湖教书,结识中共地下党员后参加革命,为抗日拉武装努力奔走。曾在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队伍担任股长职务,这支队伍并入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周树东受第四支队首长派遣打入国民党军队开展地下工作,因身份暴露,敌人要杀害他。幸得人透露消息得已逃离回家乡柘皋分路。王建远所在的第五支队正是周树东原来所在的老八团扩编的,因此周树东救治重伤员、安葬烈士、立碑都是把王建远当成战友对待的。此后在战争年代,为防止反动派的破坏,曾多次将此石碑埋入地下。解放后才挖出来立于烈士墓前,每到清明、冬至,都有附近学校组织师生扫墓缅怀先烈。遗憾的是祖父周树东和父亲周正全生前为烈士寻找亲属的愿望虽经多方努力也难以实现了。1939年立的石碑,因文字已十分模糊,2021年巣湖市政府重新立碑。这个石碑还有一处错误:新四军第五大队,应为第五支队。</p><p class="ql-block">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周树东于1939年正月救治重伤的王建远、继而安葬烈士、为烈士立碑的义举,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个烈士墓和这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父亲周正全回忆录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