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行.古船采风

南山禪悅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2日上午随厦门老年大学组织学员社团班子成员和兼合式党支部委员赴泉州市调研学习,参观晋江经验馆、晋江梧林古村落、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晋江梧林古村落古稀之伍偶遇一群前来参观的小学一年级的雀跃小朋友,顿生感慨!拍照留念以寄怀。</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古船让喜爱收录山水画素材的我情有独钟,留影备忘。</p> <p class="ql-block">  古船如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之象征,𠄘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古船在告诉我们,唯有满载的精神理想,才是托起一个国家发展的脊梁,才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  古代泉州府市井烟火</p> <p class="ql-block">  从隋唐时期开始,泉州就是中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唐时,泉州港已是南海诸国蕃舶常泊的港口,与广州、扬州、交州并列为当时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五代时,为了谋取利益,泉州人更热衷于“远泛于番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促使泉州城的发展,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三人在任内都主持扩建泉州城,把唐代原来周长仅三里的泉州城,扩展到周长二十里,城门也从四道增至七道。留从效环城遍植刺桐,从此泉州伴随着那艳丽的刺桐花红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谢履有诗云:“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他以诗歌形式吟诵了泉州那段造船通洋的历史。到了元代,泉州刺桐港已跃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成为全国造船中心。宋元时期,泉州有许多造船厂和修理船舶的船坞,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在造船工艺上也属世界一流,海船大量采用了钉榫接合技术,并懂得了水密隔舱技术,泉州制造的海船具有船身巨大、结构坚固、载重量大、抗风力强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明初,贯于骑马打天下的朱元璋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产生了莫名其妙的“畏海”心病,于是屡屡颁布“片板不得下海”“寸货不得入番”的禁海令,于是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走向末路。此时的泉州港仍然没有完全没落,公元1405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带领20000多人、200多艘福船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从泉州湾扬帆起航,泉州港短暂复兴。郑和船队中的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大部分就是泉州制造的福船,福船具备抗沉性、快速性、操纵性、稳定性等功能,载重量为500吨以上。直至明成化十年(公元1475年),清廷又取消了泉州市舶司,繁华400多年的刺桐港这才渐渐归于沉寂。</p> <p class="ql-block">  古塔——古船的引航塔</p> <p class="ql-block">  泉州的古船承载着海洋文化的印记,永久地航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沉船侧畔千帆过,千帆过尽之处,沉船仍在守望着一段历史。</p>